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体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14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4
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具备:反射体保持部件(4),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1);第一支承部件(5),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支承为能够绕摆动轴(SA1)摆动;第二支承部件(6),将第一支承部件(5)支承为能够绕摆动轴(SA2)摆动;以及驱动机构(MD),使包含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可动侧部件(MB)相对于包含第二支承部件(6)的固定侧部件(FB)摆动。驱动机构(MD)构成为包含设置于固定侧部件(FB)与可动侧部件(MB)之间的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W)。反射体保持部件(4)构成为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线(W)的通电而摆动。成为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线(W)的通电而摆动。成为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线(W)的通电而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反射体驱动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例如搭载于带相机的便携设备等的反射体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拍摄装置,其具备将棱镜支承为能够绕两个摆动轴摆动的防振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该防振单元具有:第一支架块,保持棱镜且能够绕第一摆动轴摆动;第二支架块,可摆动地支承第一支架块且能够绕第二摆动轴摆动;以及防振基座,可摆动地支承第二支架块。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770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该防振单元具备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由固定于第一支架块的永磁体与固定于在第二支架块安装的柔性基板的线圈构成。
[0008]然而,该防振单元由永久磁铁和线圈构成驱动机构,因此重量可能变大。
[0009]因此,期望提供能够进一步轻量化的反射体驱动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具备:反射体保持部件,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第一支承部件,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摆动;第二支承部件,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摆动,该第二轴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以及驱动机构,使包含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可动侧部件相对于包含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固定侧部件摆动,所述驱动机构构成为包含设置于所述固定侧部件与所述可动侧部件之间的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通电而摆动。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通过上述的手段,能够提供能够进一步轻量化的反射体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是包含图1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的概略图。
[0016]图3是图1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4A是固定侧部件的立体图。
[0018]图4B是固定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5是施力部件的主视图。
[0020]图6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6B是从右斜上后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6C是从右斜下后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7A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一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后视图。
[0024]图7B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一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0025]图7C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一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0026]图8A是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的组合的主视图。
[0027]图8B是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0028]图8C是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0029]图9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0030]图9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0031]图10是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施力部件的右侧面图。
[0032]图11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右可动侧金属部件的立体图。
[0033]图11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的左可动侧金属部件的立体图。
[0034]图11C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右固定侧金属部件的立体图。
[0035]图11D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的左固定侧金属部件的立体图。
[0036]图12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构成左驱动机构的形状记忆合金线、左可动侧金属部件以及左固定侧金属部件时的立体图。
[0037]图12B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构成右驱动机构的形状记忆合金线、右可动侧金属部件以及右固定侧金属部件时的立体图。
[0038]图13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导电部件的立体图。
[0039]图13B是从右斜上后方观察的导电部件的立体图。
[0040]图13C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的导电部件时的立体图。
[0041]图13D是从右斜上后方观察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的导电部件时的立体图。
[0042]图14是右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0043]图15A是第三线、第四线、右可动侧金属部件以及右固定侧金属部件的右侧面图。
[0044]图15B是第三线、第四线、右可动侧金属部件以及右固定侧金属部件的右侧面图。
[0045]图16是第一支承部件、可动侧金属部件、固定侧金属部件以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图1是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立体图。图2是搭载有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带相机的便携设备中的相机模块的概略图。图3是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分解立体图。
[0047]图1~图3各自中的X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的一方向,X2表示X轴的另一方向。另外,Y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Y轴的一方向,Y2表示Y轴的另一方向。同样,Z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Z轴的一方向,Z2表示Z轴的另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驱
动装置101的X1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前侧(正面侧),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X2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后侧(背面侧)。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Y1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左侧,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Y2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右侧。而且,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Z1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上侧,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Z2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下侧。对于其他图中的其他部件也相同。
[0048]如图1所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构成为能够使反射体1分别绕摆动轴SA1以及摆动轴SA2摆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例如用作相机模块中的手抖校正用促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是与Y轴平行的轴,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是与Z轴平行的轴。但是,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也可以是与Z轴平行的轴。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也可以是与Y轴平行的轴。
[0049]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典型来说如图2所示,构成为配置于比透镜单元LU靠近被摄体的一侧,使反射体1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LT,使该反射光通过透镜单元LU而到达拍摄元件IS。
[0050]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由可动侧部件MB与固定侧部件FB构成。可动侧部件MB收容于构成固定侧部件FB的框体HS内。如图1所示,框体HS由罩部件2以及基座部件(第二支承部件6)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2由非磁性金属形成,作为基座部件的第二支承部件6由合成树脂形成。
[0051]而且,反射体驱动装置101构成为能够通过驱动机构MD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射体保持部件,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第一支承部件,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摆动;第二支承部件,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摆动,该第二轴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以及驱动机构,使包含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可动侧部件相对于包含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固定侧部件摆动,所述驱动机构构成为包含设置于所述固定侧部件与所述可动侧部件之间的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通电而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包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以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区域分离地对置的第二区域的第三线和第四线,所述第一线~第四线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侧部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侧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配置为相互交叉,所述第三线与所述第四线配置为相互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隔着与所述第一轴垂直且通过所述第二轴的第一平面相互对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中,在与所述第二轴垂直且通过所述第一轴的第二平面中,构成为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一交点、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交点、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三交点、以及第四直线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四交点均位于比所述第一轴靠所述第二轴的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一直线是通过所述第一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和所述第一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侧部件的位置的直线,所述第二直线是通过所述第二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侧部件的位置的直线,所述第三直线是通过所述第三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侧部件的位置的直线,所述第四直线是通过所述第四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和所述第四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侧部件的位置的直线。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可动侧部件包含固定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第一可动侧金属部件以及第二可动侧金属部件,所述第一线以及所述第二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可动侧金属部件,所述第三线以及所述第四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可动侧金属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宽志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