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88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内部具有滤芯放置腔室的壳体,该壳体的上端或下端开设一插接口用于滤芯穿过,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对应该插接口设置,该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位置处分别开设均连通至所述滤芯放置腔室的上游开口和下游开口,滤芯呈固定态设置于所述滤芯放置腔室,上游开口和滤芯之间形成上游腔室,下游开口和滤芯之间形成下游腔室,还包括高压水进口管线,其末端出口伸入所述滤芯放置腔室且该末端出口处安装一朝向滤芯的喷头,壳体的靠下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该滤芯放置腔室的排出口。可以定期对过滤器的滤芯进行高压水力清洗,附着在过滤器芯内壁上的杂质可以被有效的冲刷进而回收到排出该过滤器罐。冲刷进而回收到排出该过滤器罐。冲刷进而回收到排出该过滤器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顺北油气田在原油处理、污水输送等过程中都会使用到过滤器,主要是为了过滤介质中的杂质,避免损伤泵或者其他设备。在顺北1

1酸油处理站,酸油提升螺杆泵前过滤器需要每天平均清理20次,平均泵每运行10分钟需要清理一次,主要是在单井排酸过程中会返排大量杂质。目前在酸油提升过程中,岗位员工在发现泵入口压力降低,泵震动增大后会紧急停泵,进行过滤器的清理,酸油提升过程被迫中止,过滤器清洗后才能重新提升,一方面,顺北油气田为高含硫化氢井站,每次打开、清洗过滤器都需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增加了员工被硫化氢伤害的风险;另一方面,清洗过滤器后管线内有空气进入,为了确保泵的正常运行需要重新进行管线排气,如果排气不彻底,容易引起泵气蚀及震动,损伤泵运行;再一方面,如果过滤器堵塞停泵不及时很可能发生干磨、烧泵的情况。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上述弊端的过滤器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冲洗的过滤器,可以定期对过滤器的滤芯进行高压水力清洗,附着在过滤器芯内壁上的杂质可以被有效的冲刷进而回收到排出该过滤器罐,保证过滤器的通畅及前后压差合格,保护过滤器后泵等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频繁打开过滤器进行滤芯的清理,避免每次清理过滤器滤芯后需要排气的过程,消除打开过滤器时岗位员工与硫化氢接触可能中毒的风险,提高泵运行时效,保证泵的正常运行,保障现场员工的生命安全。
[0005]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过滤器,包括内部具有滤芯放置腔室的壳体,该壳体的上端或下端开设一连通该滤芯放置腔室的插接口用于滤芯穿过,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对应该插接口设置且可拆卸连接至该壳体用于封闭该插接口,该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位置处分别开设均连通至所述滤芯放置腔室的上游开口和下游开口,所述上游开口用于连通上游管线、下游开口用于连通下游管线,所述滤芯呈固定态设置于所述滤芯放置腔室,所述上游开口和所述滤芯之间形成上游腔室,所述下游开口和所述滤芯之间形成下游腔室,还包括高压水进口管线,其末端出口伸入所述滤芯放置腔室且该末端出口处安装一朝向滤芯的喷头,所述壳体的靠下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该滤芯放置腔室的排出口。
[0007]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一具有上开口的筒体,该上开口形成为所述插接口,所述上游开口和下游开口开设于该筒体临近其上开口的位置处,所述滤芯放置腔室内设置一倾斜环形支撑体,该倾斜环形支撑体的大圆盘的外周缘固定连接至所述筒体的内壁,且其最低
端固定连接至位于所述上游开口下方的筒体的内壁、最高端固定连接至位于所述下游开口上方的筒体的内壁,所述滤芯呈现为马蹄状滤芯,该马蹄状滤芯包括与所述倾斜环形支撑体呈平行设置且其直径相同于倾斜环形支撑体的大圆盘的直径的支架圆盘,该支架圆盘搭接在所述倾斜环形支撑体上,所述马蹄状滤芯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圆盘且位于该支架圆盘下方的圆筒状滤网,所述圆筒状滤网的轴线重合于该筒体的轴线,该圆筒状滤网的下端为开口设置且该圆筒状滤网竖直插接并套设于所述倾斜环形支撑体的内圆内,所述筒体的底内壁上对应所述圆筒状滤网的下端的位置处向上凸伸形成一凸台,所述圆筒状滤网的下端套接于该凸台的外周缘,所述上游开口和所述支架圆盘之间形成所述上游腔室,所述下游开口和所述圆筒状滤网之间形成所述下游腔室,所述高压水进口管线的所述末端位于所述圆筒状滤网内,所述排出口开设于所述筒体的底壁上且贯通所述凸台。
[0008]作为优选,所述喷头设置一连通所述高压水进口管线的水平流道,该水平流道形成在该喷头的竖直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喷头还设置第一倾斜流道,该倾斜流道为45
°
倾斜设置,所述喷头还设置第二倾斜流道,该第二倾斜流道垂直于所述第一倾斜流道,所述水平流道、所述第一倾斜流道和所述第二倾斜流道的中心呈重合设置且于该重合处相互连通,该相互连通的重合处连通至高压水进口管线。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游开口连通第一水平管,该第一水平管远离所述上游开口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法兰,该第一法兰用于连接至所述上游管线的法兰,所述下游开口连通第二水平管,该第二水平管远离所述下游开口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法兰,该第二法兰用于连接至所述下游管线的法兰。
[0010]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上位于其上开口外侧的环形周缘上开设沿其周向呈均匀布置的若干螺纹孔,所述盖体上开设一一对应所述若干螺纹孔的若干穿孔,还包括一一对应所述若干螺纹孔的螺杆,该螺杆穿过所述穿孔并螺纹连接相对应的该螺纹孔。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回流管线,其连通所述排出口。
[0012]所提供的该装置所具有的技术效果:
[0013]可以定期对过滤器滤芯进行高压水力清洗,附着在过滤器芯内壁上的杂质可以被有效的冲刷进而通过排出口排出,保证过滤器的通畅及前后压差合格,保护过滤器后泵等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频繁打开过滤器进行滤芯的清理,避免每次清理过滤器滤芯后需要排气的过程,消除打开过滤器时岗位员工与硫化氢接触可能中毒的风险,提高泵运行时效,保证泵的正常运行,保障现场员工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16]图1

2中附图标记如下:
[0017]1滤芯放置腔室,2筒体,3盖体,4上游开口,5下游开口,6马蹄状滤芯,7高压水进口管线,8喷头,9排出口,10倾斜环形支撑体,11支架圆盘,12圆筒状滤网,13凸台,14水平流道,15第一倾斜流道,16第二倾斜流道,17第一水平管,18第一法兰,19第二水平管,20第二法兰,21螺杆,22回流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对本技术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一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2]结合图1

2所示,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滤芯放置腔室的壳体,该壳体的上端或下端开设一连通该滤芯放置腔室的插接口用于滤芯穿过,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对应该插接口设置且可拆卸连接至该壳体用于封闭该插接口,该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位置处分别开设均连通至所述滤芯放置腔室的上游开口和下游开口,所述上游开口用于连通上游管线、下游开口用于连通下游管线,所述滤芯呈固定态设置于所述滤芯放置腔室,所述上游开口和所述滤芯之间形成上游腔室,所述下游开口和所述滤芯之间形成下游腔室,还包括高压水进口管线,其末端出口伸入所述滤芯放置腔室且该末端出口处安装一朝向滤芯的喷头,所述壳体的靠下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该滤芯放置腔室的排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具有上开口的筒体,该上开口形成为所述插接口,所述上游开口和下游开口开设于该筒体临近其上开口的位置处,所述滤芯放置腔室内设置一倾斜环形支撑体,该倾斜环形支撑体的大圆盘的外周缘固定连接至所述筒体的内壁,且其最低端固定连接至位于所述上游开口下方的筒体的内壁、最高端固定连接至位于所述下游开口上方的筒体的内壁,所述滤芯呈现为马蹄状滤芯,该马蹄状滤芯包括与所述倾斜环形支撑体呈平行设置且其直径相同于倾斜环形支撑体的大圆盘的直径的支架圆盘,该支架圆盘搭接在所述倾斜环形支撑体上,所述马蹄状滤芯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圆盘且位于该支架圆盘下方的圆筒状滤网,所述圆筒状滤网的轴线重合于该筒体的轴线,该圆筒状滤网的下端为开口设置且该圆筒状滤网竖直插接并套设于所述倾斜环形支撑体的内圆内,所述筒体的底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朝罗辉毛谦明刘洪林董双刘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