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微生态制剂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78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微生态制剂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植物乳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26632。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适用于猪场废水,能够高效降解猪场废水COD和促进氨氮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与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或戊糖片球菌共同使用,均能保持高COD降解率。当与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和戊糖片球菌共同使用时猪场废水COD降解率能够达到90%以上。用时猪场废水COD降解率能够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微生态制剂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微生态制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0003]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通常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但往往其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均十分高昂,有较高的门槛,因此更适合利润率高,污水产量相对少的行业。而对于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养殖业来说,成本低廉的生物处理法则成为所有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首选。但由于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常规生物法处理工艺直接套用在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的猪粪废水上时,会出现COD降解效率低下、处理工艺启动速率慢、抗冲击能力差等问题。而大量研究表明,有针对性的使用筛选分离出的特异性微生物能够极大的提升生化处理工艺的COD降解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猪粪废水的生化处理效率,降低后续运行成本成为目前领域研究的重点。
[0004]相关现有技术,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114540240A,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微生态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但该菌剂仅包含枯草芽孢杆菌一种,降解COD的效率不高,耐受冲击能力差,难以应对成分复杂的猪粪。另外专利CN114058553A公开了一种降解废水中COD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通过复合微生物产生的协同提高了菌剂去除有机废水COD的效果和抗冲击能力,但其并未针对猪粪废水的特性对菌剂进行特异性优化。因此亟需开发能够高效处理猪场废水的特异性菌株和微生态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HJ1DBZ2,所述植物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32。保藏日期为:2023年2月21日。分类命名: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0006]所述植物乳杆菌的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
[0008]进一步,所述微生态制剂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
×
108~3
×
108cfu/ml。
[0009]进一步,所述微生态制剂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和戊糖片球菌中的两种或以上,且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
[0010]优选地,所述微生态制剂由所述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和戊糖片球菌制成。
[0011]进一步,上述微生态制剂中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0

30)
×
108cfu/ml,短乳杆
菌的活菌数为(10

30)
×
108cfu/ml,链状假丝酵母的活菌数为(10

30)
×
108cfu/ml,河流漫游球菌的活菌数为(5

15)
×
108cfu/ml,戊糖片球菌的活菌数为(1

10)
×
108cfu/ml。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所述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和戊糖片球菌的种子培养液分别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将各发酵液稀释后混合得到混合菌液,将混合菌液离心后获得菌泥,在菌泥中按比例添加蔗糖和甘油后冷冻干燥、粉碎既得。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植物乳杆菌在去除猪场废水COD和/或氨氮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微生态制剂在去除猪场废水COD和/或氨氮中的应用。
[0015]使用时,将上述微生态制剂制备成固体制剂,添加到猪场废水中,所述微生态制剂在猪场废水中添加量为50~200ppm。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筛选,获得一株高效降解猪场废水COD的植物乳杆菌,经过试验,该菌株可使猪场废水中COD降解70%以上,并且具备促进猪场废水中氨氮去除的能力。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乳杆菌可以和其他具备COD降解功能的其他菌株共同使用,经过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菌株与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或戊糖片球菌共同使用,均能保持高COD降解率。当与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和戊糖片球菌共同使用时猪场废水COD降解率能够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除另有规定,使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
[0020]实施例1:菌种富集分离
[0021]目标菌种的富集培养:取北京怀柔区某猪场猪粪、猪粪废水暂存池、两级AO工段污水和沼液还田土壤等环境样品10g分别置于100ml猪粪模拟培养基中,猪粪模拟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酵母粉10g/L、乙酸钠10g/L、柠檬酸钠10g/L、植物油5g/L、甘油5g/L、羧甲基纤维素钠5g/L、氯化铵2g/L、硝酸钠2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亚铁0.1g/L、硫酸镁0.5g/L、氯化钙0.1g/L,pH6.8

7.3。在25℃、200rpm的条件下培养5

6天,然后取10ml培养液接种至新的猪粪模拟培养基中进行传代。连续传代3次后即得到富集培养液。
[0022]目标菌种的分离:将富集培养液梯度稀释,将不同稀释浓度的稀释液涂布在6种不同的平板分离培养基上,涂布均匀后倒置,于25℃条件下培养3

5d,挑取菌落形态相异的单菌落于相同培养基平板上纯化,纯化后的菌体于15%甘油管中保藏置于

80℃。分离培养基包括:
[0023](1)扩增培养基(胰蛋白胨17g/L、大豆木瓜蛋白水解物3g/L、磷酸氢二钾2.5g/L、氯化钠5g/L、葡萄糖2.5g/L、琼脂15g/L、pH7.2);
[0024](2)蛋白质分解培养基(蛋白胨30g/L、酵母粉30g/L、硫酸铵2g/L、硝酸钾2g/L、磷酸氢二钾2g/L、氯化钙0.1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1g/L、琼脂15g/L、pH6.8

7.2);
[0025](3)有机酸分解培养基(乙酸钠30g/L、柠檬酸钠30g/L、硫酸铵4g/L、硝酸钾4g/L、
磷酸氢二钾2g/L、氯化钙0.1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1g/L、琼脂15g/L、pH6.8

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plantarum),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266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的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植物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
×
108~3
×
108cfu/m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或戊糖片球菌中的两种或以上,且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由所述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链状假丝酵母、河流漫游球菌和戊糖片球菌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中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0

30)
×
108cfu/ml,短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陆超徐胜台于学敏宫明高子登梁世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农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