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43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及方法,包括底盘部分,所述底盘部分包括机器人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底盘四周的若干移动轮,所述机器人底盘一侧长边向内凹进构成开口部,用以将所述机器人底盘上端的空间分为三块区域,这三块区域依次设置有底部植筋部分、箍筋绑扎部分以及顶部植筋部分;在所述顶部植筋部分以及底部植筋部分完成纵筋植筋后移动所述机器人底盘将开口部对准纵筋,使得纵筋竖向地被囊括于所述开口部之中,用于使所述箍筋绑扎部分便于进行箍筋绑扎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顶部纵筋预植、底部纵筋预植、纵筋焊接、箍筋取用、固定、扎丝全流程集成化和机械化,大幅节省施工所需人力物力,提高效率及施工质量。工质量。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同时还涉及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而在构造柱建筑施工中主要包括钢筋笼设置、混凝土浇筑两个主要流程,其中现有构造柱墙体钢筋笼施工通常是先在墙面打孔,而后植入纵筋,再进行箍筋固定,整个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机械化程度较低,且因钢筋笼安装需要精确测量定位,人工安装可能导致定位不准进而影响钢筋笼准确度及整体质量,同时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均较为繁琐,需要一定时间完成,大量钢筋笼的安装可能导致施工时间较紧,施工人员难以仔细完成高质量安装,可能会导致进度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可通过顶部植筋部分、底部植筋部分、箍筋绑扎部分相互配合,实现顶部纵筋预植、底部纵筋预植、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部分(1000),所述底盘部分(1000)包括机器人底盘(100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四周的若干移动轮(1002),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一侧长边向内凹进构成开口部,用以将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上端的空间分为三块区域,这三块区域依次设置有底部植筋部分(3000)、箍筋绑扎部分(4000)以及顶部植筋部分(2000);在所述顶部植筋部分(2000)以及底部植筋部分(3000)完成纵筋植筋后移动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将开口部对准纵筋,使得纵筋竖向地被囊括于所述开口部之中,用于使所述箍筋绑扎部分(4000)便于进行箍筋绑扎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植筋部分(2000)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上端一侧的液压升降台(2001),所述液压升降台(2001)顶部设置有升降台顶板(2002),所述升降台顶板(2002)中部设置有短纵筋存储区(2003),所述短纵筋存储区(2003)将升降台顶板(2002)上方区域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个部分上设置有一组植筋加工单元(2100),所述植筋加工单元(2100)包括回型轨道(2101),所述回型轨道(2101)上设置有若干个底部移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底部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回型轨道(2101)上的植筋电动小车(2102a),所述植筋电动小车(2102a)上设置有植筋第一旋转电机(2102b),所述第一旋转电机(2102b)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朝向的植筋电动推杆(2103a),所述植筋电动推杆(2103a)的输出端设置有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每一个所述底部移动机构具有的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上分别设置有不同的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植筋钻孔机构、植筋注胶机构、植筋清理机构、植筋安装机构、植筋焊接机构;所述植筋钻孔机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底部移动机构具有的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输出端的电钻(2104);所述植筋注胶机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底部移动机构具有的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输出端的电动注胶机(2105);所述植筋清理机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底部移动机构具有的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输出端的鼓风机(2106);所述植筋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底部移动机构具有的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输出端的夹爪电动推杆(2107a),所述夹爪电动推杆(2107a)竖向设置,输出端连接有电动夹爪(2107b);所述植筋焊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底部移动机构具有的植筋第二旋转电机(2103b)输出端的焊接电动推杆(2108a),所述电动推杆(2108a)输出端连接有微型焊机(2108b)。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植筋部分(3000)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上端另一侧的双轨道(3001),所述双轨道(3001)上设置有多个电动小车,每一个所述电动小车上均设置有支杆(3002),多个所述支杆(3002)顶部共同设置有一个矩形的电动推杆组安装座(3003),所述电动推杆组安装座(3003)上端设置有两组向下的电动推杆组(3004),每组所述电动推杆组(3004)的输出端贯穿电动推杆组安装座(3003)后均连接有一个植筋加工单元安装座(3005),所述植筋加工单元安装座(3005)底部设置有朝下的植筋加工单元(2100)。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绑扎部分(4000)包括位于开口部附近且作为主体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底盘(1001)上的弧形轨
道(4002),位于所述弧形轨道(4002)外围在机器人底盘(1001)上设置有多个支柱(4003),所述支柱(4003)上端设置有顶板(4004),所述顶板(4004)中部对应位置设置有一个与机器人底盘(1001)相同大小的开口部,所述顶板(4004)底面上设置有与位于下方的机器人底盘(1001)上具有的弧形轨道(4002)相对应的另一条弧形轨道(4002);上下两条所述弧形轨道(4002)上均设置有若干箍筋绑扎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柱墙体钢筋笼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绑扎机构包括在所述弧形轨道(4002)上滑动设置的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滑台安装座(4005),上下两个相对的所述丝杆滑台安装座(4005)之间竖向设置有轨道丝杆滑台(4006),所述轨道丝杆滑台(4006)上设置有丝杆(4007),所述丝杆(4007)上滑动设置有箍筋绑扎单元(4100);所述箍筋绑扎单元(41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杆(4007)上的箍筋绑扎电动推杆安装座(4101),所述箍筋绑扎电动推杆安装座(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王爱勋游明李文祥陆通王明昭徐杨军王波吴克洋曹洋王理刘晨霍伟严宋俊贤高宇臻张安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