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52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涉及林业用灭虫技术领域。该林业用灭虫装置,包括箱体和转动机构,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转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板上,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转动杆、连接板、扇叶和刮杆。通过进口处、固定桩、挂钩、活动杆、弹簧和吸铁石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灭虫装置既可以在树上悬挂又可以在地面放置,捕捉范围广,在装置放置在地面时将固定桩插入地面固定,爬虫受诱饵的吸引通过进口处进入箱体内部并将其消灭,放置在树上时,利用挂钩、活动杆、弹簧和吸铁石将装置卡接在树枝上,减少在灭虫的过程中因外力或者风力造成掉落甚至摔坏的情况。坏的情况。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用灭虫
,特别涉及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1510326U的一种林业生态防虫装置,包括底座、诱虫灯和高压电网,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的表面搭接有挂钩。该林业生态防虫装置,通过诱虫灯和高压电网的设置,可以通过诱虫灯诱虫用高压电网对飞虫进行电击灭,害虫落到底部托盘滑入容纳盒内,螺纹连接的容纳盒可以进行定期清理,保持一定的干净度,通过光敏控制器和太阳能板的设置,减少资源浪费,通过渗水孔的设置,避免容纳盒内集存雨水,增加防治装置的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
[0003]但是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灯光对虫类进行诱捕,而灯光在白天的状态下效果并不明显,造成灭虫效果较差,装置受时间范围限制,且因为装置自生悬挂的特性使其只能诱捕飞虫不能对地面的虫类进行处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林业生态防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能够解决装置使用受时间范围限制和无法诱捕地面虫类,捕捉范围单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包括:
[0006]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0007]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板上,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转动杆、连接板和扇叶,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撑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的扇叶。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刮杆,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刮杆,刮杆在连接板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螺纹孔洞,圆形螺纹孔洞的内壁螺纹安装有放置盒。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网和至少有两组的灯管,电网套接固定在灯管的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壁开设有两组的进口处且呈对称式分布,保护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网。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板,挡雨板的前侧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底部滑动连接有抽屉,抽屉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0013]优选的,所述挡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挂钩,挂钩的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活动
杆,挂钩与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挂钩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吸铁石,活动杆的一端与吸铁石相贴合,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为两组的固定桩。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林业用灭虫装置,通过进口处、固定桩、挂钩、活动杆、弹簧和吸铁石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灭虫装置既可以在树上悬挂又可以在地面上放置,捕捉范围广,在装置放置在地面时候将固定桩插入地面以此达到固定效果,爬虫在诱饵的吸引下通过进口处进入箱体内部并将其消灭,在放置在树上时,利用挂钩、活动杆、弹簧和吸铁石将装置卡接在树枝上,减少在灭虫的过程中因外力或者风力造成掉落甚至摔坏的情况。
[0016](2)、该林业用灭虫装置,通过转动机构、放置盒、电网、灯管和进口处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在白天时可利用转动机构的转动散播放置盒上诱饵的气味来吸引虫类进入装置内再利用电网来灭虫,晚上时打开灯管,利用灯管,转动机构和放置盒的配合在诱饵吸引的同时利用虫类趋光的特性吸引并杀死虫类,不受时间范围控制。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1、箱体;2、转动机构;201、电机;202、转动杆;203、连接板;204、扇叶;205、刮杆;3、支撑板;4、放置盒;5、电网;6、灯管;7、进口处;8、保护套;9、散热网;10、抽屉;11、把手;12、挡雨板;13、固定桩;14、挂钩;15、活动杆;16、弹簧;17、吸铁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包括箱体1和转动机构2: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套8,保护套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转动机构2设置于支撑板3上,转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01、转动杆202、连接板203和扇叶204,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1,支撑板3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02,电机201的输出轴与转动杆20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2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的扇叶204。
[0024]转动机构2还包括有刮杆205,转动杆20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刮杆205,刮杆205在连接板203的上方。
[0025]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螺纹孔洞,圆形螺纹孔洞的内壁螺纹安装有放置盒4。
[0026]箱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网5和至少有两组的灯管6,电网5套接固定在灯管6的外部,通过转动机构2、放置盒4、电网5和灯管6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在白天时可利用转动机构2的转动散播放置盒4上诱饵的气味来吸引虫类进入装置内再利用电网5来灭虫,晚
上时打开灯管6,利用灯管6,转动机构2和放置盒4的配合在诱饵吸引的同时利用虫类趋光的特性吸引并杀死虫类,不受时间范围控制。
[0027]所述箱体1的外壁开设有两组的进口处7且呈对称式分布,保护套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网9。
[0028]散热网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板12,挡雨板12的前侧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底部滑动连接有抽屉10,抽屉10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1。
[0029]挡雨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挂钩14,挂钩14的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活动杆15,挂钩14与活动杆15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6,挂钩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吸铁石17,活动杆15的一端与吸铁石17相贴合,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为两组的固定桩13,通过进口处7、固定桩13、挂钩14、活动杆15、弹簧16和吸铁石17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灭虫装置既可以在树上悬挂又可以在地面上放置,捕捉范围广,在装置放置在地面时候将固定桩13插入地面以此达到固定效果,爬虫在诱饵的吸引下通过进口处7进入箱体内部并将其消灭,在放置在树上时,利用挂钩14、活动杆15、弹簧16和吸铁石17将装置卡接在树枝上,减少在灭虫的过程中因外力或者风力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套(8),保护套(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设置于支撑板(3)上,转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01)、转动杆(202)、连接板(203)和扇叶(204),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1),支撑板(3)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02),电机(201)的输出轴与转动杆(20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2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的扇叶(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还包括有刮杆(205),转动杆(20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刮杆(205),刮杆(205)在连接板(20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螺纹孔洞,圆形螺纹孔洞的内壁螺纹安装有放置盒(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章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