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监测电缆,所述电缆中部滑动连接有气腔;所述气腔中部开设有密封连接端;所述密封连接端内部固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端部固接有气压表;此步骤可在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检测时,可通过气压表的警报声来判断电缆的绝缘层处是否出现破损,进而可使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铺设时,减少因电缆出现破损而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出现,同时可在使用电缆时,减少因电缆破损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出现。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出现。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监测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监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是我国各大行业的基础辅助产业,对促进我国的发展以及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缆行业也有着较大的进步;
[0003]在电缆进行生产时,需要将多段铜导线进行绞合在一起,然后将多股导线外侧包裹一层绝缘层,进而在电缆使用过程中,减少外界事物影响电缆使用的情况;
[0004]在使用电缆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检测,若电缆外表破裂后进行使用,会影响电缆的使用效果,严重时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监测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电缆,包括电缆,所述电缆中部滑动连接有气腔;所述气腔中部开设有密封连接端;所述密封连接端内部固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端部固接有气压表。
[0008]优选的,所述气腔侧面设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气腔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板端部固接有刮刀。
[0009]优选的,所述气腔中部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气腔中部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杆端部固接有固位环;所述固位环与电缆滑动连。
[0010]优选的,所述固位环内侧壁开设有弧形口;所述电缆与弧形口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气腔内部固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在气腔内部设有多。<br/>[0012]优选的,所述气腔中部开设有注气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电缆,此步骤可在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检测时,可通过气压表的警报声来判断电缆的绝缘层处是否出现破损,进而可使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铺设时,减少因电缆出现破损而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出现,同时可在使用电缆时,减少因电缆破损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出现。
[0015]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电缆,此步骤可在工作人员对电缆检测前,对电缆表面存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进而在对电缆绝缘层进行清理时,可减少因电缆表面存在灰尘等杂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情况出现,进而可在对电缆铺设后,减少因电缆破损而导致传输数据出错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0]图4是实施例二的接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电缆;11、气腔;12、密封连接端;13、气管;14、气压表;2、倾斜板;21、刮刀;3、连接杆;31、固位环;4、弧形口;5、密封条;6、注气口;7、接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电缆,包括电缆1,所述电缆1中部滑动连接有气腔11;所述气腔11中部开设有密封连接端12;所述密封连接端12内部固接有气管13;所述气管13端部固接有气压表14;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缆1的外表绝缘层进行检测时,可将需要进行检测的电缆1放置在气腔11内部,此时气腔11内部会充斥着气体,若遇到电缆1的外表皮绝缘层破裂时,此时气腔11内部的少部分气体会进入破裂处,进而通过密封连接端12与气腔11进行连接的气压表14会检测到气腔11内部气压变化情况,进而会发出警报声响,此步骤可在工作人员对电缆1进行检测时,可通过气压表14的警报声来判断电缆1的绝缘层处是否出现破损,进而可使工作人员对电缆1进行铺设时,减少因电缆1出现破损而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出现,同时可在使用电缆1时,减少因电缆1破损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出现。
[0025]所述气腔11侧面设有倾斜板2;所述倾斜板2与气腔11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板2端部固接有刮刀21;通过倾斜板2的作用,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缆1表面进行检测时,可在将电缆1通过气腔11之前使用刮刀21对电缆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倾斜板2可将刮刀21刮拭下的灰尘进行分散,此步骤可在工作人员对电缆1检测前,对电缆1表面存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进而在对电缆1绝缘层进行清理时,可减少因电缆1表面存在灰尘等杂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情况出现,进而可在对电缆1铺设后,减少因电缆1破损而导致传输数据出错的情况出现。
[0026]所述气腔11中部固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在气腔11中部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杆3端部固接有固位环31;所述固位环31与电缆1滑动连接;通过连接杆3的作用,当工作人员对电缆1进行检测时,可先将电缆1通过固位环31,然后再将电梯通入气腔11进行检测,此步骤可在对电缆1进行检测时,使电缆1能够较为平直的进入气腔11内部进行检测,进而可在对电缆1进行检测时,减少因电缆1在气腔11端部出现歪斜而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出现,进而可使对电缆1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0027]所述固位环31内侧壁开设有弧形口4;所述电缆1与弧形口4滑动连接;通过弧形口4的作用,当工作人员需要将电缆1穿过固位环31内部时,可通过弧形口4的作用可在工作人员穿行电缆1时较为便捷,此步骤可在工作人员对电缆1检测时,方便工作人员对电缆1进行穿行,进而可减少工作人员检测电缆1时的所用时间,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28]所述气腔11内部固接有密封条5;所述密封条5在气腔11内部设有多组;通过密封
条5的作用,当工作人员使用气腔11对电缆1表面是否破碎进行检测时,可通过密封条5的作用使气腔11与电缆1进行紧密贴合,此步骤可在对电缆1进行检测时,减少因电缆1与气腔11接触处漏气而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出现,进而可使工作人员内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0029]所述气腔11中部开设有注气口6;通过注气口6的作用,当使用气腔11对电缆1进行较长时间的检测后,可通过注气口6向气腔11内部补充气体,此步骤可在较长时间使用气腔11时,通过注气口6向气腔11内部的充气处理,使气腔11能够较长时间的对电缆1进行检测。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4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连接杆3中部固接有接灰板7;所述接灰板7位于电缆1下方;通过接灰板7的作用,当使用刮刀21对电缆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后,可使用接灰板7对清理下的灰尘进行承接,此步骤可在对电缆1表面进行灰尘清理后,减少灰尘随处飘落的电缆1情况出现,进而可在对电缆1进行检测时,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0032]工作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缆1的外表绝缘层进行检测时,可将需要进行检测的电缆1放置在气腔1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测电缆,包括电缆(1),所述电缆(1)中部滑动连接有气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11)中部开设有密封连接端(12);所述密封连接端(12)内部固接有气管(13);所述气管(13)端部固接有气压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11)侧面设有倾斜板(2);所述倾斜板(2)与气腔(11)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板(2)端部固接有刮刀(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11)中部固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耀威,刘坤述,於友鹏,周禄勇,冯浪,王睿,宋卫强,林亦修,徐宏霖,柯应红,赵珊珊,刘禹,王鑫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