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33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本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和扣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以及悬空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所述动体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动体内设有沿着所述光轴方向运动的载体,所述外壳的天面设有位于所述载体周向外围的驱动磁石组,在所述动体上设有位于所述驱动磁石组远离所述天面一侧的动体驱动线圈组,在所述载体外周面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本申请优点:达到动体轻载荷运动的目的,同时,由于驱动磁石组始终固定不动,可以解决相互磁干扰的问题,以提高摄像精度和驱动稳定率。以提高摄像精度和驱动稳定率。以提高摄像精度和驱动稳定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透镜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悬吊线OIS马达主要是动磁结构,动子较重,且存在磁干扰问题。例如,CN109413305B,公开了一种多镜头摄像模块,其第一、第二镜头模块中所包含的自动对焦模块中的主驱动磁石不会同时涵盖位于两镜头模块之间的相邻面,并采用较小体积的磁石来作为第一、第二镜头模块中所包含的光学图像稳定模块中的副驱动磁石。经由将主、副驱动磁石总项磁场的配置降低磁场间的相互干扰,可拉近第一、第二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节省手机空间配置的问题,更可延伸至多镜头的排列运用中。
[0003]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磁干扰,但是,该方案其驱动磁石在防抖和/或对焦的时候其需要跟随运动,导致整个模组的动子重量较重,而为了实现相应行程的驱动,则需要加大线圈,不利于微型化发展。
[0004]其次,上述的方案其还是存在磁干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本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和扣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以及悬空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所述动体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动体内设有沿着所述光轴方向运动的载体,所述外壳的天面设有位于所述载体周向外围的驱动磁石组,在所述动体上设有位于所述驱动磁石组远离所述天面一侧的动体驱动线圈组,在所述载体外周面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
[0008]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驱动磁石组包括至少三块磁石,三块所述磁石中的两块所述磁石沿着所述平面的X方向分布,剩余所述磁石沿着所述平面的Y方向分布。
[0009]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在每块所述磁石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内棱角设有倒角。
[0010]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磁石一侧固定于所述天面,所述磁石远离所述天面的一侧和所述底座留有间距。
[0011]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天面设有与所述天面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天面和垂直面形成磁石固定位,所述磁石一侧一一固定于所述磁石固定位上。
[0012]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天面的外壁设有若干与所述磁石一一对应的凹陷区,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天面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凹陷区相对应的内凸部,所述垂直面设于所述内凸部靠近所述光轴的一侧面。
[0013]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防抖驱动机构还包括前簧片、后簧片和悬吊线;
[0014]所述前簧片连接于所述动体前侧和所述载体前侧;
[0015]所述后簧片连接于所述动体后侧和所述载体后侧;
[0016]所述悬吊线前端连接于所述前簧片,所述悬吊线的后端连接所述底座。
[0017]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悬吊线有四根并且位于所述动体的外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和所述悬吊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所述前簧片有四片,所述动体驱动线圈组包括至少三动体驱动线圈,在所述动体上设有和所述动体驱动线圈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前簧片电连接。
[0018]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后簧片有至少两片,在所述动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设有两片导通弹片,所述导通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动体,并且每一所述导通弹片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于一片所述后簧片,所述后簧片电性连接于所述载体驱动线圈组,所述导通弹片的另一端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三导电件电性连接。
[0019]在上述的防抖驱动机构中,所述导通弹片分布于所述动体的其中一斜对角线上。
[0020]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
[002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摄像装置。
[00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23]以始终不运动的驱动磁石组作为驱动源,配合线圈组,达到动体轻载荷运动的目的,同时,由于驱动磁石组始终固定不动,可以解决相互磁干扰的问题,以提高摄像精度和驱动稳定性。
[0024]由于驱动磁石组固定不动,此时对于动体的驱动力可以大幅下降,即,对于线圈组的制造成本会大幅下降,特别是动体驱动线圈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防抖驱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防抖驱动机构天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中A

A沿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防抖驱动机构去除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4去除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底座10、第一导电件100、第三导电件101、凸台102、IC芯片103、第四导电件104、外壳11、天面110、垂直面111、凹陷区112、内凸部113、动体12、第二导电件120、柔性电路板121、导通弹片122、检测磁石123、载体13、驱动磁石组14、磁石140、倒角141、动体驱动线圈组15、动体驱动线圈150、载体驱动线圈组16、前簧片17、后簧片18、悬吊线19、光轴A。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三坐标,即,X、Y和Z三轴坐标。
[0035]可以这样理解,Z轴为光轴,X轴和Y轴为垂直于Z轴平面的两个轴,并且X轴和Y轴相互垂直。
[0036]实施例一
[0037]如图1

图3所示,本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0和扣于底座10上的外壳11,外壳11为金属外壳,外壳11的天面110具有光孔,以及悬空于底座10和外壳11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12,动体12在垂直于光轴A的平面上移动(即防抖),在动体12内设有沿着光轴A方向运动的载体13,光轴方向运动则为对焦。
[0038]在外壳11的天面110设有位于载体13周向外围的驱动磁石组14,在动体12上设有位于驱动磁石组14远离天面110一侧的动体驱动线圈组15,动体驱动线圈组15和驱动磁石组14间隔分布,在载体13上设有与驱动磁石组14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16。即,本实施例的驱动磁石组14作为共用磁石,可以大幅节省内部空间,以达到微小型化的发展目的。
[0039]本实施例以始终不运动的驱动磁石组14作为驱动源,配合线圈组,达到动体12轻载荷运动的目的,同时,由于驱动磁石组14始终固定不动,可以解决相互磁干扰的问题,以提高摄像精度和驱动稳定性。
[0040]其次,由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0)和扣于所述底座(10)上的外壳(11),以及悬空于所述底座(10)和所述外壳(11)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12),所述动体(12)在垂直于光轴(A)的平面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动体(12)内设有沿着所述光轴方向运动的载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天面(110)设有位于所述载体(13)周向外围的驱动磁石组(14),在所述动体(12)上设有位于所述驱动磁石组(14)远离所述天面(110)一侧的动体驱动线圈组(15),在所述载体(13)外周面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14)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石组(14)包括至少三块磁石(140),三块所述磁石(140)中的两块所述磁石(140)沿着所述平面的X方向分布,剩余所述磁石(140)沿着所述平面的Y方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块所述磁石(140)靠近所述底座(10)的一侧内棱角设有倒角(14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面(110)设有与所述天面(110)垂直的垂直面(111),所述天面(110)和垂直面(111)形成磁石固定位,所述磁石(140)一侧一一固定于相应所述磁石固定位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1)靠近所述天面(110)的外壁设有若干与所述磁石(140)一一对应的凹陷区(112),在所述外壳(11)靠近所述天面(110)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凹陷区(112)相对应的内凸部(113),所述垂直面(111)设于所述内凸部(113)靠近所述光轴(A)的一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驱动机构还包括前簧片(17)、后簧片(18)和悬吊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来玉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