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89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内均设有警示机构,每个所述安装块下端面均开均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固定机构,多个所述固定机构共同固定连接有电缆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远程实时对电缆本体上各处固定机构的稳定性进行检测,无需通过人工定时巡检,安全性高,且既能够对电缆本体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还能够第一时间对虫类或者鼠类对电缆本体的破坏进行驱赶,从而保护电缆本体,同时能够实时对电缆本体的外侧防护机构进行实时监测,无需人工进行巡检,且当电缆本体外侧防护机构破损时,能够进行快速定位,针对性强,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当前信息数据传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电缆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主要由多层防护层以及缆芯组成,防护层大多由橡胶材质制成,因此不仅容易发生磨损,在受到压力与撞击时,还容易发生变形折损,使用寿命较短,且现有的直流电缆使用时其防护层还会被虫类以及老鼠撕咬,导致电缆漏电的几率增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电缆长距离传输时,一般由多个固定机构限定,固定机构一般为螺栓与螺母,长时间使用后,螺栓与螺母容易松动,从而脱落,电缆的固定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电缆缓冲性能差,且被老鼠以及虫类撕咬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内均设有警示机构,每个所述安装块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2),每个所述安装块(2)内均设有警示机构,每个所述安装块(2)下端面均开均设有安装槽(3),每个所述安装槽(3)内均设有固定机构,多个所述固定机构共同固定连接有电缆本体(13),所述电缆本体(13)内均匀设有多个缓冲件(1305),每根所述缓冲件(1305)内均开设有多个放置槽(14)、绝缘槽(16),位置对应的所述放置槽(14)与绝缘槽(16)之间水平开设有连通槽(17),每个所述放置槽(14)内均设有弹性气囊(15),每个所述绝缘槽(16)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19),每个所述连通槽(17)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8),每个所述活塞杆(18)对应滑块(19)之间均水平固定连接有连杆(20),每个所述滑块(19)远离对应连杆(20)的一侧与绝缘槽(16)槽壁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21),每个所述滑块(19)与对应绝缘槽(16)内底壁之间均设有检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3)包括多根缆芯(1307),每根所述缆芯(1307)外均固定套设有绝缘层(1308),多个所述绝缘层(1308)外共同固定套设有铠装层(1306),所述铠装层(1306)外侧固定套设有填充层(1304),且多根缓冲件(1305)均固定插设在填充层(1304)内,所述填充层(1304)外侧固定套设有阻水层(1303),所述阻水层(1303)外固定套设有防护层(1302),所述防护层(1302)外侧固定套设有耐磨层(1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电缆本体(13)外固定套设的固定环(9),所述安装槽(3)槽壁与安装块(2)侧壁之间以及固定环(9)上均开设有通孔(10),多个所述通孔(10)内共同插设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上螺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耀威刘坤述许雁飞王睿刘航王鑫龙冯浪於友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