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断-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765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
,具体涉及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断层是控制含油气盆地各种地质作用和油气运移、成藏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逐渐向断层复杂化区域深入,构造圈闭、构造岩性圈闭是重要的油气聚集成藏场所。在烃源岩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控圈断层的侧向封闭性是决定油气能否聚集成藏的重要决定因素。
[0003]传统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包括了定性的岩性对置和泥岩涂抹方法,定量的泥岩涂抹势(CSP)、泥岩涂抹因子(SSF)和断层泥比率(SGR)等算法,但上述评价方法均围绕泥质含量这一单一影响因素展开,而且其评价结果与实际钻探结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差异。
[0004]断层侧向封闭性本质上取决于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目前业界存在的基于断层岩排替压力和封闭储层排替压力比较的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沉积物组分对于压实成岩程度的影响。我国近海大部分含油气区砂泥岩地层横向变化速度快,现存方法对于评价断层封闭性的准确性和精确度难以保证。
[0005]因此,急需一种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能够利用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准确定量地对断层封闭性进行分析的评价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获得断层在目标储层段的断距和倾角;
[0010]获得目标储层段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和与目标储层段对接的断层岩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
[0011]获得目标储层段的泥质含量,运用SGR计算方法,获得断层在目标储层段的断距,得到断层岩在不同深度段的实际泥质含量;
[0012]建立并求取压实成岩矫正系数;
[0013]结合压实成岩矫正系数、获得断层在目标储层段的倾角、获得目标储层段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和与目标储层段对接的断层岩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求取断

储岩排替压力;
[0014]当断层岩的排替压力等于储层岩的排替压力时,获得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临界值,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临界值为断层侧向封闭泥质含量阈值;
[0015]将断层岩的实际泥质含量同断层侧向封闭泥质含量阈值作比较,得到断层岩侧是否容易封闭的评价结果。
[0016]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优选地,所述SGR方法具体方法使用公式(1)实现计算:
[0017][0018]其中,
[0019]R
f
为断层岩中泥质体积分数;
[0020]h
i
为被断层错段的第i套岩层厚度;
[0021]V
shi
为第i套岩层中的泥质含量;
[0022]H为断层的垂直断距。
[0023]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优选地,所述建立并求取压实成岩矫正系数的方法具体为:
[0024]根据沉积岩压实成岩深度和沉积物组分对压实成岩程度的影响,建立研究靶区沉积岩压实成岩程度

深度

沉积物组分矫正系列图版;
[0025]通过回归分析,明确拟合公式的变量取值,计算得到该地区不同沉积物组分条件下沉积岩压实成岩矫正系数;
[0026]沉积岩压实成岩校正系数具体通过公式(2)计算:
[0027]C=a*ln(Z)+b
ꢀꢀ
(2)
[0028]C为基于沉积物组分的岩石压实成岩程度校正系数;
[0029]Z为岩石的埋藏深度,m;
[0030]a,b为常规参数,对应于不同的沉积物组分。
[0031]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优选地,所述取断

储岩排替压力具体通过公式(3)、公式(4)及公式(5)计算得到:
[0032][0033][0034]P
d
=a*e
b*Z*R
ꢀꢀꢀꢀ
(5)
[0035]其中,
[0036]N
s
=ρ*Z
s
ꢀꢀꢀꢀ
(6)
[0037]N
f
=ρ*Z
f
*cosθ
ꢀꢀꢀꢀꢀꢀꢀꢀꢀꢀꢀꢀꢀꢀꢀꢀꢀꢀꢀꢀꢀ
(7)
[0038]C=a*ln(Z)+b
ꢀꢀꢀꢀꢀꢀꢀꢀꢀꢀꢀꢀꢀꢀꢀꢀꢀꢀꢀꢀ
(2)
[0039]D
s
=ρ*Z
s
/C
s
ꢀꢀꢀꢀ
(8)
[0040]D
f
=ρ*Z
f
*cosθ/C
f
(9)
[0041]其中,
[0042]N
s
为储层岩的压实成岩压力;
[0043]N
f
为断层岩所受的压实成岩压力;
[0044]θ为断层倾角;
[0045]ρ为区域内上覆地层的平均密度;
[0046]Z
f
为断层岩压实成岩埋藏深度;
[0047]Z
s
为储层岩压实成岩埋藏深度;
[0048]D
s
为储层岩的压实成岩程度;
[0049]D
f
为断层岩的压实成岩程度;
[0050]C
f
为断层岩的压实成岩校正系数;
[0051]C
s
为储层岩的压实成岩校正系数;
[0052]T
f
为断层岩压实作用时间;
[0053]T
s
为储层岩的压实作用时间;
[0054]C为基于沉积物组分的岩石压实成岩程度校正系数;
[0055]P
d
为沉积岩排替压力;
[0056]a,b分别为区域常规参数;
[0057]R为沉积岩泥质含量;
[0058]Z为沉积岩压实成岩深度。
[0059]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优选地,所述获得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临界值具体通过公式(10)和公式(11)计算得到:
[0060]P
f
=P
s
ꢀꢀꢀꢀ
(10)
[006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得断层在目标储层段的断距和倾角;获得目标储层段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和与目标储层段对接的断层岩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获得目标储层段的泥质含量,运用SGR计算方法,获得断层在目标储层段的断距,得到断层岩在不同深度段的实际泥质含量;建立并求取压实成岩矫正系数;结合压实成岩矫正系数、获得断层在目标储层段的倾角、获得目标储层段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和与目标储层段对接的断层岩的压实成岩作用时间,求取断

储岩排替压力;当断层岩的排替压力等于储层岩的排替压力时,获得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临界值,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临界值为断层侧向封闭泥质含量阈值;将断层岩的实际泥质含量同断层侧向封闭泥质含量阈值作比较,得到断层岩侧是否容易封闭的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GR方法具体方法使用公式(1)实现计算:其中,R
f
为断层岩中泥质体积分数;h
i
为被断层错段的第i套岩层厚度;V
shi
为第i套岩层中的泥质含量;H为断层的垂直断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建立并求取压实成岩矫正系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沉积岩压实成岩深度和沉积物组分对压实成岩程度的影响,建立研究靶区沉积岩压实成岩程度

深度

沉积物组分矫正系列图版;通过回归分析,明确拟合公式的变量取值,计算得到该地区不同沉积物组分条件下沉积岩压实成岩矫正系数;沉积岩压实成岩校正系数具体通过公式(2)计算:C=a*ln(Z)+b
ꢀꢀꢀꢀꢀꢀꢀꢀꢀꢀꢀꢀ
(2)C为基于沉积物组分的岩石压实成岩程度校正系数;Z为岩石的埋藏深度,m;a,b为常规参数,对应于不同的沉积物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断

储系统排替压力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

储岩排替压力通过公式(3)、公式(4)及公式(5)计算得到:储岩排替压力通过公式(3)、公式(4)及公式(5)计算得到:P
d
=a*e
b*Z*R
ꢀꢀꢀꢀꢀꢀꢀꢀꢀꢀꢀ
(5)
其中,N
s
=ρ*Z
s
ꢀꢀꢀꢀ
(6)N
f
=ρ*Z
f
*cosθ
ꢀꢀꢀꢀꢀꢀꢀꢀꢀꢀ
(7)C=a*ln(Z)+b
ꢀꢀꢀꢀ
(2)D
s
=ρ*Z
s
/C
s
ꢀꢀꢀꢀ
(8)D
f
=ρ*Z
f
*cosθ/C
f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琛徐建永黄胜兵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