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00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涉及生物反应技术领域,细胞培养袋的外袋包覆于内袋的外部,内袋与外袋之间设有气体保护层,排气管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内袋的上部,细胞培养袋的上方设有进液口,并与内袋中的引流管相连通,培养液通过进液口进入内袋中,进液口中的旋塞对进液口封堵设置,密封盖螺旋连接于进液口的顶端,出液管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内袋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细胞培养袋的进液口设计成广口型,可直接将培养液倒入培养袋内,无需使用注射器针筒进行加液、补液,在多次补液过程中,旋拧旋塞,通过不同的通道进行补液,可有效地降低污染风险,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反应
,特别涉及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泛指所有体外培养,其含义是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置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体内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成长,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在生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一般会将细胞液装进培养袋中,使得细胞液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孵育培养,实现细胞的生存、生长。
[0003]细胞培养袋是细胞培养工艺中的必要实验器耗材,在使用细胞培养袋培养细胞时,需要在培养袋管口安装注射器针筒,用于添加培养液,此方法需要数次更换针筒,耗费更多的物料,增大了细胞培养的生产成本,同时,增加操作步骤与难度,使污染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涉及生物反应
,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包括:内袋、外袋、气体保护层、排气管、进液口、出液管、引流管和密封盖。
[0006]细胞培养袋的外袋包覆于内袋的外部,内袋与外袋之间设有气体保护层,排气管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内袋的上部,当细胞培养袋内的气体过多,产生的压力过大时,可通过排气管释放部分气体,对培养袋内进行泄压。细胞培养袋的上方设有进液口,并与内袋中的引流管相连通,培养液通过进液口进入内袋中,进液口中的旋塞对进液口封堵设置,密封盖螺旋连接于进液口的顶端,当需要添加培养液时,拧开密封盖,并旋转旋塞,将培养液倒入内袋中,出液管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内袋的下部。
[0007]进一步,外袋的外侧设有充气阀,在使用培养袋时,可打开充气阀,空气进入气体保护层间,当培养袋收到外界撞击时,对内袋起到保护缓冲作用。
[0008]进一步,置于空气一端的排气管管头处设有管帽。
[0009]进一步,进液口还包括:旋塞外管套和转盘,旋塞螺旋连接于旋塞外管套的内部,其一端安装有转盘,旋塞外管套的上方贯穿开设有主通道,主通道的下端与引流管相连通,沿着旋塞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当需要注入培养液时,可通过转盘转动旋塞,使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与主通道相连通,注入完毕后,继续旋转旋塞,关闭进液口,防止细菌的进入。
[0010]进一步,转盘上刻有主通道分别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相连通时,所对应的刻度标识,通过刻度盘,可有效地控制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与主通道的连通。
[0011]在使用细胞培养袋培养细胞前,首先打开充气阀,在压差的作用下,外部空气进入气体保护层中,使空气充满气体保护层内,打开密封盖,并旋拧旋塞,使第一通道与主通道
相连通,注入完成后,继续旋转旋塞,关闭进液口,当后续需要补充培养液时,继续旋拧旋塞,依次使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与主通道相连通,完成培养液的补充,通过更换旋塞内部的通道,可有效降低污染风险。
[0012]当培育完成后,打开出液管,将培育完成的细胞液排出培养袋外,并集中收集。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细胞培养袋的进液口设计成广口型,可直接将培养液倒入培养袋内,无需使用注射器针筒进行加液、补液,在多次补液过程中,旋拧旋塞,通过不同的通道进行补液,可有效地降低污染风险,操作简单,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置于地坑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进液口在开启状态下的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进液口在关闭状态下的剖面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内袋,2、外袋,3、气体保护层,4、排气管,5、进液口,6、出液管,7、引流管,8、密封盖,
[0019]21、充气阀,
[0020]41、管帽,
[0021]51、旋塞外管套,52、旋塞,53、转盘,
[0022]511、主通道,
[0023]521、第一通道,522、第二通道,523、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6]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7]实施例:结合图1

3,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包括:内袋1、外袋2、气体保护层3、排气管4、进液口5、出液管6、引流管7和密封盖8。
[0028]细胞培养袋的外袋2包覆于内袋1的外部,内袋1与外袋2之间设有气体保护层3,排气管4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内袋1的上部,当细胞培养袋内的气体过多,产生的压力过大时,可通过排气管4释放部分气体,对培养袋内进行泄压。细胞培养袋的上方设有进液口5,并与内袋1中的引流管7相连通,培养液通过进液口5进入内袋1中,进液口5中的旋塞52对进液口5封堵设置,密封盖8螺旋连接于进液口5的顶端,当需要添加培养液时,拧开密封盖8,
并旋转旋塞52,将培养液倒入内袋1中,出液管6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内袋1的下部。
[0029]进一步,外袋2的外侧设有充气阀21,在使用培养袋时,可打开充气阀21,空气进入气体保护层3间,当培养袋收到外界撞击时,对内袋1起到保护缓冲作用。
[0030]进一步,置于空气一端的排气管4管头处设有管帽41。
[0031]进一步,进液口5还包括:旋塞外管套51和转盘53,旋塞52螺旋连接于旋塞外管套51的内部,其一端安装有转盘53,旋塞外管套51的上方贯穿开设有主通道511,主通道511的下端与引流管7相连通,沿着旋塞52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开设有第一通道521、第二通道522和第三通道523,当需要注入培养液时,可通过转盘53转动旋塞52,使第一通道521、第二通道522和第三通道523分别与主通道511相连通,注入完毕后,继续旋转旋塞52,关闭进液口5,防止细菌的进入。
[0032]进一步,转盘53上刻有主通道511分别与第一通道521、第二通道522和第三通道523相连通时,所对应的刻度标识,通过刻度盘,可有效地控制第一通道521、第二通道522和第三通道523与主通道511的连通。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细胞培养袋内注入培养液时,打开充气阀21,空气进入气体保护层3间,空气充满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袋(1)、外袋(2)、气体保护层(3)、排气管(4)、进液口(5)、出液管(6)、引流管(7)和密封盖(8);细胞培养袋的所述外袋(2)包覆于所述内袋(1)的外部,所述内袋(1)与所述外袋(2)之间设有所述气体保护层(3),所述排气管(4)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所述内袋(1)的上部,细胞培养袋的上方设有所述进液口(5),并与所述内袋(1)中的所述引流管(7)相连通,所述进液口(5)中的旋塞(52)对所述进液口(5)封堵设置,所述密封盖(8)螺旋连接于所述进液口(5)的顶端,所述出液管(6)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于所述内袋(1)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口的细胞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2)的外侧设有充气阀(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静李超博张艳婷曹玉福任少达董惠钧冀芦沙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