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87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包括安装主体,所述的安装主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适配有爬格,所述的容纳腔内设置有诱引溶液所述的容纳腔上侧边沿适配有第一密封薄膜用于密封诱引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方便进行携带,设置有诱引通道,在爬槽喷设滞留有诱引剂或诱引颗粒,可使得火红蚁顺诱引通道至爬格,提高诱引效果,在隔板的外围以及底部设置有隔离网,爬格采用与安装主体分离设置,可将爬格拿出,过滤掉诱引溶液,方便取出单独进行收集,便于进行后期的火红蚁的取出计数收集以及研究。收集以及研究。收集以及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群体研究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调查蚂蚁种群通常需要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其采用的方式首先需要寻找蚂蚁出没的地区:例如蚂蚁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可以在寻找蚂蚁时考虑如树下、土地上、灌木丛等这些场所,在蚂蚁活动繁密的地方,可以用巡视或诱捕的方式采集蚂蚁,记录蚂蚁采集点、数量及环境特征,包括气温、湿度等,将采集到的蚂蚁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蚂蚁个体数量、分布范围、占据面积等参数进行分析,过对采集到的蚂蚁样本进行分类鉴定,确定蚂蚁的种类,蚂蚁陷阱是一种常见的野外蚂蚁获取方法,可以在需要控制蚂蚁的地区放置陷阱,利用陷阱中的诱饵吸引蚂蚁进入并无法脱身,从而有效地获取一定的蚂蚁数量。
[0003]目前市场上的蚂蚁诱捕器械多种多样,不过,目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一般在空置容器中放置诱饵进行诱捕收集,不能较好的将蚂蚁诱捕进入容器,采集效果一般,同时也存在不方便进行回收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采用化学方式的诱捕器械一般采用酒精等挥发性液体,由于在野外,液体容易快速蒸发,影响采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进行收集蚂蚁种群的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包括安装主体,所述的安装主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适配有爬格,所述的容纳腔内设置有诱引溶液,所述的容纳腔上侧边沿适配有第一密封薄膜用于密封诱引溶液。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主体的外壁面设置有若干诱引通道,所述的诱引通道纵向排列设置有爬槽,所述的爬槽喷设滞留有诱引剂或诱引颗粒,所述的第一密封薄膜的边沿延伸覆盖至爬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爬格呈若干隔板同心排布设置,在隔板的外围以及底部设置有隔离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主体还设置有补液部,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部以及补液瓶,所述的补液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与容纳腔连通,所述的凹槽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为空心状,顶部为尖头,上侧设置有进液口,下侧设置有出液口,凹槽设置有螺纹口与补液瓶适配,所述的补液瓶的瓶口采用第二密封薄膜密封。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爬格的中部设置有插口,所述的插口适配有插接旗用于标记位置。
[0010]进一步的陷阱式蚂蚁收集器还适配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中部设置有与插口适配的插接柱,所述的密封盖的外沿口与安装主体插接适配。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方便进
行携带,设置有诱引通道,在爬槽喷设滞留有诱引剂或诱引颗粒,可使得火红蚁顺诱引通道至爬格,提高诱引效果,在隔板的外围以及底部设置有隔离网,爬格采用与安装主体分离设置,可将爬格拿出,过滤掉诱引溶液,方便取出单独进行收集,便于进行后期的火红蚁的取出计数收集以及研究,同时本产品将补液瓶取出并安装在螺纹口,并与插接口适配,进液口设置于瓶内腔体上,出液口漏出瓶口,当容纳腔的诱引溶液的液位低于出液口的液位时候,则可进行补液,从而应对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长时间的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陷阱式蚂蚁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陷阱式蚂蚁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陷阱式蚂蚁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诱引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插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密封盖的适配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编号:安装主体101,容纳腔102,爬格103,第一密封薄膜104,诱引通道105,爬槽106,副膜107,隔离网106,凹槽107,插接口108,进液口109,出液口110,第三密封薄膜111,插口112,插接旗113,补液瓶115,密封盖116,插接柱1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参见图1

图5,本实施例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包括安装主体101,所述的安装主体101设置有容纳腔102,所述的容纳腔102适配有爬格103,所述的容纳腔102内设置有诱引溶液所述的容纳腔102上侧边沿适配有第一密封薄膜104用于密封诱引溶液,本实施例结构紧凑,方便进行携带,在火红蚁的种群研究以及收集中,可随时拿出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采集,例如密封诱引溶液可加入含有5%糖的乙醇溶液进行诱补。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主体101的外壁面设置有若干诱引通道105,所述的诱引通道105纵向排列设置有爬槽106,所述的爬槽106喷设滞留有诱引剂或诱引颗粒,所述的第一密封薄膜104的边沿延伸覆盖至爬槽106,利用第一密封薄进行整体封装,方便进行携带的同时,设置有诱引通道105,在爬槽106喷设滞留有诱引剂或诱引颗粒,可使得火红蚁顺诱引通道105至爬格103,提高诱引效果。
[0022]其中,具体的所述的爬格103呈若干隔板同心排布设置,在隔板的外围以及底部设置有隔离网106,爬格103采用与安装主体101分离设置,可将爬格103拿出,过滤掉诱引溶液,方便取出单独进行收集,便于进行后期的火红蚁的取出计数收集以及研究。
[0023]其中所述的爬格103的中部设置有插口112,所述的插口112适配有插接旗113用于标记位置,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的插口贯穿与爬格,使得插接旗与插口适配能够贯穿插口与地面进行插接,使得本产品能够更好的进行固定防止倾倒。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中,由于环境温度不同,例如温度较高,诱引溶液容易较快的挥发,户外
人工补液存在难度,因此本产品在所述的安装主体101还设置有补液部,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部以及补液瓶115,所述的补液部设置有凹槽107,凹槽107适配有第三密封薄膜111,所述的凹槽107与容纳腔102连通,所述的凹槽107设置有插接口108,所述插接口108为空心状,顶部为尖头,上侧设置有进液口109,下侧设置有出液口110,凹槽107设置有螺纹口与补液瓶115适配,所述的补液瓶115的瓶口采用第二密封薄膜密封,在使用的时候,将补液瓶115取出并安装在螺纹口,并与插接口108适配,进液口109设置于瓶内腔体上,出液口110漏出瓶口,当容纳腔102的诱引溶液的液位低于出液口110的液位时候,则可进行补液,从而应对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长时间的收集效果,所述的补液瓶115采用独立包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所述的密封盖106中部设置有与插口适配的插接柱107,所述的密封盖106的外沿口与安装主体101插接适配,在收集完成后,将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体,所述的安装主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适配有爬格,所述的容纳腔内设置有诱引溶液,所述的容纳腔上侧边沿适配有第一密封薄膜用于密封诱引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主体的外壁面设置有若干诱引通道,所述的诱引通道纵向排列设置有爬槽,所述的爬槽喷设滞留有诱引剂或诱引颗粒,所述的第一密封薄膜的边沿延伸覆盖至爬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格呈若干隔板同心排布设置,在隔板的外围以及底部设置有隔离网。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陷阱式蚂蚁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娇李勇成谌爱东陈福寿段晶贾笛迩沈云峰孟继枝关振华张浩张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众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