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以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2479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旋转变压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以及装配方法。包括机壳、定子铁芯、电机端盖和旋变定子,机壳为中空环状壳体;定子铁芯是布置于机壳内的柱状结构,定子铁芯与机壳之间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对两者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结构;电机端盖固定在机壳轴向一侧,电机端盖与机壳之间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对两者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旋变定子设置于电机端盖面向定子铁芯一侧,旋变定子与电机端盖之间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对两者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结构。本申请的电机装配完成后定子铁芯和旋变定子能够在周向方向上处于固定的角度位置,后续装配无需调零操作,装配方式简单,装配效率极高。配效率极高。配效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以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旋转变压器装配
,具体地指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以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往低成本方向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结构,减少工序降低装配工艺难度。现有新能源电机在进行矢量控制时需要检测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而旋转变压器作为一种信号反馈器在电机上广泛使用。控制器想要精准的识别到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必须要精确的知道电机零位与旋转变压器的定子零位的差值,而这个差值会被固定到电控的软件程序中,在电机使用过程中,通过获取旋转变压器的定子零位结合上述差值就会推算出电机零位,从而获取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
[0003]电机和旋转变压器的装配通常是人工随机装配,这种装配过程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电机零位和旋转变压器的定子零位之间的差值千差万别,每台电机都不相同。因为,在装配旋转变压器时,需要将旋转变压器的定子零位调整到电控所写入的差值范围内,这就是调零工序。后期如果售后需要维护或更换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为中空环状壳体;定子铁芯(2),所述定子铁芯(2)是布置于机壳(1)内的柱状结构,定子铁芯(2)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将定子铁芯(2)定位于机壳(1)上第一设定位置的第一定位结构;电机端盖(3),所述电机端盖(3)固定在机壳(1)轴向一侧,电机端盖(3)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将电机端盖(3)定位于机壳(1)上第二设定位置的第二定位结构;旋变定子(4),所述旋变定子(4)设置于电机端盖(3)面向定子铁芯(2)一侧,旋变定子(4)与电机端盖(3)之间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将旋变定子(4)定位于电机端盖(3)上第三设定位置的第三定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周向限位结构设置于机壳(1)圆周内侧的第一设定位置,是沿径向凸起或是凹陷的限位结构;第二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周向限位结构设置于定子铁芯(2)圆周外侧,是与第一周向限位结构配合连接的沿径向凹陷或是凸起的限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周向限位槽(5),所述第一周向限位槽(5)设置于机壳(1)圆周内侧端面的第一设定位置;第二周向限位槽(6),所述第二周向限位槽(6)设置于定子铁芯(2)圆周外侧端面;第一定位销(9),所述第一定位销(9)穿设于第一周向限位槽(5)和第二周向限位槽(6)内,用于限制机壳(1)和定子铁芯(2)绕轴线的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一轴向限位槽(7),所述第一轴向限位槽(7)是开设于机壳(1)轴向端部第二设定位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凹槽;第二轴向限位槽(8),所述第二轴向限位槽(8)是开设于电机端盖(3)上沿轴向延伸的凹槽;第二定位销(10);所述第二定位销(10)一端伸入第一轴向限位槽(7)、另一端伸入第二轴向限位槽(8),用于限制机壳(1)和电机端盖(3)绕轴线的转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三周向限位结构设置于电机端盖(3)内圈圆周端面的第三设定位置,是沿径向凸起或是凹陷的限位结构;第四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四周向限位结构设置于旋变定子(4)圆周外侧,是与第三周向限位结构配合连接的沿径向凹陷或是凸起的限位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反复调零的电机与旋转变压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包括,
第三周向限位槽(11),所述第三周向限位槽(11)设置于电机端盖(3)内圈圆周端面的第三设定位置;第四周向限位槽(12),所述第四周向限位槽(12)设置于旋变定子(4)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辉李婷王超朱丽丹
申请(专利权)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