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27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包括上衣穿戴机构和控制机构,上衣穿戴机构与控制机构连通;上衣穿戴机构包括背衣片,背衣片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胸衣片,背衣片、胸衣片底端共同可拆卸连接有腹衣片,腹衣片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压力部,背衣片、胸衣片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压力部,第一压力部与第二压力部均与控制机构连通;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壳体,控制壳体内部设置有气源部、操作控制部、呼吸部,气源部与第一压力部、第二压力部连通,第一压力部、第二压力部、气源部、呼吸部与操作控制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居家群体正确的学习腹式呼吸,方便临床的呼吸检测评估及规范临床呼吸训练的操作手段。操作手段。操作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训练有优化氧气运输过程,改善运动表现等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的运用,呼吸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腹式呼吸通过增加膈肌的运动,在促进肺叶扩张、减少呼吸做功提高通气效率、增加运动耐力、促进核心、增加平衡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适用患者广泛、临床应用多、效果好。
[0003]目前临床上的操作方法:1、治疗师将自己的手或患者自己的手置于患者上腹部检测患者吸气时是否伴有上腹部的抬起或下胸廓的扩张判定患者是否完成腹式呼吸,否则通过本体感觉和触压觉的刺激来引导患者建立腹式呼吸,缺点是凭借治疗师的手感来判断过于依赖治疗师的主观,缺乏简单直观且准确的依据,且居家群体无法自主判断和训练。2、使用膈肌超声观察膈肌的活动度判断腹式呼吸是否有效,缺点是膈肌超声的操作复杂,专业性要求高、准确性存在争议,居家群体无法使用、临床应用不方便。
[0004]除此某些特殊患者还需要做胸廓扩张、检测呼吸模式等,目前没有相关仪器,都依赖人工操作、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穿戴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上衣穿戴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连通;所述上衣穿戴机构包括背衣片(1),所述背衣片(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胸衣片(2),所述背衣片(1)、胸衣片(2)底端共同可拆卸连接有腹衣片(3),所述腹衣片(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压力部,所述背衣片(1)、胸衣片(2)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压力部,所述第一压力部与所述第二压力部均与所述控制机构连通;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壳体(6),所述控制壳体(6)内部设置有气源部、操作控制部、呼吸部,所述气源部与所述第一压力部、第二压力部连通,所述第一压力部、第二压力部、气源部、呼吸部与所述操作控制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部包括空压机(14),所述空压机(14)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6)内部,所述空压机(14)出口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7)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7)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气体分流部,所述气体分流部连通有若干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与所述第一压力部、第二压力部连通,所述空压机(14)、气体分流部与所述操作控制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流部包括分流块(8),所述分流块(8)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道(16),所述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第一通道(16)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6)另一端连通有第二通道(17)中部,所述第二通道(17)远离所述第一通道(16)的一侧连通有若干第三通道(18),所述第三通道(18)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18)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控单向阀(19),所述第一电控单向阀(19)与所述操作控制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部包括第三连接管(10),所述第三连接管(10)一端穿过所述控制壳体(6)侧壁并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0)中部,所述进气管(20)位于所述控制壳体(6)内部,所述进气管(20)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阀(21),所述进气管(20)内部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控单向阀(22),所述第二电控单向阀(21)、第三电控单向阀(22)与所述操作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10)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面罩(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检测及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部包括若干第二气囊(25),若干所述第二气囊(25)阵列设置,若干所述第二气囊(2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腹衣片(3)靠近人体腹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囊(25)内部开设有气腔(35),所述气腔(35)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连通,所述气腔(35)远离所述腹衣片(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6)、振动器(3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若楠潘芳姚卓娅郭琼许光旭杨娟杨云方颖媛孙婉婷鲁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