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04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脂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碱炼:将玉米原油加热至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


1,2丙二醇脂肪酸(3

MCPD)酯是一种食品加工污染物,在油脂及油脂加工食品中含量很高。3

MCPD酯能被脂肪酶分解成游离3

MCPD,3

MCPD是已知的可能致癌物质。因此,近年来3

MCPD酯已经引起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
[0003]缩水甘油酯是脂肪酸与缩水甘油的酯化产物,它与氯丙醇酯是一对孪生兄弟,形成机理相似。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缩水甘油酯通常会伴随3

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

氯丙醇酯含量高,缩水甘油酯含量也高。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已成为广泛关注的植物油新型污染物。因此,如何有效控制3

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生成是油脂精炼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15197772 A)公开了一种酶法降低植物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精炼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取植物毛油进行脱胶处理,得到脱胶油,加入水和甘油单酯脂肪酶,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低单甘酯含量脱胶油,再进行碱炼脱酸、脱色、脱臭处理,获得低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食用植物油,其中甘油单酯脂肪酶添加量为脱胶油的0.05

7.5wt%,水解反应时间为2

12h。但是通过加入酶的方法降低植物油中的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玉米油生产中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含量高,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碱炼:将玉米原油加热至30

50℃,再加入食品级磷酸进行酸处理,酸处理后的混合物与碱液进行中和反应,碱液浓度为25

40
°
B
é
,反应10

15min后进行离心;
[0009](2)脱色:离心后的玉米油泵入脱色塔进行脱色,脱色温度为115

120℃,脱色过程中添加活性白土,脱色时间为20

30min,压力为0.010

0.015Mpa,活性白土过滤之后得到脱色油;
[0010](3)管式连续脱蜡:脱色油依次通过十二根结晶管进行结晶脱蜡,得到脱蜡油;
[0011](4)双温双塔脱臭:脱蜡油泵入大塔进行初次脱臭,大塔温度为200

240℃,初次脱臭时间为20

40min,脱除脂肪酸及烃类、醛类等易挥发的物质,经过初次脱臭的玉米油通过自身重力由大塔流入软塔,进行二次脱臭,软塔温度为240

220℃,二次脱臭时间为10

20min,得到脱臭成品油。
[0012]进一步的,步骤(1)中食品级磷酸的加入量为原油重量的0.05%

0.2%,浓度为
70%

80%,酸处理的时间为20

30min。
[0013]进一步的,步骤(2)中活性白土的添加量为离心后玉米油重量的2.5%。
[0014]进一步的,步骤(3)中管式连续脱蜡的具体步骤包括:脱色油泵入第一根结晶管,然后通过溢流作用依次通过余下的十一根结晶管,并通过结晶管外包冷凝盘管进行逐步降温,控制最终油温为4

2℃后,保温3.5

4.5h;进行结晶、养晶,然后油温升高到15

20℃进行过滤得到脱蜡油。
[0015]进一步的,步骤(4)得到的脱臭成品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2.0%,三氯丙醇酯≤1250μg/kg,缩水甘油酯≤1000μg/kg。
[0016]进一步的,得到脱臭成品油之后进行充氮包装。
[0017]进一步的,充氮包装前,脱臭成品油经过交换器冷却至室温之后再进行灌装。
[0018]进一步的,充氮包装时,先将油桶中充入氮气再泵入成品油。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脱臭工序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双温双塔脱臭,严格控制脱臭温度,在传统高温油脂脱臭工艺之前先低温脱除脂肪酸及烃类、醛类等易挥发的物质,脱臭时间短,避免了反酸的形成,在此同时也控制了三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含量;从而极大的缓解了油脂的安全性问题,更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0023](1)碱炼:先将玉米原油加热至40℃再加入浓度为75%的食品级磷酸进行酸处理,加入量为玉米原油的质量的0.1%,酸处理的时间为20min;经过酸处理的混合物进行中和反应,碱液浓度为25
°
B
é
,中和反应时间为15min,中和反应之后进行离心分离;
[0024](2)脱色:离心后的玉米油泵入脱色塔进行脱色,脱色温度为118℃,活性白土的添加量为离心后玉米油重量的2.5%,脱色时间为25min,压力为0.010Mpa,之后将白土过滤,得到脱色油;
[0025](3)管式连续脱蜡:脱色后的油由泵进入第一根结晶管,然后通过溢流作用依次通过余下的十一根结晶管,通过结晶管外包冷凝盘管,将油的温度逐步降低至5℃后,保温4小时进行结晶、养晶,然后将油温升至20℃进行过滤得到脱蜡油;
[0026](4)双温双塔脱臭:脱蜡油泵入大塔进行初次脱臭,大塔温度为220℃,初次脱臭时间为20min,脱除脂肪酸及烃类、醛类等易挥发的物质,经过初次脱臭的玉米油通过自身重力由大塔流入软塔,进行二次脱臭,软塔温度为255℃,二次脱臭的时间为20min,最后得到脱臭成品油;
[0027](5)充氮灌装:将脱臭油经换热器进行冷却至室温之后,进行灌装;灌装之前向油桶中冲入氮气,再向油桶里打入油。
[0028]对成品油进行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反式脂肪酸含量:1.15%;色泽(133.4mm比色...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碱炼:将玉米原油加热至30

50℃,再加入食品级磷酸进行酸处理,酸处理后的混合物与碱液进行中和反应,碱液浓度为25

40
°
B
é
,反应10

15min后进行离心;(2)脱色:离心后的玉米油泵入脱色塔进行脱色,脱色温度为115

120℃,脱色过程中添加活性白土,脱色时间为20

30min,压力为0.010

0.015Mpa,活性白土过滤之后得到脱色油;(3)管式连续脱蜡:脱色油依次通过十二根结晶管进行结晶脱蜡,得到脱蜡油;(4)双温双塔脱臭:脱蜡油泵入大塔进行初次脱臭,大塔温度为200

240℃,初次脱臭时间为20

40min,经过初次脱臭的玉米油通过自身重力由大塔流入软塔,进行二次脱臭,软塔温度为240

260℃,二次脱臭时间为10

20min,得到脱臭成品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油脱臭工段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食品级磷酸的加入量为原油重量的0.05%

0.2%,浓度为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华程芳园李文娟李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