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549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人脸信息采集模块、身份标识创建模块、建立区块链网络模块、区块链验证模块,该发明专利技术在获取用户的人脸信息时,通过对人脸图像中的光线、清晰度、遮挡等参数进行分析,减少外部因素对身份识别算法的干扰,提高识别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提升人脸识别的准确性降低因图像质量差导致的错误识别率,通过过滤低质量的人脸图像,确保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质量更高,高质量的人脸图像数据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增强数字身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数字身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数字身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安全
,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基础,结合了密码学和身份验证技术,实现了安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识别,通过区块链技术,数字身份识别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消除中心化的身份识别机构,减少单点故障和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提高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0003]在申请公布号为CN110991253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采样点发送的请求授权信息,其中,请求授权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面部图像和场景标签信息;判断面部图像集合中是否有目标面部图像;如果有目标面部图像,则将确认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否则,拒绝授权,其中,第二用户为注册人脸数字身份时预留目标面部图像的用户;如果接收到第二用户发送的确认验证指令,则判断场景标签信息中的场景是否为禁用场景,否则,拒绝授权;如果不是禁用场景,则授权,否则,拒绝授权。
[0004]在以上专利技术申请中,直接获取了第一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并未对面部图像的质量进行筛选和检测,低清晰度或质量的人脸数据会导致人脸识别算法的准确性下降,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导致错误的匹配结果,进而影响数字身份的识别和验证过程,增加数字身份识别方法的安全风险;且在对数字身份进行识别时的算法选择较为单一,没有根据具体的需求来改变不同的共识算法。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两轮筛选,择优使用质量更高的人脸图像数据,同时,根据项目所处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共识算法,保证身份信息与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一致性。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授权,用户必须自愿选择参与并共享自己的人脸信息,且明确授权使用其人脸信息,并理解授权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使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3D深度摄像头在内的生物特征传感器获取用户人脸信息;通过加密协议SSL加密用户的人脸数据,确保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防止数据泄漏和篡改;进一步的,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采集设备的图像质量,以确保获得清晰、完整、准确的人脸图像;获取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的清晰度QX、对比度DB、分辨率FB、光线均匀性GX、遮
挡物参数ZD、图像噪声密度ZS以及人脸图像面积S;根据遮挡物参数ZD和人脸图像面积S对人脸图像进行一轮筛选,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当上述公式输出结果为F时,表明该人脸图像中遮挡物的面积已经超过了图像总面积的8%,判定遮挡物面积过大影响图像的可用度,该人脸图像不可用,用户需重新上传更为清晰的人脸识别图像;当上述公式输出结果为USE时,表明该人脸图像中遮挡物对图像的影响度未达到阈值,该图像可用,进入下一轮迭代;根据人脸图像的清晰度QX、对比度DB、分辨率FB、光线均匀性GX、图像噪声密度ZS生成人脸图像质量参数M,基于M对人脸图像质量进行二轮筛选,计算公式如下:;根据以上公式生成的人脸图像质量参数M对人像图像的质量进行阈值分析,当M低于人脸图像最低质量阈值时,判定当前人脸图像质量过低,该人脸图像不可用,用户需重新上传质量更高的人脸识别图像;进一步的,用户注册时,生成一个唯一的数字身份标识,并将该标识与用户的个人信息绑定;用户在注册过程中,提供相应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生日及地址信息,数字身份识别系统基于用户提供的信息生成一个唯一的数字身份标识;数字身份识别系统将生成的数字身份标识与用户的个人信息绑定,并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中;在用户注册时,生成一对密钥,一个私钥和一个公钥;公钥作为用户在区块链网络中的身份标识;私钥则是用户的私密信息,用于解密和签名交易;进一步的,创建一个新的区块链网络,该网络为去中心化,没有单一的中心节点或者权威机构来控制整个网络;在区块链网络中添加节点,每个节点为网络的一部分,并且存储整个区块链的副本,节点之间互相协作,验证和记录新的交易,并将这些交易添加到区块链中;每当有新的交易,包括用户注册、身份验证等行为发生时,将交易添加到待处理的交易池中,然后,网络中的节点对交易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交易添加到新的区块中,最后将新的区块添加到区块链中;进一步的,使用共识算法来验证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和确认身份的真实性,通过节点验证用户的数字签名和身份信息,并确保其与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一致;根据区块链创建所处的不同时期选择相应的包括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和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在内的共识算法;要求用户在进行身份验证时,提供数字签名和身份信息,随后将该数字签名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验证用户提供的数字签名和身份信息,确保其有效性和真实性;使用节点检查数字签名的有效性,比对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与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对应数据是否一致,以确认用户的身份;
通过共识算法保证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对于用户身份信息的一致存储,当用户的身份信息被验证并存储在区块链上时,将所有节点更新其本地的区块链副本,使所有节点上的数据保持一致。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在获取用户的人脸信息时,通过对人脸图像中的光线、清晰度、遮挡等参数进行分析,减少外部因素对身份识别算法的干扰,提高识别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提升人脸识别的准确性降低因图像质量差导致的错误识别率,通过过滤低质量的人脸图像,确保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质量更高,高质量的人脸图像数据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增强数字身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0009]2、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安全性要求、能源消耗以及参与者的资源和资产状况等综合考虑,基于区块链创建所处的不同时期选择适合的共识算法,实现数字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靠性要求,达成项目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字身份识别系统运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用户人脸信息,具体内容如下:步骤101: 用户授权:用户必须自愿选择参与并共享自己的人脸信息,且明确授权使用其人脸信息,并理解授权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步骤102:使用人脸识别摄像头获取用户人脸信息,该摄像头具备防止攻击和篡改的能力,并使用加密协议传输数据;同时使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3D深度摄像头在内的生物特征传感器,获取用户人脸信息;数字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加密协议SSL加密用户的人脸数据;通过身份标识创建模块创建身份标识,在用户注册时,生成唯一的数字身份标识,并将该标识与用户的个人信息绑定;创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并在区块链网络中添加节点,对数据进行存储和验证;使用共识算法来验证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和确认身份的真实性,并通过节点验证用户的数字签名和身份信息,并确保其与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一致;具体的:获取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的清晰度QX、对比度DB、分辨率FB、光线均匀性GX、遮挡物面积参数ZD、图像噪声密度ZS以及人脸图像面积S;根据遮挡物参数ZD和人脸图像面积S对人脸图像进行一轮筛选,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当上述公式输出结果为F时,表明该人脸图像中遮挡物的面积已经超过了图像总面积的8%,判定遮挡物面积过大影响图像的可用度,该人脸图像不可用,需重新上传更为清晰的人脸识别图像;当上述公式输出结果为USE时,表明该人脸图像中遮挡物对图像的影响度未达到阈值,该图像可用,进入下一轮迭代;根据人脸图像的清晰度QX、对比度DB、分辨率FB、光线均匀性GX、图像噪声密度ZS生成人脸图像质量参数M,基于M对人脸图像质量进行二轮筛选,计算公式如下:;根据以上公式生成的人脸图像质量参数M对人像图像的质量进行阈值分析,当M低于人脸图像最低质量阈值时,判定当前人脸图像质量过低,该人脸图像不可用,需重新上传质量更高的人脸识别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在注册过程中提供相应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生日以及地址信息,数字身份识别系统基于用户提供的信息生成唯一的数字身份标识并将生成的数字身份标识与用户的个人信息绑定,并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轩创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