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22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在面板上朝向壳体一面向后笔直延伸形成数条固定边,在每个固定边上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卡槽,在底座上朝向壳体一面上对应面板的固定边上的卡槽开设有数个定位槽;电源板、电源连接板、整定板、前电板这4块电路板相互焊接构成形状为“口”型的上述电路板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使这一系列的12款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在生产组装过程中,只需根据不同的功能,更换电路板组中的前电板和整定板即可,实现了系列继电器的通用化生产及组装,而且电路板组与面板之间卡接连接,大大节省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很多种电子式继电器的结构比较类似,都是由壳体、底座、带标牌的面板、插 针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一块大电路板等部件组成,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 大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数量很多,组装焊接工艺比较繁琐;2、插针与大电路板之间还是用电 线连接,而继电器中总共有ll枚插针,工人经常容易焊错,废品率较高,而且电线易断,导 致继电器无法工作;3、面板是与壳体固定连接,大电路板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大电路板是 从壳体后侧插入,总共有12种一系列的继电器,例如多功能多量定时器、通电延时继电器、 星三角转换器、通电延时继电器等等,虽然壳体和底座是通用的,但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使 用不同的大电路板和带标牌的面板,不易实现一系列产品的通用化生产;4、这一系列继电 器中有些继电器的面板上是有设定旋钮的,这设定旋钮本来是与大电路板上的电位器连接 的,但由于大电路板装入壳体后,大电路板上的电位器却不与设定旋钮处与同一个方位,只 能在出厂前设定好,而出厂后,用户无法自行设定,会对继电器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包括壳体、底座、插针、带标牌的面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组,面板置于壳体前端面上,底座置于壳体的后端面上,数根插针的一端均形成外接线端,另一端为内接线端,该内接线端穿过底座与电路板上的相应部位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面板上朝向壳体一面向后笔直延伸形成数条固定边,在每个固定边上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卡槽,在底座上朝向壳体一面上对应面板的固定边上的卡槽开设有数个定位槽;电源板、电源连接板、整定板、前电板这4块电路板相互焊接构成形状为“口”型的上述电路板组,其中电源连接板设置在底座的朝向壳体一面上,数根插针的内接线端与电源连接板上的对应电路焊接,前电板设置在朝向面板一侧并与电源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云陈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洲龙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