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30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可滑动的移动板一,所述移动板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控电机,所述主控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主控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安装座上分别安装打磨棒和钻孔杆,将电机外壳铸件固定在装夹台上,通过推进组件一使得钻孔杆向左运动对铸件进行开孔操作,接着主控电机开启切换打磨棒和钻孔杆的位置,在通过推进组件一操作打磨棒对孔进行修孔操作,铸件孔堆对称是,先通过钻孔杆开孔,接着主控电机操作打磨棒和钻孔杆切换位置,使用者可操作推进组件二,最后使得打磨棒和钻孔杆同时抵在铸件上,实现边开孔和边修孔操作。修孔操作。修孔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铸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机械更加精密,对工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工件进行精加工是工件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大量生产的铝合金压铸件来说,精加工一般就是打磨、去毛刺和抛光等,其中去毛刺最为重要,机械零件上的毛刺,有些是由于切削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有些是铸造、模锻等加工的飞边,还有些是焊接挤出的残料,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仪器仪表领域中,对机械零件制造精度要求的提高和机构设计的微型化,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
[0003]电机外壳铸件的加工避免不了开孔和修孔的操作,以满足铸件精加工的需求,为了能够提高了开孔和修孔的效率,我们设计了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能够开孔后,直接切换进行修孔,而且还能开孔和修孔同时进行,提高了铸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可滑动的移动板一,所述移动板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控电机,所述主控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主控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壳一,所述固定壳一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螺纹套一,所述螺纹套一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至螺纹套一的内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打磨棒和钻孔杆,所述固定壳一与圆板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一,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可移动的装夹台,所述装夹台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装夹台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有横移组件,所述移动板一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二,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棚,所述防护棚的侧面嵌入式安装有防护网。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一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套一螺纹连接在螺纹柱的表面,所述螺纹柱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壳一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手拧块。
[0007]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一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一右侧的U形杆,所述U形杆的右侧贯穿至圆板的右侧并与圆板滑动连接,所述圆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二,所述固定壳二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壳二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
机二的输出轴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二,所述螺纹套二的一侧与U形杆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圆板上开设有两个供U形杆滑动的U形孔。
[0009]优选的,所述横移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一侧的驱动电机三,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块,所述驱动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与基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套,所述丝套的顶部与装夹台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一,所述滑轨一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所述滑套一的顶部与装夹台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二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一上的连接座,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拐角板,所述拐角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拐角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手拉杆。
[0012]优选的,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二,所述固定座二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侧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二和连接座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二,所述滑轨二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套二,所述滑套二的顶部与移动板一固定连接。
[0014]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0015]步骤一:将电机外壳的组件放置于装夹台的顶部,接着两个夹持气缸伸长,使得两个夹板将铸件固定,接着操作手拧块带动螺纹柱转动,由于螺纹连接关系,使得螺纹套一在手拧块的表面移动,螺纹套一则带动驱动电机一和安装座移动,调节打磨棒和钻孔杆的位置,使其处于合适的位置,驱动电机一开启带动安装座转动,使得打磨棒和钻孔杆处于工作状态,接着驱动电机二工作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螺纹套二因螺纹连接关系,则使得螺纹套二向左移动,螺纹套二则带动U形杆在U形孔的内腔滑动,U形杆则带动固定壳一向左运动,进而带动钻孔杆对铸件进行打孔操作,打孔结束后,驱动电机二反转,使得固定壳一继续贴合于圆板的左侧,主控电机带动转动杆和圆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钻孔杆与打磨棒的位置调换,接着另一个推进组件一带动固定壳一和打磨棒运动,使得打磨棒进入打孔的位置修孔,保证孔内洁净光滑,如果开孔位置相对称,在钻孔杆对铸件开孔后,主控电机带动钻孔杆与打磨棒调换位置,使用者可向左拉动手拉杆,手拉杆则通过连接杆带动拐角板以固定座一内腔转轴为轴转动,使得推板推动连接座向左运动,连接座则带动移动板一使得滑套二在滑轨二的表面向左滑动,移动板一则带动主控电机、转动杆、圆板和调节组件向左滑动,使得在打磨棒和钻孔杆对铸件边开孔边修孔,期间连接座向左移动使得滑杆在固定座二的内腔滑动并挤压弹簧,松开手拉杆时,弹簧的回弹力使得移动板一、主控电机、转动杆、圆板、调节组件、打磨棒和钻孔杆复位;
[0016]步骤二:开启驱动电机三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则使得其表面螺纹连接的丝套左右移动,丝套则带动装夹台左右移动,使得装夹台带动滑套一在滑轨一的表面滑动,进而使得装夹台和固定在装夹台顶部的铸件左右移动,调节铸件的位置,以适用于铸件的多位置打孔和修孔操作。
[0017]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安装座上分别安装打磨棒和钻孔杆,
将电机外壳铸件固定在装夹台上,通过推进组件一使得钻孔杆向左运动对铸件进行开孔操作,接着主控电机开启切换打磨棒和钻孔杆的位置,在通过推进组件一操作打磨棒对孔进行修孔操作,铸件孔堆对称是,先通过钻孔杆开孔,接着主控电机操作打磨棒和钻孔杆切换位置,使用者可操作推进组件二,最后使得打磨棒和钻孔杆同时抵在铸件上,实现边开孔和边修孔操作,即可达到能够开孔后,直接切换进行修孔,而且还能开孔和修孔同时进行,提高了铸件加工效率的目的。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垫的设置,能够避免了夹板夹持铸件的过程中刚性夹持导致铸件表面磨损,降低了铸件的次品率。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滑轨二和滑套二的配合使用,移动板一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套二在滑轨二的表面滑动,为移动板一的移动提供支撑和导向,提高了移动板一移动时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可滑动的移动板一(2),所述移动板一(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控电机(3),所述主控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远离主控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5),所述圆板(5)远离转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壳一(61),所述固定壳一(6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螺纹套一(64),所述螺纹套一(64)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一(65),所述驱动电机一(65)的输出轴贯穿至螺纹套一(64)的内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6),两个安装座(66)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打磨棒(7)和钻孔杆(8),所述固定壳一(61)与圆板(5)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一(9),所述操作台(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可移动的装夹台(10),所述装夹台(10)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气缸(11),所述夹持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夹板(12),两个夹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所述装夹台(10)与操作台(1)之间设置有横移组件(13),所述移动板一(2)与操作台(1)之间设置有推进组件二(14),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棚(18),所述防护棚(18)的侧面嵌入式安装有防护网(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一(61)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62),所述螺纹套一(64)螺纹连接在螺纹柱(62)的表面,所述螺纹柱(62)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壳一(61)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手拧块(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一(9)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一(61)右侧的U形杆(91),所述U形杆(91)的右侧贯穿至圆板(5)的右侧并与圆板(5)滑动连接,所述圆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二(93),所述固定壳二(9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5),所述固定壳二(9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94),所述驱动电机二(94)的输出轴与螺纹杆(9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二(96),所述螺纹套二(96)的一侧与U形杆(9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5)上开设有两个供U形杆(91)滑动的U形孔(9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组件(13)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1)一侧的驱动电机三(131),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块(132),所述驱动电机三(13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丝杆(133),所述丝杆(133)的右端与基块(132)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3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套(134),所述丝套(134)的顶部与装夹台(10)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一(135),所述滑轨一(13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136),所述滑套一(136)的顶部与装夹台(10)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压铸件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二(14)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一(2)上的连接座(141),所述操作台(1)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一(142),所述固定座一(142)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拐角板(143),所述拐角板(143)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板(144),所述推板(144)的一侧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俊杨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厚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