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89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跨网信息安全交互平台,包括:首先,通过跨网信息安全交互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交互过程,获取待传输数据;然后,根据待传输数据获取传输路径信息,判断传输发出端和接收端位置信号信息;其次,监测系统监测传输路径信息、发出端和接收端获取交互信息状态数据,分析交互信息状态数据获取交互信息系数;最后,根据交互信息系数判断监测系统监测环境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跨网信息安全交互平台减少数据交互过程中因物理隔离导致的数据交互不充分,传输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保证跨网信息数据的安全传输过程,同时提高数据交互传输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网络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按照当前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手段和措施,生产控制和管理信息大区典型跨区应用的系统,如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电力交易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不能进行很好的扩展和任意的数据交互,且为了满足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要求,大量电力应用系统需进行相应的改造,而改造的传统做法是开发点到点式的网关程序。
[0003]随着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电力系统现有数据交换手段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跨区业务的数据交换方式、交换内容、性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内外网信息交互已成为未来电力内外网信息交互的瓶颈,无法适应智能电网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0004]现有的交互方式大多为了满足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需要,通过开发点到点的网关程序,而这种改造一般涉及到相关的业务系统的升级,并且工作量巨大,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并且现有的数据安全传输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物理隔离技术,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有跨网信息交互的安全信息需求,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跨网信息安全交互平台,包括:S1、通过跨网信息安全交互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交互过程,获取待传输数据;S2、根据待传输数据获取传输路径信息,判断传输发出端和接收端位置信号信息;S3、监测系统监测传输路径信息、发出端和接收端获取交互信息状态数据,分析交互信息状态数据获取交互信息系数;S4、根据交互信息系数判断监测系统监测环境的安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信息安全交互平台还通过控制器执行待传输数据传输请求;所述待传输数据还通过秘钥进行数据加密处理,并从发出端传输至接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处理的方式包括:根据待传输数据通讯传输特征分为单包数据和多包数据,并分析:当待传输数据是单包数据时,通过预设会话密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并传递密态信息,接收方可即时解密获取原始信息特征;当待传输数据是多包数据时,依据数据传输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和预设会话密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并传递密态信息,接收方可选择将当前密态信息保存和间接获取当前加密密钥信息进行解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交互信息状态数据包括传输路径信息、发出端和接收端的攻击性数据值Ag
i
、不确定性数据值Ud
i
及非纯净性数据值FP
i
;其中,i={1,2,3},且1为传输路径信息;2为发出端;3为接收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信息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信息系数的获取方式包括:通过公式计算出交互信息系数M
u
;其中,f为预设函数;r1,r2,r3为权重系数,且r1,r2,r2均大于0;Ag0为标准攻击性数据值;Ud0为标准不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