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1-氨基环丙烷羧酸出发制备环丙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07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1

氨基环丙烷羧酸出发制备环丙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1

氨基环丙烷羧酸出发制备环丙胺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学


技术介绍

[0002]环丙胺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由Schlatter于1941年在合成环丙烯的过程中首次合成。1986年,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上市后,环丙胺开始扮演重要医药中间体的角色,例如具有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斯帕沙星、巴罗沙星和妥美沙星等,均使用了重要中间体环丙胺。目前环丙胺的合成主要有γ

丁内酯、α

乙酰

γ

丁内酯、环氧丁烯法、1,3

丙二醇法、1


‑3‑
溴丙烷法等,现有国内外多采用γ

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开环、酯化、环合、氨解、Hofmann降解制备环丙胺的工业化路线。该路线虽然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存在以下瓶颈问题:(1)开环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原子经济性差;(2)环合反应副产物多、效率低、能耗高;(3)氨解过程溶剂、催化剂用量大;(4)Holfmann降解反应产生大量含盐废水。综上,开发新型绿色环丙胺制备方法,一直是化学领域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从γ

丁内酯出发制备环丙胺需要经过开环、酯化、环合、氨解、Hofmann降解等多步反应导致的制备技术存在路线长、开环反应原子经济性差、环合副产物多等问题,提供一种从1

氨基环丙烷羧酸出发制备环丙胺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环丙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1

氨基环丙烷羧酸为原料,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催化脱除羧基反应,得到环丙胺;具体的将1

氨基环丙烷羧酸与溶剂混合后,加入催化剂,升温脱除羧基,同步收集环丙胺馏分,经中和后得环丙胺。
[0006]进一步限定,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1

氨基环丙烷羧酸溶解在溶剂A中,加热搅拌,得到1

氨基环丙烷羧酸溶液;
[0008]S2,向1

氨基环丙烷羧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加热反应,溶剂冷凝回流至反应液中,以溶剂B和酸的混合液接受产物得到含有环丙胺的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接收瓶中;
[0009]S3,向含有环丙胺的溶液中加入碱调节pH值,最后蒸馏处理收集环丙胺。
[0010]进一步限定,S2中反应温度为80~160℃,冷凝温度为5~30℃。
[0011]进一步限定,溶剂A为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乙二醇单甲醚、环己醇、二甲亚砜、N

甲基吡咯烷酮、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2]更进一步限定,1

氨基环丙烷羧酸和溶剂A的质量体积比为1g:(3~10)mL。
[0013]进一步限定,S1中加热搅拌温度为20~30℃,转速为50~200rpm。
[0014]进一步限定,催化剂为4

甲基
‑3‑
戊烯
‑2‑
酮、3

甲基
‑2‑
环己烯
‑1‑
酮、环己烯酮、
甲氧基苯乙酮、四氢萘酮、2,3

二甲基
‑5‑
异丙烯基

环己酮

1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5]更进一步限定,1

氨基环丙烷羧酸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0.15)。
[0016]进一步限定,溶剂B为N,N

二甲基甲酰胺、1,4

二氧六环、乙腈、乙醇、乙酸乙酯、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7]更进一步限定,1

氨基环丙烷羧酸和溶剂B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mL。
[0018]进一步限定,S2中酸为甲酸、盐酸、冰乙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9]更进一步限定,1

氨基环丙烷羧酸和酸的质量比为1:(0.5~1.2)。
[0020]进一步限定,S3中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或碳酸钾的溶液,使用碱调节pH至9~10。
[0021]进一步限定,蒸馏处理方式为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收集环丙胺馏分的沸点为49~50℃。
[0022]进一步限定,1

氨基环丙烷羧酸的纯度为95%以上。
[0023]本专利技术以1

氨基环丙烷羧酸为原料,利用其作为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的α

氨基酸结构,在脱除羧基后即可制备环丙胺,且只生成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副产物,具有高的原子经济性和环保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针对1

氨基环丙烷羧酸张力环活性较高,易在传统强酸等环境下脱羧发生开环副反应,且α

C连接的供电子氨基导致脱羧困难的问题,首次利用酮类化合物催化剂,通过结合并转化氨基为拉电子基团,从而提高羧基离去活性,并通过常压蒸馏体系促进环丙胺的生成。整体过程中无需强酸、贵金属或重金属催化剂,也不需要生物酶催化下的昂贵辅因子,建立了廉价催化1

氨基环丙烷羧酸脱羧制备环丙胺的新路线。
[0025](2)针对1

氨基环丙烷羧酸在脱羧过程,环丙基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选择常压蒸馏体系收集反应过程中的低沸点环丙胺,促进了反应正向进行,抑制了脱羧后的环丙基中间体分解问题,首次通过脱羧方法制备得到环丙胺。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环丙胺经PITC衍生化后测定的质谱结果图;
[0027]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环丙胺的气相测定结果;
[0028]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环丙胺的1H NMR测定结果;
[0029]图4为实施例1得到的环丙胺的
13
C NMR测定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

氨基环丙烷羧酸与溶剂混合后,加入催化剂,升温脱除羧基,同步收集环丙胺馏分,经中和后得环丙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将1

氨基环丙烷羧酸溶解在溶剂A中,加热搅拌,得到1

氨基环丙烷羧酸溶液;S2,向1

氨基环丙烷羧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加热反应,溶剂冷凝回流至反应液中,以溶剂B和酸的混合液接受产物得到含有环丙胺的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接收瓶中;S3,向含有环丙胺的溶液中加入碱调节pH值,最后蒸馏处理收集环丙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反应温度为80~160℃,冷凝温度为5~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A为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乙二醇单甲醚、环己醇、二甲亚砜、N

甲基吡咯烷酮、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1

氨基环丙烷羧酸和溶剂A的质量体积比为1g:(3~10)mL。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环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加热搅拌温度为20~30℃,转速为50~200rp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丙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4

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漠徐超姜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