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571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8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基桩施工的历史基础数据和历史施工数据,建立数据库;建立施工任务,获取施工任务的当前基础数据;根据当前基础数据,在数据库中筛选出最接近当前基础数据的历史基础数据对应的历史施工数据;将获取的历史施工数据输出至桩基施工设备,进行自动化施工;获取施工任务完成后的当前基础数据和当前施工数据,并更新数据库。本申请将基桩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数据化,并区分为基础数据和施工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借助庞大的数据量,可以极大降低基桩施工中对施工人员施工经验的依赖,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量和施工效率。量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桩基智能化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通常将桩基础中的桩称为基桩。
[0003]桩基自身在承载性能上的提升主要在桩侧摩阻和桩端阻力两个方面,其中以提高桩端阻力对桩基的承载性能提升最为显著。而基桩则是将桩孔持力层或桩内土体(包括外加填料)进行挤密的一种桩型,可以是刚性桩,也可以是柔性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桩型是载体桩和挤密桩。
[0004]挤密桩是指在桩孔内填料,然后分层夯实,形成密实而强度较高的桩体,夯填工艺可以仅作用于桩端,也可以沿桩孔通长施作,这样孔壁土体通过被夯材料径向扩张而被进一步的挤密,同时桩间土和桩体土两者紧密胶结在一起。当仅在桩端夯填时,挤密桩具有极大的桩端承载性能,其上可现浇混凝土;当沿桩孔通长夯填,挤密桩同时兼具极大的桩端承载性能和桩侧摩阻,可以极大提高挤密桩整体的单桩承载性能,并且在以群桩施工时,还能做复合地基使用。
[0005]而载体桩则是由上部桩身和下部复合载体两部分组成,桩身一般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高强预应力管桩,复合载体则是位于桩身底部、经深层填充料夯实的复合体,可以使桩端的应力逐层地进行扩散和降低,充分调动了桩端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使得桩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0006]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这种主要以强夯填料为主的基桩施工中,也引入了标准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07]比如在公开号为CN11332292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桩身非挤土型载体桩多设备高效施工方法,其可以对夯锤的一击夯沉量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判定、执行下一道工序,比如填料或是夯击;这样可以实现夯锤的自动夯击控制,以及填料的自动定量投放,以此实现载体桩的标准化、自动化作业。
[0008]比如在公开号为CN113481962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施工深层强夯复合地基的方法,进一步细化了夯锤在夯击填料后的夯击判定的相关参数,即使是自动夯击过程中的土体密实度检测,也能自动进行,这使得类载体桩、挤密桩的相关桩型的自动化施工控制逻辑更加完善。
[0009]而在申请号为CN2023108795896的中国专利中,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管内载体施工方法及数字化施工方法,其在地勘检测的取样孔处形成参照桩孔,并以该桩孔验夯得出的提锤高度作为其余实施桩孔的验夯高度,再结合预设的验夯阈值和单次自动填料的标准
量,输入至自动桩基施工设备中进行自动施工,可以大幅降低同一单体区域中群桩的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而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将关键施工参数数据保存、上传至服务器,既能实现基桩施工参数的可追溯性,又可以实现施工质量的在线监控,较为充分地结合了桩基自动化施工技术。
[0010]然而,随着载体桩、挤密桩等相关高承载性基桩的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自动桩基施工设备的不断研究和改进,在大量施工项目中,可以且已经积累了大量关键施工参数,如何合理且充分地利用这些数据来促进基桩施工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了解决高承载性基桩自动化施工参数合理利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1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基桩施工的历史基础数据和历史施工数据,建立数据库;建立施工任务,获取所述施工任务的当前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基础数据,在所述数据库中筛选出最接近所述当前基础数据的所述历史基础数据对应的所述历史施工数据;将获取的所述历史施工数据输出至桩基施工设备,进行自动化施工;获取所述施工任务完成后的所述当前基础数据和所述当前施工数据,并更新所述数据库。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历史基础数据和所述当前基础数据均包括设计参数、土层性质参数、持力层土体含水率以及持力层土体承载性能参数。
[0014]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库中筛选所述历史施工数据时,所述历史基础数据和所述当前基础数据的相似度权重由大至小依次为所述设计参数、所述持力层土体承载性能参数、所述持力层土体含水率以及所述土层性质参数。
[0015]更进一步地,若所述施工任务完成后的基桩进行了桩基承载性能检测,则所述当前基础数据还包括桩基检测参数;在所述数据库中筛选所述历史施工数据时,优先对比含有所述桩基检测参数的所述历史基础数据。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历史施工数据和所述当前施工数据均包括验夯阈值、单次自动填料的标准量、抬锤高度、截止填充料被挤密达标时的重锤夯击总次数;其中,若重锤一击后桩底标高与锤底标高之差落入所述验夯阈值范围,则桩基施工设备启动自动填料;当桩底标高周侧土层的压缩模量小于10Mpa时,所述验夯阈值取值为

5~

50cm;当桩底标高周侧土层的压缩模量大于等于10Mpa时,所述验夯阈值取值为5~50cm。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历史施工数据和所述当前施工数据还均包括重锤一击下沉量以及所述一击下沉量异常时人工校正施工设备的修正参数。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历史施工数据和所述当前施工数据还均包括执行所述施工任务的桩基施工设备的唯一编码。
[00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基桩施工的基础数据和施工数据;储存模块,被配置为将获取的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施工数据作为一个数据集进行存储并集成数据库;筛选模块,被配置为将施工要求的参数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基础数据进行对比,筛选出匹配度最高的所述基础数据对应的所述施工数据;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筛选出的所述施工数据生成控制命令。
[0020]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
[0021]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将基桩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数据化,并将存量基桩施工项目中的相关施工数据记录以及目前保有的自动化桩基施工设备不断在施工现场中作业的作业数据均区分为基础数据和施工数据录入数据库中,使得数据库中储存的历史基础数据和历史施工数据可以达到一个可观的量级;再将当前施工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基桩施工的历史基础数据和历史施工数据,建立数据库;建立施工任务,获取所述施工任务的当前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基础数据,在所述数据库中筛选出最接近所述当前基础数据的所述历史基础数据对应的所述历史施工数据;将获取的所述历史施工数据输出至桩基施工设备,进行自动化施工;获取所述施工任务完成后的所述当前基础数据和所述当前施工数据,并更新所述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基础数据和所述当前基础数据均包括设计参数、土层性质参数、持力层土体含水率以及持力层土体承载性能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筛选所述历史施工数据时,所述历史基础数据和所述当前基础数据的相似度权重由大至小依次为所述设计参数、所述持力层土体承载性能参数、所述持力层土体含水率以及所述土层性质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施工任务完成后的基桩进行了桩基承载性能检测,则所述当前基础数据还包括桩基检测参数;在所述数据库中筛选所述历史施工数据时,优先对比含有所述桩基检测参数的所述历史基础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基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施工数据和所述当前施工数据均包括验夯阈值、单次自动填料的标准量、抬锤高度、截止填充料被挤密达标时的重锤夯击总次数;其中,若重锤一击后桩底标高与锤底标高之差落入所述验夯阈值范围,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良荣顾海军王正军王铭杨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苏利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