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传动结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大于或者等于两个的传动轴,输入轴上套接一级主动齿轮;传动轴上一端套接一级从动齿轮,另一端套接二级主动齿轮;输出轴上套接输出齿轮;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二级主动齿轮和接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同轴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高速传动结构及转动装置,输入轴带动多个传动轴后由传动轴同时带动输出轴,使得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传动力矩始终平衡,高速工况下输入轴和输出轴转动稳定性增加。对输入轴、输出轴的轴向限位、传动轴两端被壳体限位后采用斜齿传动,高速工况下的振动噪声较小。因此在高速大扭矩的工况下,该传动结构和传动装置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构和传动装置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构和传动装置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传动结构及传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传动结构及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以及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认可逐渐加深,整车整机电动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电机的应用环境也会越来越多样化。正因如此,研发传递更高的扭矩、更快的转速、载荷能力更强、安装空间更小的动力系统,将成为发展新趋势。由于电机的发展,电机转速也越来越快,对减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转速工况下大多使用平行轴减速器,平行轴减速器结构较为简单,传动的速比较小、传递的扭矩有限、承载能力较弱,且安装空间浪费较多。在高扭矩工况下,减速器往往采用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结构复杂、制造和安装较为困难。一般行星减速器采用直齿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明显震动,产生的震动又会对齿轮产生很大的负荷。而采用斜齿轮的行星减速器,传动中产生的轴向力较大,行星减速器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安装圆锥滚子轴承,往往使用滚针轴承,滚针轴承不适用于承受很大的载荷。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高转速工况且空间占用较小的传动结构及传动装置。
[0003]通过检索,现有技术中有类似的传动装置或传动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109630616A”名称为“带全中心定位的解决双中间轴偏载的点线齿轮传动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全中心定位的解决双中间轴偏载的点线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入齿轮,由输入轴驱动,第一输入齿轮设有安装凸台;第二输入齿轮套设在安装凸台上;第一中间轴传动齿轮设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二中间轴传动齿轮设在第二中间轴上;输出档位齿轮同时与第一中间轴档位齿轮和第二中间轴档位齿轮啮合;第一输入齿轮、第二输入齿轮、第一中间轴传动齿轮和第二中间轴传动齿轮、第一中间轴档位齿轮和第二中间轴档位齿轮、输出档位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点线齿轮。该对比文件的输入轴和输出轴采用共轴设计,采用过渡轴承连接并支撑,当输入轴和输出轴转速差较大时过渡轴承将无法承受载荷,因而不适用于高速工况。并且该现有技术方案中的输入齿轮和中间轴数量匹配,当中间轴数量增加后输入齿轮数量同时增加,其空间占用将较大。
[0004]例如公开号为“CN109723769A”名称为“纯电动车减速器的二级减速机构”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减速器的二级减速机构,包括差速器及相互平行的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中间轴,输入轴上固定有输入主动齿轮,第一副轴周向固定设置第一从动齿轮、单向超越离合器,第二副轴周向固定设置第二副轴离合器、同步器,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二副轴离合器的齿轮与输入主动齿轮共啮合,第一副轴上滑动配合一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与第一副轴相连,第二副轴上分别滑动配合倒档齿轮、输出齿轮,倒档齿轮、二档齿轮分别位于同步器两侧,二档齿轮与差速器的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中间轴上固定设置有一档从动齿轮、传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与一档主动齿轮、倒档齿轮共啮合,传动齿轮与二档齿轮啮合。该现有技术方案考虑的是使驱动电机可一直工作在效率的最优区,减小了驱动电机能量能耗,延长了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但并未针对高速工
况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传动结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大于或者等于两个的传动轴,输入轴上套接一级主动齿轮;传动轴上一端套接一级从动齿轮,另一端套接二级主动齿轮;输出轴上套接输出齿轮;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二级主动齿轮和接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同轴线。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呈中心对称分布于输入轴和输出轴外周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一级主动齿轮、一级从动齿轮、二级主动齿轮和输出齿轮均采用斜齿。
[000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输入轴两侧,一级主动齿轮和两个一级从动齿轮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和一级主动齿轮、以及二级主动齿轮、输出轴和输出齿轮均一体成型,传动轴和一级从动齿轮花键配合连接。
[0010]还提出一种高速传动装置,包括上述高速传动结构,还包括壳体,壳体上包括输入轴肩和输出轴肩,输入轴一端套接输入轴轴承,输入轴轴承置于输入轴肩内;输出轴一端套接输出轴轴承,输出轴轴承置于输出轴肩内;在输入轴肩和输出轴肩内均包括轴向限位装置以限制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向位移;壳体内开设传动轴轴孔,传动轴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轴承,传动轴轴承置于传动轴轴孔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位装置为卡环,卡环一端楔入输入轴肩和输出轴肩内壁,另一端和输入轴轴承以及输出轴轴承接触以限制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向位移。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轴孔为开设与壳体内部的盲孔,传动轴轴承外圈和传动轴轴孔过盈配合。
[0013]进一步地,在壳体内部、输入轴肩和输出轴肩处安装有油封。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轴承和输出轴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传动轴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高速传动结构及转动装置,输入轴带动多个传动轴后由传动轴同时带动输出轴,使得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传动力矩始终平衡,高速工况下输入轴和输出轴转动稳定性增加。对输入轴、输出轴的轴向限位、传动轴两端被壳体限位后采用斜齿传动,高速工况下的振动噪声较小。因此在高速大扭矩的工况下,该传动结构和传动装置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高速传动结构的原理图;图2:高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速传动结构,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3以及大于或者等于两个的传动轴2,输入轴1上套接一级主动齿轮11;传动轴2上一端套接一级从动齿轮21,另一端套接二级主动齿轮22;输出轴3上套接输出齿轮31;一级主动齿轮11和一级从动齿轮21啮合,二级主动齿轮22和接输出齿轮31啮合。该传动结构中具有了多个传动轴2,通过多个二级主动齿轮22同时驱动输出轴3,使得输入轴1和输出轴3与传动轴2之间的传动力矩保持平衡,令高速工况下输入轴1和输出轴3的运转稳定。传动轴2与输入轴1和输出轴3之间除了齿轮啮合外并无其他传动机构,空间占用较小。
[0019]所述传动轴2呈中心对称分布于输入轴1和输出轴2外周侧,所述输入轴1、输出轴3同轴线。如此将整个传动结构设计为对称结构,可以更好地保持高速工况下输入轴1和输出轴3的稳定性。可以清楚的知晓,各个输出轴2和输入轴1之间的传动比是一致的。
[0020]为了降低高速工况下轴间振动和噪音,所述一级主动齿轮11、一级从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3)以及大于或者等于两个的传动轴(2),输入轴(1)上套接一级主动齿轮(11);传动轴(2)上一端套接一级从动齿轮(21),另一端套接二级主动齿轮(22);输出轴(3)上套接输出齿轮(31);一级主动齿轮(11)和一级从动齿轮(21)啮合,二级主动齿轮(22)和接输出齿轮(31)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呈中心对称分布于输入轴(1)和输出轴(2)外周侧,所述输入轴(1)、输出轴(3)同轴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11)、一级从动齿轮(21)、二级主动齿轮(22)和输出齿轮(31)均采用斜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输入轴(1)两侧,一级主动齿轮(11)和两个一级从动齿轮(21)圆心在同一直线上。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和一级主动齿轮(11)、以及二级主动齿轮(22)、输出轴(3)和输出齿轮(31)均一体成型, 传动轴(2)和一级从动齿轮(21)采用花键配合连接。6.一种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去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速传动结构,还包括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星,刘平,蔡央,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