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36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电压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该耐压试验台包括用于给试验绝缘子串加压的高压试验线和接地线,所述试验绝缘子串水平放置在顶部固定设置有悬空导电部的绝缘支撑上,所述高压试验线和接地线分别与所述悬空导电部的不同侧相连接,所述绝缘支撑底部还设置有平板小车。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在一个耐压试验的时间单位内,即可完成一串绝缘子的耐压试验,省去了重复拆接线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效率;而且在空气绝缘的基础上增加固体绝缘,也无需抬升试验绝缘子串从水平到垂直方向,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底部设置的平板小车可让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移动便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


[0001]本技术属于高电压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绝缘子是电网中大量使用的绝缘部件,陶瓷绝缘子在各种材质的绝缘子中使用最为广泛,玻璃绝缘子、复合材料绝缘子在国内的使用也逐渐增多,同种材质的绝缘子形状和尺寸也有所不同。绝缘子的生产和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碰撞产生伤痕,这样的绝缘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在雷雨天发生闪络事故;在机械负荷和高电压的长期作用下劣化,甚至出现爆炸,对电网安全和当地经济造成极大损失,是不可小觑的风险。因此,及时检出不良绝缘子,对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降低隐患是至关重要的。
[0003]绝缘子耐压试验是判断绝缘子抗电强度最直接、最有效、最权威的方法。当前绝缘子耐压试验采用的是搭建简易的横担,每片绝缘子都要挂在横担上接线,并且将试验绝缘子串从水平位置抬升至垂直方向进行1min的耐压试验,若无放电等其他异常现象,即为该片绝缘子耐压测试合格;实验结束后,拆除接线,取下试验绝缘子,再进行下一片绝缘子的耐压试验,该过程中耐压测试仅依靠空气绝缘。
[0004]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采用简易横担每一片接一次高压试验线和接地线的绝缘子耐压试验不仅耗时、耗力、低效;抬升试验绝缘子串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磕碰,而且每一片绝缘子的接线是靠裸铜线缠绕,有脱落的风险,可能导致试验失败,安全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能够便捷、安全、高效地进行绝缘子串耐压试验。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该耐压试验台包括用于给试验绝缘子串加压的高压试验线和接地线,所述试验绝缘子串水平放置于绝缘支撑顶部固定设置的悬空导电部上,所述高压试验线和接地线分别与所述悬空导电部的不同侧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包括若干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的顶部呈凹陷状,所述悬空导电部中间悬空地固定在该凹陷处。
[0009]优选的,所述悬空导电部包括悬空软铜带,所述悬空软铜带两端平直,中间呈现比所述绝缘隔板顶部凹陷程度小的下凹状,所述试验绝缘子串的金具部分与所述悬空软铜带贴靠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悬空导电部还包括线鼻子和铜排,所述铜排交叉设置在相邻所述绝缘隔板的不同侧,所述铜排的一端与所述悬空软铜带的一段固定连接,所述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线鼻子固定连接,同一侧的所述线鼻子连接所述高压试验线,另一侧的所述线鼻子连接所述接地线。
[0011]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还包括绝缘框架,绝缘隔板滑动串设于所述绝缘框架上。
[0012]优选的,所述绝缘框架包括平行于地面设置的横向管路和垂直于所述横向管路的纵向管路;所述绝缘隔板通过板面上固定设置的滑动套滑动串设于所述横向管路上。
[0013]优选的,所述绝缘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0014]优选的,所述横向管路与所述纵向管路的上端连接角处设置有接线柱,连接同一侧线鼻子的所述高压试验线或所述接地线被引出至所述接线柱上,同一侧的所述接线柱与外部试验台的接地端或高电压端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向任意方向移动的平板小车。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相较于原来每一片绝缘子需接一次试验线的多次重复试验,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通过将预设试验线接在绝缘支撑上,不用多次拆线和接线,节省了时间,只需直接将试验绝缘子串放在该耐压试验台上,使绝缘子金具部分与悬空导电部相接触,并将预设好的试验线引出到试验仪器上即可开始试验,在一个耐压试验的时间单位内,可完成一串绝缘子的耐压试验,极大地提高了绝缘子串耐压试验的试验效率。
[0018](2)把绝缘子串挂在横担上,每一片绝缘子接一次试验线的试验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仅用空气作为绝缘,无论是对现场设备还是人员而言,安全系数都不高;而使用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进行耐压试验的方法,除空气绝缘外,更有绝缘支撑等部分的固体绝缘材料绝缘,两种不同绝缘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现场的安全系数;而且本技术无需抬升试验绝缘子串从水平到垂直方向进行耐压试验,只用将试验绝缘子串水平放置在本技术上,减少了原来抬升试验绝缘子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磕碰,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
[0019](3)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与绝缘子金具接触的部分是悬空软铜带,靠绝缘子自身的重量压紧,接触完全且牢靠,试验时通流也更加稳定,对比原耐压试验接线是靠裸铜线缠绕绝缘子金具部分,本技术不存在接线脱落的风险。
[0020](4)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通过灵活调节绝缘隔板之间的间距来适应各种尺寸的试验绝缘子串,即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的适用范围广;且底部设置的平板小车可让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移动便捷,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
[0021](5)该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不仅可以进行破坏性的耐压试验,还可以用来进行非破坏性的绝缘子电阻试验,在高压试验领域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绝缘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21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0026]1、试验绝缘子串;
[0027]2、绝缘支撑;21、绝缘隔板;211、悬空导电部;211a、线鼻子;211b、铜排;211c、悬空软铜带;212、滑动套;22、绝缘框架;221、横向管路;222、纵向管路;
[0028]3、接地线;4、高压试验线;5、平板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

3,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30]如图1所示,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由绝缘支撑2、接地线3和高压试验线4、平板小车5四个部分组成。
[0031]如图2所示,绝缘支撑2由绝缘隔板21和绝缘框架22构成,其中绝缘框架22由横向管路221、以及与横向管路221垂直的纵向管路222构成。若干片绝缘隔板21垂直于地面设置,彼此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平行排列,其数量可根据试验绝缘子的片数调整。所有绝缘隔板21均滑动串设于绝缘框架22的横向管路221上,且每根横向管路221均设置于绝缘隔板21不同的拐角处,绝缘框架22的四根纵向管路222分别设置于同侧横向管路221的两端,即同一根纵向管路222的两端固定垂直连接两根不同的横向管路221,上端四个连接角处设置接线柱。绝缘框架22为高绝缘系数的固体绝缘材料制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该耐压试验台包括用于给试验绝缘子串(1)加压的高压试验线(4)和接地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绝缘子串(1)水平放置于绝缘支撑(2)顶部固定设置的悬空导电部(211)上,所述高压试验线(4)和接地线(3)分别与所述悬空导电部(211)的不同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2)包括若干绝缘隔板(21),所述绝缘隔板(21)的顶部呈凹陷状,所述悬空导电部(211)中间悬空地固定在该凹陷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导电部(211)包括悬空软铜带(211c),所述悬空软铜带(211c)两端平直,中间呈现比所述绝缘隔板(21)顶部凹陷程度小的下凹状,所述试验绝缘子串(1)的金具部分与所述悬空软铜带(211c)贴靠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导电部(211)还包括线鼻子(211a)和铜排(211b),所述铜排(211b)交叉设置在相邻所述绝缘隔板(21)的不同侧,所述铜排(211b)的一端与所述悬空软铜带(211c)的一段固定连接,所述铜排(211b)的另一端与所述线鼻子(211a)固定连接,同一侧的所述线鼻子(211a)连接所述高压试验线(4),另一侧的所述线鼻子(211a)连接所述接地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龙孟进任少飞李杰史经威卢少鹏王和功王开库沈从树孟文志吴莉潘俊锐宫民昊黄吕轩姚海洲乔涛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顺安电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