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03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包括50~80%亚克力粉、10~20%的磁性颗粒以及5~30%钢渣颗粒。通过本透光混凝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透光混凝土光纤布置繁琐、分布不均、混凝土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建筑工程不断升级,对混凝土材料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为了既能保证建筑物室内的保温要求,又能透光节能,匈牙利建筑学家Aron Losonczi专利技术了透光混凝土,即将许多光纤植入混凝土,由光纤传导光线,形成透光混凝土。用透光混凝土做成的墙体仿佛像一幅银幕或荧光显示器,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多变的装饰效果,在促进建筑照明节能、建筑装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专利号CN201110021994.1公开了一种应用光纤平行排列法制备水泥基透光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先将水泥砂浆浇入试模中,再将处理过的光纤束分层平铺于试模中新浇注的水泥浆内。该方法较难保证纤维的平整美观,操作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难度较高。专利CN201110022019.2公开了一种应用纺织光纤技术制备透光混凝土方法,该方法先将光纤材料由多轴向经编织机编织成3D和2D织物,加以固定后再浇注新拌水泥浆体内。这种方法虽然工艺方便,但由于缺少可以将编织后光纤固定牢固的模具,浇筑水泥浆体时会对光纤位置产生影响,造成光纤易弯曲、上浮、滑动错位,使得光纤定位较难,无法均匀分布于水泥基体中,影响透光混凝土的透光效果和装饰性。
[0004]从现有的透光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方式可以看出,光纤是必不可少的组成。但现有透光混凝土试块制作大多依靠在试块透光面的模板上钻孔来固定插入光纤,保证透光点位置的规整,并且能按照设计要求定制图案,但其缺点是光纤的布设工作量大,过程繁琐,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造成成本过高而无法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透光混凝土光纤布置繁琐、分布不均、混凝土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0~80%亚克力粉、10~20%的磁性颗粒以及5~30%钢渣颗粒。
[0007]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密度为1.61~3.23g/cm3。
[0008]所述亚克力粉的密度为1.1~1.3 g/cm3,所述磁性颗粒的密度为3.8~7.5 g/cm3,所述钢渣颗粒的密度为3.1~3.6 g/cm3。
[0009]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粒径为1~5mm,透光率>70%,压碎指标≥90%。
[0010]所述亚克力粉为废亚克力制品经破碎后获得。
[0011]所述磁性颗粒为废磁铁经破碎处理和筛分得到。
[0012]所述磁性颗粒的粒径为0.5~2.0mm。
[0013]所述钢渣颗粒为废弃物通过磁选获得。
[0014]所述钢渣颗粒的粒径为0.5~2.0mm。
[0015]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分别制备得到亚克力粉、磁性颗粒以及钢渣颗粒;S2. 将亚克力粉、磁性颗粒以及钢渣颗粒按比例混合,形成骨料混合物;S3. 采用热熔法将骨料混合物熔融成均匀的混合体,形成被亚克力包裹的骨料颗粒。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专利技术中制备得到的透光混凝土骨料,以亚克力作为透光材料,作为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基础组分,为解决透光混凝土骨料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粘结问题,本专利技术将磁性物质包裹在亚克力中,充分利用钢渣颗粒和磁性颗粒中的磁性,能提高透光混凝土骨料的粘结性,抵抗浇筑过程中对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分离作用,进而使透光混凝土骨料能够更多的搭接在一起,成型联通的透光体,最终提高透光效果。同时也能避免砂浆填充在该骨料颗粒之间,避免影响透光效果。
[0017]进一步的,由于钢渣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一直受限于其碱性氧化物量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亚力克将其包裹,使得其氧化物不再影响混凝土性能,便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透光混凝土骨料,不仅能实现良好的透光效果,并且能有效解决现有部分骨料分布不均的问题。特别是与现有透光混凝土中通过布置光纤来实现透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取代光纤作为导光材料,极大的简化施工工艺,降低人工成本,且透光骨料可以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光传导效果更好。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密度,使得其密度与水泥砂浆的密度相匹配,使本透光混凝土骨料能更好的在浆体中均匀分布,避免在成型过程中,因振捣等因素导致该透光混凝土骨料分布不均。
[0020]3、本专利技术中,所有组分都是利用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就能得到,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不仅环保且成本更低。
[0021]4、本专利技术中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效率高,不需要利用额外的工艺设备。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骨料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骨料颗粒磁吸作用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1、亚克力粉,2、磁性颗粒,3、钢渣颗粒,4、骨料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0%亚克力粉1、20%的磁性颗粒2以及30%钢渣颗粒3。所述亚克力粉1的密度为1.1 g/cm3,其中磁性颗粒2的密度为3.8 g/cm3,所述钢渣颗粒3的密度为3.1 g/cm3。
[0024]其中,所述亚克力粉1为从建筑垃圾分离出来的废亚克力制品,经破碎后获得。所述磁性颗粒2为废磁铁经破碎处理和筛分得到,具体可以为从废旧门窗五金、电机中分离出的磁铁,经破碎处理,筛分获得0.5~2.0mm的颗粒。所述钢渣颗粒3为废弃物通过磁选获得,具体可以为钢铁厂炼钢后的废弃物,通过磁选,获得0.5~2.0mm的具备较高磁性的颗粒。最终,使得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粒径为1~5mm。
[0025]上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为:S1. 分别制备得到亚克力粉1、磁性颗粒2以及钢渣颗粒3。
[0026]S2. 将上述亚克力粉1、磁性颗粒2以及钢渣颗粒3混合,形成骨料混合物。
[0027]S3. 采用热熔法将骨料混合物熔融成均匀的混合体,形成以亚克力包裹的骨料颗粒4。
[0028]经观察,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粒径为1~5mm。参照说明书附图1,在制备得到的骨料颗粒4内,磁性颗粒2和钢渣颗粒3分布较均匀,且能够很好的吸附在一起。
[0029]将骨料颗粒4填充至不透光的圆筒中,所述圆筒的直径为100mm,长为200mm。骨料颗粒4间隙采用深色玄武岩粉填充。圆筒一侧密封留有直径为10mm的光源孔,另一侧采用透明玻璃密封。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内,在光源孔放置光源,观察透明玻璃密封端透光效果较好,参照说明书附图2,骨料颗粒4堆积状态下,骨料颗粒4能搭接在一起,形成联通的透光体。
[0030]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70%亚克力粉1、15%的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0~80%亚克力粉(1)、10~20%的磁性颗粒(2)以及5~30%钢渣颗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密度为1.61~3.23g/cm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粉(1)的密度为1.1~1.3 g/cm3,所述磁性颗粒(2)的密度为3.8~7.5 g/cm3,所述钢渣颗粒(3)的密度为3.1~3.6 g/c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混凝土骨料的粒径为1~5mm,透光率>70%,压碎指标≥9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粉(1)为废亚克力制品经破碎后获得。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种娜林燕阳黎夏艳晴杨涛赵继东胡继宗
申请(专利权)人: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