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22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包括单一培养机构,由上透明盖和下培养皿座组成,上透明盖的盖口位置与下培养皿座的顶部通过边缘螺纹紧密连接,其中下培养皿座的表面设有受精培养基,受精培养基的表面一侧设有受精结合区,其中该受精结合区的边缘位置分设有受精培养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上透明盖、下培养皿座作为初期的培养,由下培养皿座的分类放置,受精结合区、受精培养基、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和囊胚期培养皿可以有效地达成了受精结合区、受精培养皿、卵裂期胚胎培养皿的初期卵与精子之间的快速培植,解决胚胎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环境、营养物质需求不一的问题。一的问题。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


[0001]本技术属于培养皿
,具体是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

技术介绍

[0002]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361012.8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培养皿及培养皿组件,涉及医疗器械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培养皿及培养皿组件,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培养皿本体包括底面和下环形壁面,下环形壁面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培养皿盖包括顶面和上环形壁面,上环形壁面的内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培养皿盖的顶面设有透气区,透气区固定有透气网或透气膜,培养皿本体与盖通过螺纹密封昆虫逃逸大幅减少。培养皿本体底面设有至少三条支腿,培养皿盖的顶面上设有供支腿插入的凹槽,凹槽与支腿的数量相等,支腿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凹槽与支腿相配,防止叠加时上层培养皿滑落,且叠加后相互间有间隙能透气。堆叠培养皿大幅增加了昆虫与植物互作的独立空间数。
[0004]目前人类辅助生殖领域,主力培养液都是非一步式培养液。即拆蛋观察完受精以后,需要从受精培养皿把胚胎挪入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培养至第三天的时候再把胚胎从卵裂期培养皿转移至囊胚培养皿继续培养。常规的换液.挪胚方法是:给每个患者提前配好一个同样规格的囊胚培养皿,并于37℃,5%

6%CO2含量的胚胎培养箱中平衡好,贴好相应患者夫妻双方姓名标签或用刻笔/MARKER笔写上患者夫妻姓名,双人核对后进行挪胚。这里可能会出现以下人为失误:写错患者夫妻双方姓名,盖错皿盖,把卵裂期胚胎培养皿盖与囊胚培养皿盖弄反,从而错误引导后续的移植﹑冷冻﹑继续培养等工作,换错患者的培养皿,弄混患者胚胎(某些生殖中心是提前在囊胚培养皿上写好夫妻姓名或贴好姓名标签,然后把对应的卵裂期胚胎挪到囊胚期胚胎培养皿)等,任何错误都会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0005]技术培养皿则可以防止以上人为失误,在同一卵裂期培养皿内进行胚胎挪移,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采用的上透明盖、下培养皿座作为初期的培养,由下培养皿座的分类放置,受精结合区、受精培养基、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和囊胚期培养皿可以有效地达成了受精结合区、受精培养皿、卵裂期胚胎培养皿的初期卵与精子之间的快速培植。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包括单一培养机构,由上透明盖和下培养皿座组成;
[0010]上透明盖的盖口位置与下培养皿座的顶部通过边缘螺纹紧密连接;
[0011]其中下培养皿座的表面设有受精培养基;
[0012]所述受精培养基的表面一侧设有受精结合区,其中该受精结合区的边缘位置分设有受精培养皿。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基于受精培养皿的底部两边侧还分别设有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和囊胚期培养皿,所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和囊胚期培养皿间距空隙的位置还设有受精卵漂洗区。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受精培养皿、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和囊胚期培养皿的底部还粘贴有吸附磁铁,所述吸附磁铁的底部与受精培养基外壳底部磁性吸附。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其中位于受精培养基的外侧还包括与单一培养机构适配的内置培养机构。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置培养机构还包括与受精培养基尺寸大小一致的柱状皿、内置在柱状皿中部的内置皿以及用于适配安装内置皿的一体化凹槽。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柱状皿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的一体化凹槽,所述一体化凹槽的槽位边缘设有橡胶套,基于橡胶套的套接内侧夹紧设有内置皿。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置皿皿口边沿与一体化凹槽呈悬空状态,一体化凹槽的槽位底部边缘通过卡扣与橡胶套紧固连接。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其距离橡胶套的底部还连接有一皿盖,所述皿盖的弧形边缘铰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扣接端贯穿一体化凹槽并与内置皿密封设置。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柱状皿的底部边缘通过连接扣与内置皿紧固设置。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技术:采用的上透明盖、下培养皿座作为初期的培养,由下培养皿座的分类放置,受精结合区、受精培养基、卵裂期胚胎培养皿和囊胚期培养皿可以有效地达成了受精结合区、受精培养皿、卵裂期胚胎培养皿的初期卵与精子之间的快速培植,因为胚胎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环境、营养物质需求不一样的,所以实际操作中不能一次配液,提前配好的培养滴两三天后再用,它的成分、渗透压、PH值等都会变化,采用的工序操作更加的便利具体;
[0024]本技术:采用的柱状皿、内置皿和一体化培养皿在完成初次操作后,可以将已经完成前置操作的受精结构用带内置培养皿24的培养皿配好液平衡好,然后取出内置培养皿扣到卵裂期培养皿卡槽里再进行挪胚,提高了内置皿的贴合实现配套安装的效率解决了胚胎的挪移的便捷程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培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内置培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卡扣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体化凹槽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培养机构;11、上透明盖;12、下培养皿座;13、受精培养基;14、受精结合区;15、受精培养皿;16、卵裂期胚胎培养皿;17、囊胚期培养皿;18、受精卵漂洗区;2、内置培养机构;21、柱状皿;22、内置皿;23、一体化凹槽;24、橡胶套;25、皿盖;26、卡扣;2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包括单一培养机构1,由上透明盖11和下培养皿座12组成;
[0033]上透明盖11的盖口位置与下培养皿座12的顶部通过边缘螺纹紧密连接;
[0034]其中下培养皿座12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包括单一培养机构(1),由上透明盖(11)和下培养皿座(12)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透明盖(11)的盖口位置与下培养皿座(12)的顶部通过边缘螺纹紧密连接;其中下培养皿座(12)的表面设有受精培养基(13);所述受精培养基(13)的表面一侧设有受精结合区(14),其中该受精结合区(14)的边缘位置分设有受精培养皿(15);基于受精培养皿(15)的底部两边侧还分别设有卵裂期胚胎培养皿(16)和囊胚期培养皿(17),所卵裂期胚胎培养皿(16)和囊胚期培养皿(17)间距空隙的位置还设有受精卵漂洗区(18);所述受精培养皿(15)、卵裂期胚胎培养皿(16)和囊胚期培养皿(17)的底部还粘贴有吸附磁铁,所述吸附磁铁的底部与受精培养基(13)外壳底部磁性吸附;其中位于受精培养基(13)的外侧还包括与单一培养机构(1)适配的内置培养机构(2);所述内置培养机构(2)还包括与受精培养基(13)尺寸大小一致的柱状皿(21)、内置在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季琳刘刚牛向丽莫毅王超劳艳萍莫丽芬杨金月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