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93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量均衡系统,以解决有的均衡器的排烟效果无法检测的问题。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包括:选择拼接成烟道的烟管数量,根据烟管数量,调整相邻烟管之间的截面积比例;将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安装于烟管,并且,单个排气单元安装于一根烟管;控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检测烟道内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量均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烟道系统包括烟道和至少两个排气单元,每个排气单元用于将用户位于住宅内的油烟排放至烟道内,不同的排气单元安装于烟道的不同高度位置,单个排气单元包括依次油烟机、柔性管和均衡器,油烟机、柔性管、均衡器和烟管依次连通。由于排气单元在不同高度楼层的排烟效果不同(具体的,楼层越高,对应的排气单元的排烟效果越好;楼层越低,对应的排气单元的排烟效果越差),因此,现有排气单元通过均衡器来调节排气单元的排烟效果。
[0003]然而,现有的均衡器的排烟效果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包括:
[0007]选择拼接成烟道的烟管数量,根据烟管数量,调整相邻烟管之间的截面积比例;
[0008]将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安装于烟管,并且,单个排气单元安装于一根烟管;
[0009]控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
[0010]检测烟道内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
[0011]本专利技术的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首先,依据烟管的的数量调整相邻烟管之间的截面积比例、依据烟管的数量调整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接着,检测烟道内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介质流量的差异;最终,以得到不同均衡器的介质(所述介质通常指的是厨房产生的油烟,但是,均衡器也可以使用在住宅的其它场景中,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介质包含除油烟外的其它气体)排放效果。如此设计,预定住宅楼(所述预定住宅楼其楼层数量预先设定)的预定楼层所对应的排气单元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能够一次性全部检测完毕,优选是预定住宅楼的每一层所对应的均衡器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能够一次性全部检测完毕。
[0012]进一步的,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0013]Q
i
=V
i
×
S
i
[0014]其中,Q
i
为第i层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V
i
为第i层烟管内介质的平均流速,S
i
为第i层烟管的截面积。
[0015]本专利技术依据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计算公式得出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
[0016]本专利技术中,为降低随机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各类工况测试应至少开展2次及以上,对于2组检测数据有明显差异的应分析原因并进行补测。根据空气动力学可知,检测启
动时烟道内部介质存在不稳定性,为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一是要选取介质流态稳定时的数据,二是要增加数据采集频率和数量。
[0017]每组检测数据采集时间宜为5~10min,检测数据应在油烟机开机1min后和油烟机关机1min前,这一时间段内所采集的数据作为有效数据,检测结果应采集有效的数据作为有效的检测结果。
[0018]进一步的,所述烟管包括管道本体和调节板,所述管道本体具有排烟通道,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的排烟口,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轴向插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轴向插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后,所述排烟通道被分隔为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排烟口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管道本体宽度方向上的面积为所述烟管的截面积,当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轴向插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时,所述排烟口与所述调节板对应,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烟管截面积尺寸。
[00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调节板与排烟口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实现改变烟管的截面积尺寸。如此设计,通过调节烟管的截面积尺寸,以使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测试的烟道接近实际烟道的真实使用场景。
[0020]进一步的,所述烟管还包括测试环,所述测试环设于所述烟管本体,所述测试环的中心轴与所述烟管本体的中心轴平行,所述测试环上设于至少一个第一测试孔。如此设计,方便测试烟管内的流速。
[0021]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环上设于至少两个第一测试孔,每个第一测试孔连接有三通接头。如此设计,方便测试烟管内的静压。
[0022]进一步的,相邻烟管中位于下方的烟道与相邻烟管中位于上方的烟道之间的截面积比例为M,0.78≤M≤0.95。如此设计,相邻烟管内的截面积比例能够真实的模拟上下楼层的排烟效果。
[0023]进一步的,调节板的厚度≥30mm。
[0024]真实烟道的横截面为矩形,真实烟道内壁的长度通常是500mm,真实烟道内壁的宽度通常是270mm。当0.78≤M≤0.95,并且调节板的厚度≥30mm时,相邻烟管内的调节板的端部在竖直面上至少部分重叠。如此设计,当相邻烟管首尾衔接时,相邻烟管内的调节板可通过其自身厚度完成相互之间的抵接。
[0025]进一步的,拼接成烟道的烟管数量为N,按照《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309的相关规定,
[0026]当N≤6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为100%;
[0027]当6<N≤11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需≥80%;
[0028]当11<N≤18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需≥70%;
[0029]当18<N≤26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需≥60%;
[0030]当N>26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需≥50%。
[0031]进一步的,每个排气单元包括油烟机、排烟管、排气阀、测试管和均衡器,所述均衡器上设有均衡通道,所述均衡器侧部设有与所述均衡通道连通的侧开口,所述均衡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均衡通道连通的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侧开口连通的面积为有效排烟面积,至少两个不同均衡器上的排烟面积尺寸不同,所述油烟机、排烟管、排气阀、测试管、均
衡器和所述烟管依次连通;或,所述油烟机、排烟管、测试管、排气阀、均衡器和所述烟管依次连通。
[0032]在检测烟道内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之前,需要先检测非开机楼层测试管的静压是否为零,以及检测开机楼层测试管内静压是否大于对应烟管内测试环内的静压。如果非开机楼层测试管的静压为零,以及开机楼层测试管内静压大于对应烟管内测试环内的静压,则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的检测结果有效。
[0033]进一步的,当所述油烟机、排烟管、排气阀、测试管、均衡器和所述烟管依次连通时,所述排气阀为电动阀,所述测试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测试孔,所述第二测试孔与所述测试管的测试入口之间的长度尺寸≥5倍所述测试管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二测试孔与所述测试管的测试出口之间的长度尺寸≥2倍所述测试管的宽度尺寸。
[0034]测试环上第一测试孔的位置选择以及测试管上第二测试孔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26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选择拼接成烟道的烟管数量,根据烟管数量,调整相邻烟管之间的截面积比例;步骤二,将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安装于烟管,并且,单个排气单元安装于一根烟管;步骤三,控制预定数量的排气单元上油烟机的开机率;步骤四,检测烟道内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差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
i
=V
i
×
S
i
其中,Q
i
为第i层烟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介质流量,V
i
为第i层烟管内介质的平均流速,S
i
为第i层烟管的截面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包括管道本体和调节板,所述管道本体具有排烟通道,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的排烟口,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轴向插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轴向插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后,所述排烟通道被分隔为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排烟口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管道本体宽度方向上的面积为所述烟管的截面积,当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轴向插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时,所述排烟口与所述调节板对应,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烟管截面积尺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还包括测试环,所述测试环设于所述烟管本体,所述测试环的中心轴与所述烟管本体的中心轴平行,所述测试环上设于至少一个第一测试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上设于至少两个第一测试孔,每个第一测试孔连接有三通接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量均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烟管中位于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定秦彦钢
申请(专利权)人:联知浙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