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6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将第一中间预制构件、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二侧向预制构件、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设置为预制构件,因此其生产质量高于现浇构件,且能够现场装配的预制构件的施工效率更高,还能减少现场的施工人员。其次,本申请相较于传统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本申请通过现浇底纵梁、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的设置能够分担底层组件、中层组件以及顶层组件之间的受力,从而减少底层组件、中层组件以及顶层组件的结构构件尺寸,减小了结构整体外框尺寸,占用更小的地下空间。占用更小的地下空间。占用更小的地下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铁车站的建筑体一般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进行施工,即搭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以作为地铁车站的层板、支柱或墙板。但是,现场浇筑所需劳动力较多,现场作业条件恶劣,对周边环境影响大,施工周期长。另外,现场浇筑结构受施工工艺水平、养护条件、天气和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
[0003]现有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一般采用大跨度无柱拱形车站结构,即车站结构仅有底层组件、中层组件和顶层组件,且底层组件和顶层组件均为拱形型式。但是,大跨度无柱拱形车站结构体量大,占用了大量地下空间;结构尺寸较大,使用建筑材料多;大跨度无柱拱形车站受力对周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限制了车站周边地块开发。
[0004]现有的全预制装配式车站一般采用底板由一块或多块预制构件组成。底板预制构件吊装时,由于车站结构在纵向尚未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无法分散底板预制构件的自重,底板预制构件的自重容易引起车站基坑底部的变形,从而引起后续构件拼装的位置偏差。另外,地铁车站的底纵梁一般要求型式有上翻和下翻、大型开洞等变化,采用工厂预制型式难以满足底纵梁型式灵活变化的需求。
[0005]现有的全预制装配式车站一般采用顶板由一块或多块预制构件组成。顶板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接缝较多,增加了地下水渗漏的风险。顶纵梁采用全预制拼装时,体量较大,占用车站站内装修空间,且地铁车站的顶纵梁一般要求型式有上翻和下翻等变化,采用工厂预制型式难以满足顶纵梁型式灵活变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设置多种尺寸的预制衔接块,以调整现场制作的现浇底板的误差,以避免中层组件、顶层组件以及支撑组件之间出现连接上的误差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包括:
[0008]底层组件,所述底层组件包括现浇底板、现浇底纵梁以及两个预制衔接块;所述现浇底纵梁设置在所述现浇底板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预制衔接块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现浇底板的两侧;
[0009]中层组件,所述中层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预制构件和两个第一侧向预制构件,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预制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
[0010]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所述预制下层中柱设置在所述现浇底纵梁上;预制中纵梁设置在所述预制下层
中柱上;所述第一中间预制构件支撑在所述预制中纵梁上;所述预制上层中立柱设置在所述预制下层中柱上;所述预制顶纵梁设置在所述预制上层中立柱上;
[0011]顶层组件,所述顶层组件包括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三中间预制构件和两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两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制顶纵梁上;所述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的一端连接于另外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所述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制顶纵梁上;
[0012]现浇顶板;所述现浇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三中间预制构件以及两个所述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上方;
[0013]其中,地铁车站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现浇底纵梁、所述预制顶纵梁、所述预制中纵梁以及所述预制顶纵梁分别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14]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H型钢;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C型槽钢;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C型槽钢;至少一个所述H型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C型槽钢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C型槽钢一一对应设置;所述H型钢卡置在所述第一C型槽钢和第二C型槽钢内。
[0015]可选的,还包括:多条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的一端沿纵向设置在所述现浇底板内,所述锚固钢筋的另一端沿纵向设置在所述预制衔接块内并与所述第二C型槽钢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上端面和侧面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中间预制构件的两侧分别卡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第一缺口内。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上端面和侧面之间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抵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向预制构件中其中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第二缺口内,所述第三中间预制构件抵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向预制构件中另外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第二缺口内。
[0019]可选的,多个所述底层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多个所述中层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多个所述顶层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
[0020]可选的,所述预制衔接块上的第二C型槽钢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C型槽钢第一端与所述第二C型槽钢第二端的高度差大于所述第二C型槽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0021]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2]预制第一中间预制构件、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第二侧向预制构件、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
[0023]在底下空间内现场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现浇底板和现浇底纵梁,将两块预制衔接块精确定位并通过纵向定位销固定在现浇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0024]在现浇底纵梁上沿纵向安装预制下层中柱,在预制下层中柱上安装预制中纵梁;
[0025]在预制中纵梁上安装第一中间预制构件,在第一中间预制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两块第一侧向预制构件,以使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两个
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
[0026]在预制中纵梁上沿纵向安装上层中柱,在上层中柱上安装预制顶纵梁;
[0027]在两个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上方分别安装两块第二侧向预制构件;在预制顶纵梁上安装第二中间预制构件和第三中间预制构件,以使第二中间预制构件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制顶纵梁上,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的一端连接于另外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所述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制顶纵梁上;
[0028]现场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现浇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三中间预制构件以及两个所述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上方。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组件,所述底层组件包括现浇底板、现浇底纵梁以及两个预制衔接块;所述现浇底纵梁设置在所述现浇底板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预制衔接块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现浇底板的两侧;中层组件,所述中层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预制构件和两个第一侧向预制构件,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预制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所述预制下层中柱设置在所述现浇底纵梁上;预制中纵梁设置在所述预制下层中柱上;所述第一中间预制构件支撑在所述预制中纵梁上;所述预制上层中立柱设置在所述预制下层中柱上;所述预制顶纵梁设置在所述预制上层中立柱上;顶层组件,所述顶层组件包括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三中间预制构件和两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两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制顶纵梁上;所述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的一端连接于另外一个第二侧向预制构件,所述第三中间预制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制顶纵梁上;现浇顶板;所述现浇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二中间预制构件、第三中间预制构件以及两个所述第二侧向预制构件的上方;其中,地铁车站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现浇底纵梁、所述预制顶纵梁、所述预制中纵梁以及所述预制顶纵梁分别所述第一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H型钢;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C型槽钢;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C型槽钢;至少一个所述H型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C型槽钢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C型槽钢一一对应设置;所述H型钢卡置在所述第一C型槽钢和第二C型槽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的一端沿纵向设置在所述现浇底板内,所述锚固钢筋的另一端沿纵向设置在所述预制衔接块内并与所述第二C型槽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预制构件的下端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预制衔接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宝吴居洋农兴中欧飞奇丁先立陈小林张文奇叶亮李潇黄碧琴周前侯赛锋何晟亚杜洪锋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