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86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涉及道路铺设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包括:移动车体,移动车体上设置有容料箱,移动车体的后端设置有压路滚筒;容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移动车体上设置有控制前挡板和后挡板转动的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铺设效率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铺设厚度且同时铺设多种材料。度且同时铺设多种材料。度且同时铺设多种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铺设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利和高效的交通方式。然而,一条完美的道路并不是简单地铺设一下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经过复杂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等过程。
[0003]现有的道路铺设步骤过程繁琐,需要用到翻斗车、铺设车和压路车等多个设备进行配合,才能实现沥青的均匀铺设,不仅多个设备需要多个人力进行操作,而且相互间的配合程度对沥青的出料均匀程度、铺设平整度、铺设效率有明显影响,难以实现道路的快速均匀铺设。
[0004]鉴于此,我们现提出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铺设效率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铺设厚度且同时铺设多种材料。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包括移动车体,移动车体上设置有容料箱,移动车体的后端设置有压路滚筒;容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移动车体上设置有控制前挡板和后挡板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一连接杆,第一液压杆设置在容料箱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液压杆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挡板的侧面铰接。
[0009]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液压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液压杆设置在容料箱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液压杆的底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挡板的侧面铰接。
[001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容料箱内设置有倾斜格板,容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在倾斜格板的前后两侧,第二开口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铰接设置有抵板;容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液压杆和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液压杆的后端铰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抵板的前侧铰接。
[001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移动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上设置有弧形滑槽,前挡板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压路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挡滚筒,阻挡滚筒与移动
车体通过设置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与阻挡滚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容料箱的底面倾斜设置,第一开口设置在容料箱的底面较低的一侧。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5]现有的道路铺设步骤过程繁琐,需要用到翻斗车、铺设车和压路车等多个设备进行配合,人工成本高,且铺设平整度低、铺设效率低,难以实现道路的快速均匀铺设。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包括移动车体,移动车体上设置有容料箱,移动车体的后端设置有压路滚筒;容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移动车体上设置有控制前挡板和后挡板转动的驱动机构。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挡板和后挡板,使得第一开口处流出的沥青或其他铺设用材料在通过第一开口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调整前挡板和后挡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控制前挡板和后挡板相互靠近,减小铺设用材料流出口的大小,从而控制流出速度,满足能适应不同的材料、车速等情况的要求;同时,倾斜的后挡板还能够有效限制铺设用材料在地面的堆积高度,从而满足适应不同材料不同的堆叠厚度,可适应不同路面的铺设要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容料箱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路滚筒的俯视图。
[0021]图标:1、移动车体;2、容料箱;3、压路滚筒;4、第一开口;5、前挡板;6、后挡板;7、第一液压杆;8、第一连接杆;9、第二液压杆;10、第二连接杆;11、倾斜格板;12、第二开口;13、抵板;14、第三液压杆;15、第三连接杆;16、限位挡板;17、阻挡滚筒;18、伸缩杆;19、压力传感器;20、弧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照图1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包括移动车体1,移动车体1上设置有容料箱2,移动车体1的后端设置有压路滚筒3;容料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4,第一开口4处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前挡板5和后挡板6;移动车体1上设置有控制前挡板5和后挡板6转动的驱动机构。
[0026]现有的道路铺设步骤过程繁琐,需要用到翻斗车、铺设车和压路车等多个设备进行配合,人工成本高,且铺设平整度低、铺设效率低,难以实现道路的快速均匀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同的路段需要铺设多层不同材料,且每层材料的厚度不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挡板5和后挡板6,使得第一开口4处流出的沥青或其他铺设用材料在通过第一开口4的前挡板5和后挡板6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调整前挡板5和后挡板6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控制前挡板5和后挡板6相互靠近,减小铺设用材料流出口的大小,从而控制流出速度,满足能适应不同的材料、车速等情况的要求;同时,倾斜的后挡板6还能够有效限制铺设用材料在地面的堆积高度,从而满足适应不同材料不同的堆叠厚度,可适应不同路面的铺设要求。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可以在移动车体两侧设置多组。
[0027]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7和第一连接杆8,第一液压杆7设置在容料箱2上,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与第一液压杆7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前挡板5的侧面铰接。采用第一液压杆7驱动第一连接杆8,使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在被顶上升后,另一端能够带动前挡板5进行上升;需要下降时,第一液压杆7收缩。可以理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上设置有容料箱,所述移动车体的后端设置有压路滚筒;所述容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移动车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转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液压杆设置在所述容料箱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挡板的侧面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液压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设置在所述容料箱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挡板的侧面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铺设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泗水县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