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01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取心井的裂缝信息,找出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步骤2、分析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的岩相地质特征;步骤3、建立各类岩相地质特征的测井解释模型;步骤4、利用测井解释模型对未知井进行层理缝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预测方法,克服了现有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解释裂缝预测技术对层理缝响应不明显的缺陷,提供融合参数地质预测,提高了层理缝预测可信度,对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以及勘探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石油化工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层理缝的预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裂缝是油气勘探地质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根据裂缝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称为构造缝;一类主要受沉积作用控制,称为层理缝。
[0003]前人关于裂缝做了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裂缝尤其是天然形成的构造缝对于产能的贡献较大,因此对构造裂缝的研究既全面又深入,涵盖了特征、成因、预测及对油气成藏聚集的影响作用等各个方面,部分学者通过裂缝角度与产能的关系将倾角大于30
°
的构造缝界定为有效裂缝。然而从取心及成像测井的实际统计分析来看,倾角在30
°
以下的裂缝占比更高,发育范围更广,且以层理缝为主,横向连通性好,可以提高储层的水平渗透率高,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
[0004]从勘探实践来看,层理缝发育的区域勘探效果较之构造缝发育的区域略差,但仍有部分高产井,而且随着工程工艺的进步,在层理缝发育的地区,通过大型的压裂改造技术,人工造就高密度缝网,也能达到增储上产的目的。因此,随着构造缝发育区的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层理缝的研究和预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0005]传统的裂缝预测主要是通过成像和常规测井解释,预测的对象主要为构造裂缝,而层理缝由于角度低,开度小,且部分被充填,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的响应并不明显,预测存在很大难度。
[0006]在此种背景下,亟需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实现对于层理缝发育状况进行科学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裂缝预测技术对于层理缝特有的角度低、开度小且部分被充填使得测井响应不明显,预测难度大,准确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层理缝发育的岩相地质特征,建立相应岩相地质特征的测井预测模型,最终实现层理缝的预测,对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步骤1、获取取心井的裂缝信息,找出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步骤2、分析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的岩相地质特征;步骤3、建立各类岩相地质特征的测井解释模型;步骤4、利用测井解释模型对未知井进行层理缝预测。
[0009]本专利技术利用岩相地质特征进行层理缝预测的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多参数地质预测方法,提高了层理缝预测的可信度。克服了现有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解释裂缝预测技术对层理缝响应不明显的缺陷,对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以及勘探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0010]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是指取心段层理缝密度大于10条/m的井。
[0011]层理缝是沿砂岩纹层面裂开,层理缝典型井的层理缝非常发育,取心段层理缝密度大于10条/m的井,层理缝纹层之间的粘结力变弱,层理缝的孔洞发育优于砂岩纹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微观层理缝是油气在单砂体的运移和分布重要空间。
[0012]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岩相地质特征包括层理缝发育段的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和测井相特征。
[0013]进一步的,岩石学特征通过取心段系统采样镜下观察得到;沉积微特征相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形态得到;测井相特征通过测井曲线形态得到。
[0014]进一步的,岩石学特征取得过程如下:将取心段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其得到碎屑组分、岩石类型、粒度、胶结物含量等特征中的至少一种;然后,将其与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匹配,得到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的岩石学特征。
[0015]优选地,所述岩石学特征包括碎屑组分、岩石类型、粒度、胶结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碎屑组分包括石英、岩屑、长石三种,岩石类型包括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砂岩七种。粒度包括粗粒、中粒、细粒、粉砂、泥岩五种,粗粒粒径1~0.5mm,中粒粒径0.5~0.25mm,细粒粒径0.25~0.1mm,粉砂粒径0.1~0.01mm,泥岩粒径<0.01mm。岩石学特征中胶结物特征是指胶结物含量。
[0016]以上各种岩石学特征的具体数据可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368

2016岩石薄片鉴定》执行。
[0017]根据胶结物含量可以分析岩石发育形成层理缝的可能性,胶结物指在成岩过程中,从粒间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对分离颗粒起焊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松散的碎屑沉积物通过胶结作用变成固结的岩石。
[0018]进一步的,步骤2中,沉积微相特征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形态得到。
[0019]优选地,将沉积微相数据和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匹配,得到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的沉积微相特征。
[0020]优选地,沉积微相类型在有取心的井段可以依据岩心资料、垂向层序、沉积旋回综合确定。缺少取心的井段沉积微相依据研究区建立的测井相模式确定。所述沉积微相特征是层理缝发育段的沉积微相类型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
[0021]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测井相特征,是通过测井曲线和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匹配,得到测井相特征。
[0022]优选地,所述的测井相可依据研究区的测井曲线形态确定,筛选出测井曲线和层理缝发育的对应关系。
[0023]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以通过各类岩相地质特征与不同的测井参数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得,测井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自然伽马、声波、密度、电阻率、中子、自然电位等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融合多种测井参数可以有效的提高测井解释模型的准确性,使得测井解释模型预测层理缝的可靠性,减少误差。
[0024]进一步的,步骤3中,岩相地质特征与测井参数关联性分析的具体过程如下:对任意一种岩相特征,与对应深度点或深度段的不同测井参数建立关系式,逐个分析各个测井
参数对该种岩相特征的关联性分析,并从中选取较强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关系式作为该类岩相的测井预测模型。
[0025]进一步的,步骤3中,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至少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相地质特征建立测井预测模型。
[0026]进一步的,步骤4中,采用测井解释模型对未知井进行岩相地质特征解释;符合层理缝发育的岩相地质特征,则预测为层理缝发育段;否则预测为非层理缝发育段。
[0027]更具体的,采用步骤3得到测井解释模型,对未知井进行测井解释。如果未知井中的某一井段通过测井解释出现了层理缝发育的多个岩相地质特征,则该井段可预测为层理缝发育段,否则则判定为非层理缝发育段。
[0028]特别是对于缺乏取心的未知井进行测井解释,对于具有取心数据的井可以通过取心样本分析其层理缝发育情况。缺乏取芯样本的未知井,通过将测井解释数据和测井解释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快速的完成层理缝发育段的预测,并且通过结合层理缝发育的多个岩相地质特征匹配,提高测井解释模型判断的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取心井的裂缝信息,找出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步骤2、分析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的岩相地质特征;步骤3、建立各类岩相地质特征的测井解释模型;步骤4、利用测井解释模型对未知井进行层理缝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理缝发育的典型井是指取心段层理缝密度大于10条/m的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岩相地质特征包括层理缝发育段的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和测井相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岩石学特征通过取心段系统采样镜下观察得到;沉积微相特征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形态得到;测井相特征通过测井曲线形态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学特征包括碎屑组分、岩石类型、粒度、胶结物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岩相地质特征预测层理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碎屑组分包括石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丽妮朱丽苏燕朱宏权叶素娟钱玉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