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煎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23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强对流煎药机,它解决了现有处方中药煎煮需要进行二煎,存在头药与二煎浓度不均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煎药锅内加一不锈钢内胆,内胆的底部为网孔状,内胆的上部和煎药锅之间通过密封材料密封,内胆和煎药锅共用一锅盖密封,锅盖开孔通过管道连接到排气口,在锅底设一气管直通内胆与煎药锅之间空间的上部,气管的下部连接到限压阀且通过电磁阀连接至排气口,锅底最低处设排水排药汤管道,其一通过电磁阀接包装机构包装药汤,其一通过球阀接排水管道和排气口通道机器以外与环境排水相连,锅底设加热和测温装置,整机配自动电气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煎药过程中药成分的析出,操作灵活简便,实现煎药包装一体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药煎煮包装机械,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强对流微压循环煎药包装 一体机。二
技术介绍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和副作用极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 界范围内广大患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的常用煎药机大多数都是由煎药锅、加热器、锅盖以 及进出液口等构成,煎制中药时,先将中药放入煎药锅内,盖好锅盖,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加 热盘的煎药温度和时间,当达到设定的煎药时间后,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使加热盘停止 加热。排出药液,通过包装机将药液封袋包装。虽然适合那些煎煮温度低、煎药时间较短的 中药,但仍不能满足要求煎药火候旺、时间长的中药。为此人们设计出了高压密闭煎药机, 以满足市场需求。但高压煎药机一般都带有药渣挤压装置,其目的是使煎制的药液浓度更 高,因此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操作比较麻烦,维修比较困难等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市场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密封性好、节约能源、有助于中药成分 析出的强对流循环煎药包装一体机。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它由煎药系统和包装系统组合而成,所述煎药系 统由机箱、煎药锅、锅盖、加热器组成,在煎药锅内增设内胆,内胆的底部设有网状对流孔, 内胆的上部和煎药锅之间通过密封材料密封,内胆和煎药锅共用一锅盖,通过锁紧搭扣进 行密封;在锅盖上设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到排气口。在锅底设一气管直通内胆与煎药锅之 间空间的上部,气管的下部连接到限压阀以确保煎药锅的安全,且通过电磁阀连接至排气 口。锅底最低处设液体排出接口,其一通过电磁阀接包装机构包装药汤,其一通过球阀接排 水管道和排气口通到机器以外与环境排水相连。锅底设加热器和测温装置,整机配自动电 气控制系统,由测温装置采集温度变化信号控制煎药的循环状态和对药液的包装。所述自 动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煎药控制系统和包装控制系统两部分,所述煎药控制系统由煎药计时 器、煎药测温装置和煎药机芯组成,通过设定煎药温度、煎药时间经煎药机芯对煎药加热器 和排气电磁阀进行控制,达到循环煎煮的目的。所述包装控制系统则由包装电机、包装机预 热装置、药汤包装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包装温度传感器以及包装芯片组成,给定包装温度、 数量、长度、行程、注药位置,由包装机芯进行处理实现药液自动包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结构科学,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加强了水等 溶媒的对流,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析出。同时严格遵守传统煎药蒸汽不会残留在煎药室。煎 药和包装结合一体,有助节约制造成本,减少药汤输送中的再度污染,节约煎药室空间。实 现了煎药到药汤包装的自动化控制,可以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锅盖,2为密封材料,3为锁紧搭扣,4为煎药锅,5为内胆,6为网状对流 孔,7为加热器,8为包装卷仓,9为电磁阀,10为药汤灌注管,11为包装机构,12为孔接头, 13为内胆与煎药锅之间空间,14为气管,15为气管,16为限压阀,17为测温装置,18为管 道,19为球阀,20为排水管道,21为管道,22为电磁阀,23为排气口,24为排气口,25为外接 管道,26为机箱,27为溜板,28为液体排出接口,29为包装机构预热装置。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煎药锅4内增设一不锈钢内胆5,内胆5的底部设有网状对流孔6, 内胆5的上部和煎药锅4之间通过密封材料2密封,内胆5和煎药锅4共用一锅盖1以锁 紧搭扣3拉紧密封,内胆5的下部与煎药锅5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锅盖设置孔接头12 通过气管14连接到排气口 24。在锅底设一气管15直通内胆与煎药锅之间空间的上部13, 气管15通过管道18连接到限压阀16以确保煎药锅的安全,且通过管道21和常闭式电磁 阀22连接至排气口 23。锅底最低处设液体排出接口 28,其一通过电磁阀9接包装机构11 中药汤灌注管10,其一通过球阀19接排水管道20与外接管道接口 25通到机箱26外与环 境排水相连。锅底设加热器7和温度传感器17。整机配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它包括煎药自控系统和包装自控系统两部分。本技术的实施,首先对药物进行煎煮,即 掀开锁紧搭扣3,关闭球阀19将浸泡完成的中药及适量的水从内胆5的上口加入。根据连 通器的原理,水在内胆5内外高度一致。对正内胆5和煎药锅4,利用密封材料2密封内胆 5和煎药锅4的上部。盖上锅盖1,锁紧锁紧搭扣3,启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给定煎药时间和煎药温度,输入煎药指令,煎药开始。系统煎药计时器计时,温度传感器17 将温度变化信号不断传入电气自动控制系统。随着温度升高和蒸汽的发生,限压阀16、气 管18、气管21、常闭式电磁阀22、水、内胆5、煎药锅4以及密封材料2构成的密闭空间中的 压力逐渐增大。当水温达到摄氏100度以上,煎药的水(药汤)便开始沸腾和蒸发,压力就 会推动药汤强制向内胆中快速对流。当内胆5和煎药锅4之间的药汤降到最低的,这时的 温度达到最高。内胆5中的液面达到最高,内胆5中的蒸汽通过锅盖开孔接头12通过气管 14连接到排气口 24排出并与环境空气连通。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获得温度信号后,断开加热 器7电源,自动打开常闭式电磁阀22,限压阀16、气管18、气管21、常闭式电磁阀22、水、内 胆5和煎药锅4和密封材料2构成的密闭空间中的压力通过气管21、常闭式电磁阀22和 排气口 23泄除。如果没有及时泄除,过大的压力将通过限压阀16泄除,以确保煎药安全。 压力泄除后,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内胆5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温度降低,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自动发出指令,闭合加热器7电源,闭合电磁阀22,随着继续加热,新一 轮药汤强对流再次开始。如此周而复始。煎药时间完成,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断开加热器能 源。煎药完成。此煎药过程中加强了水等溶媒的对流,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析出。同时严格 遵守传统煎药,蒸汽不会残留在煎药室。煎药完成后,即可对煎煮的药汤进行包装。即启动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给定包装温度、包装数量、包装长度、系统运算行程和药汤注入高度,包装机构进入预热状态。将药汤滤在煎药锅内。装好包装材料。由于包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 反馈,系统程序控制包装机构的温度维持在实际需要范围。当包装机构进预热完成后,输入 “开始”包装和药汤“注入”命令,系统即按给定的参数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包装电机的 传动和药汤包装电磁阀9的开合完成包装药汤。当控制药汤包装电磁阀9开启时,煎药锅4 中的药汤通过液体排出接口 28、控制药汤包装电磁阀9、药汤灌注管10注入包装袋。成品 的药汤包装袋从溜板27溜出。包装数量完成、系统程序自动停止包装。煎药和包装结合一 体,有助节约制造成本,减少药汤输送中的再度污染。 本技术可以依据需要增加煎药机构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共享一 套包装机构,同时可煎取多种处方,而药汤分开包装,将会节省更大空间。权利要求一种强对流煎药机,它由煎药系统和包装系统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系统由机箱(26)、煎药锅(4)、锅盖(1)、加热器(7)组成,在煎药锅(4)内增设内胆(5),内胆(5)的底部设有网状对流孔(6),内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对流煎药机,它由煎药系统和包装系统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系统由机箱(26)、煎药锅(4)、锅盖(1)、加热器(7)组成,在煎药锅(4)内增设内胆(5),内胆(5)的底部设有网状对流孔(6),内胆(5)的上部和煎药锅(4)之间通过密封材料(2)密封,内胆(5)和煎药锅(4)共用一锅盖(1),通过锁紧搭扣(3)进行密封;在锅盖(1)上设孔接头(12),通过气管(14)连接到排气口(24);在锅底设一气管(15)直通内胆与煎药锅之间空间(13)的上部,气管(15)的下部连接到限压阀(16)且通过电磁阀(22)连接至排气口(23);锅底最低处设液体排出接口(28),其一通过电磁阀(9)接包装机构(11)包装药汤,其一通过球阀(19)接排水管道(20)和排气口通到机器以外与环境排水相连;锅底设加热器(7)和测温装置(17),整机配自动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帮贵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永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