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永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钐钴材料因耐高温、抗辐射、极低温、宽温域稳定性等特点,是航空航天、雷达通讯、轨道交通、飞轮储能等应用领域无可替代的关键功能材料。此外,永磁材料的应用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0003]目前,全世界钐钴磁体的年需求量在3000吨到4000吨,而且逐年增加。随着稀土功能材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的钐钴永磁废料也不断增加。钐钴永磁材料使用了钐、钴、锆等较为稀贵的金属,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0004]但是,传统回收方法均采用湿法冶金的方式,即依次采用盐酸酸浸、草酸沉淀钐、氧化沉淀除铁、草酸沉淀钴,再对草酸钴和草酸钐焙烧氧化得到氧化物,虽然得到的氧化物纯度能达到95%以上,但是综合收率仅有90%,且该回收流程很长,过程消耗的资源较多,得到产物仅为氧化物,从氧化物到单质金属/钐钴磁钢还有较长的工艺流程及资料消耗,造成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熔炼原料进行熔炼处理,得到铸锭;对所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后,得到磁体;按质量百分比,所述熔炼原料包括:钐钴永磁废料A,钐C
×
(1
‑
A),钴(46%~52%)
×
(1
‑
A),铁(15%~18%)
×
(1
‑
A),铜(4%~6%)
×
(1
‑
A),锆(2%~4%)
×
(1
‑
A),额外钐B;其中,A=5%~40%,C=24%~26%,B=C
×
A
×
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熔炼原料置于熔炼炉中,依次经熔炼和精炼保温后浇铸至冷却铜模上,制得厚度为15~25mm的所述铸锭;其中,所述熔炼温度为(1550~1650)℃,熔炼时间为(7~10)min;所述精炼保温的温度为(1450~1650)℃,且精炼保温时间为(1~4)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熔炼原料依次置于熔炼炉中;其中,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顺序为钐钴永磁废料、钴、锆、铁、铜、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匀化处理中,将所述铸锭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立即冷却;所述均匀化处理在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均匀化处理温度为(800~960)℃,保温时间为(5~8)h,环境压力为(60~99)kpa;其中,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钐钴永磁废料短流程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钐钴永磁废料进行碱煮除杂处理;将含有碱煮除杂处理后的钐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泽方,傅忠伟,王国雄,郑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汀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