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45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它包括罐体和罐盖,罐体内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在气体分布器上部的罐体内部隔设置有若干层支撑架,每层支撑架上设置有组合框体,组合框体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并用无机聚碳材料制成的吸附体,每层吸附体包括位于罐体中间的腰形吸附体和位于腰形吸附体两侧的扇形吸附体,在罐体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宽度大于腰形吸附体宽度,腰形吸附体宽度大于扇形吸附体宽度,在开口位置的罐体侧面上设置有能使开口封闭和打开的门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吸附剂吸附容量大、不可燃烧、使用寿命长,而且能降低气流动阻力,改善气体分布均匀性,提高气体吸附处理效果,节省工时和材料成本,吸附剂更换方便。更换方便。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特别涉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针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前期处理有很多种,从经济和效果综合来说,其中使用较多的是采用XSJ吸收剂罐,而吸附剂大多采用活性炭吸附剂,其方式是将颗粒或球状的活性炭从罐顶装入在罐体内无序堆放,再将废气由罐底进入自下而上通过活性炭层来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处理后的废气从罐顶排放到下道处理工序。这种采用活性炭处理废气的方式 存在有下述问题:一是虽然初期处理效果较好,但使一段时间后,由于活性炭之间容易结块,吸附活性下降,处理效果降低,需要增加反冲洗,占用工作时间,增加处理工时和村料费用成本;二是活性炭层更换比较麻烦,再是废气通过处理层阻力较大,压降高,罐体负载重,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活性炭废气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仅具有吸附容量大、不可燃烧、使用寿命长的无机纳米聚碳材料作为吸附剂代替活性炭吸附剂,而且能降低流动阻力,压降低,反冲洗次数少,吸附剂更换又方便的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它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顶部设置有排气管,罐体底部设置有排污阀和废气进入管,在排气管与废气进入管之间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罐体内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在气体分布器上部的罐体内部隔设置有若干层支撑架,每层支撑架上设置有组合框体,所述组合框体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吸附体,每层吸附体包括位于罐体中间的腰形吸附体和位于腰形吸附体两侧的扇形吸附体,在最上层和最下层吸附体之间的高度相对的罐体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宽度大于腰形吸附体宽度,腰形吸附体宽度大于扇形吸附体宽度,在开口位置的罐体侧面上设置有能使开口封闭和打开的门体。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技术措施:一是具有吸附容量大、不可燃烧、使用寿命长的无机纳米聚碳材料作为吸附剂体代替活性炭吸附剂;二是将从罐盖装入吸附剂改为从罐体侧面上装入吸附剂;再是改变吸附剂的形成方式,将罐体内堆积的吸附剂分层形成若干层由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并用无机纳米聚碳材料制成的吸附体,而每层吸附体又由一只位于罐体中间的腰形吸附体和与腰形吸附体两侧活动相连的扇形吸附体组合而成。
[0006]本技术要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后具有以下优点:
[0007]1、用无机纳米聚碳材料作为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不可燃烧、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
[0008]2、将散装吸附剂改为分层间隔装填吸附剂,并在吸附层之间形成空腔,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提高气体流动速度和分布均匀性,提高气体吸附能力和处理效果,减少冲洗次数,降低了能耗,节省了工时和材料成本;
[0009]3、将每层吸附体改成为能从罐体侧面上的开口进行装填与从开口取出的腰形吸附体和扇形吸附体,从而使吸附体(剂)更换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的B

B的阶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2的C向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腰形昅附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扇形吸附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图5的D

D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在图中,1、回流管 2、取样口 3、排放管 4、预留口 5、止回阀 6、反冲洗管 7、罐盖 8、组合框体
Ⅰꢀ
9、组合框体
Ⅱꢀ
10、组合框体
Ⅲꢀ
11、门体 12、密封垫 13、罐底 14、排污阀 15、废气进入管 16、手动阀 17、气体分布器 18、支撑环 19、支撑架 20、罐体 21、纵托板 22、扇形吸附体 23、限位槽 24、隔板 25、凸体 26、腰形吸附体 27、中间托板 28、横托板 29、螺母 30、手轮 31、螺杆 32、压板 33、腰形孔 34、框架 35、栅格板 36、支撑杆 37、垫块 38、转轴 39、开口 40、铰板。
实施方式
[0018]在图中,一种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它包括筒形的罐体20、罐盖7和罐底13,罐盖顶部设置有排气管3和反冲洗管6,排气管上设有取样口2、预留口4和止回阀5,罐体底部设置有排污阀14和废气进入管15,在排气管与废气进入管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在回流管和废气进入管上设有手动阀16,所述罐体内下端设置有圆盘形的气体分布器17(外购件),在气体分布器上部的罐体内部隔设置有三层支撑架19,支撑架设置在支撑环18上,支撑环固定在罐体内壁上,在直径和高度均为1.5米和罐体内部从上至下三层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组合框体Ⅰ8、组合框体Ⅱ9和组合框体Ⅲ10,所述组合框体包括框架34和设置在框架内的吸附体,所述吸附体用无机纳米聚碳材料制成的,每层吸附体包括一只位于罐体中间的腰形吸附体26和位于腰形吸附体两侧的扇形吸附体22,腰形吸附体26和扇形吸附体22的宽度比为1∶0.8,每层一只腰形吸附体和两只扇形吸附体组合形成圆形的组合框体,所述吸附体为球体形状、短条形状或蜂窝状,所述支撑架全部用不锈钢制成,支撑架由用横托板28、中间托板27制成的工字形支撑架和用隔板24、纵托板21制成的π字形支撑架组合而成,工字形支撑架和π字形支撑架组合成支撑架,所述隔板上具有限位槽23,腰形吸附体26两边具有凸体25,所述凸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在限位槽内滑动,即腰形吸附体通过其上的凸体与隔板上的限位槽活动配合,能使腰形吸附体固定在呈“工”字形的支撑架上,扇形吸附体活动固定设置在呈“π”字形的支撑架上(最好是通过在隔板上设置直立螺杆,直立螺杆上端设有压杆和蝶形螺母来固定扇形吸附体),在最上层和最下层吸附体之间的高度相对的罐体侧面上设
置有开口39,所述开口宽度略大于腰形吸附体宽度,腰形吸附体宽度大于扇形吸附体宽度,在开口位置的罐体侧面上设置有能使开口封闭和打开的门体11,门体横截面呈与罐体圆弧侧面相配,门体上设有置与开口相对应的密封垫12,门体一侧通过铰板40和转轴38与罐体活动相连,门体另一侧具有压板32,在与压板相对的罐体侧面上固定(焊接)设有垫块37,垫块上固定有螺杆31,压板上设有腰形孔33,螺栓活动穿过腰形孔与手轮30上的螺母29相配,转动手轮可使门体与罐体之间实现密封闭合和旋转打开。打开门体,自下而上在罐体内配装组合框体,具体是先将扇形吸附体通过开口将其设置在π字形支撑架上,再将腰形吸附体穿过开口并限位槽和凸块插入到工字形支撑架上将腰形吸附体固定并与两只扇形吸附体形成第一层(下层)组合框体Ⅲ10,如此进行再形成第二层(中层)组合框体Ⅱ9和第三层(上层)组合框体Ⅰ8。组合框体的高度为罐体内径的八分之一,组合框体间隔距离为1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OCs废气的吸附处理装置,它包括罐体(20)和罐盖(7),所述罐盖顶部设置有排气管(3),罐体底部设置有排污阀(14)和废气进入管(15),在排气管与废气进入管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所述罐体内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17),其特征是:在气体分布器上部的罐体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层支撑架(19),每层支撑架上设置有组合框体,所述组合框体包括框架(34)和设置在框架内的吸附体,每层吸附体包括位于罐体中间的腰形吸附体(26)和位于腰形吸附体两侧的扇形吸附体(22),在最上层和最下层吸附体之间的高度相对的罐体侧面上设置有开口(39),所述开口宽度大于腰形吸附体宽度,腰形吸附体宽度大于扇形吸附体宽度,在开口位置的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锐凯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