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09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在驾驶室下面的底板架下方装有拾秧器,拾秧器架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上,在拾秧器对应的机架的底板架左侧上方固定装有除杂吹风机,在拾秧器架的一端头上装有上夹秧链轮和下夹秧链轮,在柱塞上方设柱阀,柱阀外围设有柱阀弹簧,在柱阀上径向设有柱阀油路孔,柱阀油路孔连通液压泵油路接口和吊杆控制器油路接口,接果盒由链盒液压马达驱动的链盒驱动齿轮传动,传动链轮二装在传动带轴外侧的固定架上轴承座中,在机架的左侧底板架上方设花生荚果储藏斗,在花生荚果储藏斗上方设荚果清选筛。结构紧凑、体积小、作业方便灵活,工作效率高。对花生的荚果破损率低,茎叶损失少。茎叶损失少。茎叶损失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

技术介绍

[0002]花生地膜栽培产量高,品质好。但是花生收获后花生秧上挂有残膜,影响做饲料。花生秸秆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饲料原料。如果因挂有残膜不能做饲料,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且大部分摘果机械需要把整株收集一起,采用人工喂入方式填入到摘果机内,通过搅打风吹分离荚果和茎叶,但效果较差,一是花生荚果破损率高,二是茎叶损失严重,如果是地膜覆盖栽培花生,残膜大部分去除不掉,茎叶也不能做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荚果破损率
[0004]低、茎叶损失少、能去除残膜的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包括机架、驾驶室、驱动轮、转向轮、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三角带、轴承架、链条液压马达、摘果器液压马达、链盒液压马达、输果传送带液压马达、残膜传送带液压马达、吹风机液压马达、杂物分离器液压马达、拾秧监察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式花生除膜摘果机,包括机架(1)、驾驶室(3)、驱动轮(7)、转向轮(8)、发动机(2)、变速箱(4)、离合器(5)、传动三角带(6)、轴承架(9

6)、链条液压马达(24)、摘果器液压马达(25)、链盒液压马达(26)、输果传送带液压马达(28)、残膜传送带液压马达(29)、吹风机液压马达(30)、杂物分离器液压马达(31)、拾秧监察摄像头(39)、倒车摄像头(40)、前进摄像头(41)、视频显示器(42),其特征在于,在驾驶室(3)下面的底板架(1

2)下方装有拾秧器(9),拾秧器架(9

1)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1)上,在拾秧器(9)对应的机架(1)的底板架(1

2)左侧上方固定装有除杂吹风机(16),在拾秧器架(9

1)的一端头上装有上夹秧链轮(9

10)和下夹秧链轮(9

11),在拾秧器架(9

1)的中部外侧设有摘果器(10),在摘果器(10)上设有导向板(9

5),摘果器(10)由摘果器液压马达(25)驱动,在拾秧器架(9

1)前端上下方向装有液压吊杆(23),在机架(1)的中间框架的右侧上框用两平行的支架(1

1)装有输果传送带(13)和输果传送带(13)外围的链盒罩(12),在链盒罩(12)内设由轴承一(11

2)之间固定轴(11

3)穿装连接的接果盒(11

1),接果盒(11

1)由链盒液压马达(26)驱动的链盒驱动齿轮(27)传动,输果传送带(13)的一端置于链盒罩(12)内的接果盒(11

1)下方,输果传送带(13)装在两个传送带轴(13

1)外围,传送带轴(13

1)用输果传送带液压马达(28)驱动,在输果传送带(13)终端的两侧装有剥离叉轴承座(14

1),在两端的剥离叉轴承座(14

1)的轴承中装地膜剥离叉(14),在机架(1)上框下方、地膜剥离叉(14)下面装有地膜剥离梳(15),在地膜剥离叉(14)下方固定残膜传送带(18),在残膜传送带(18)的下方设有除杂吹风机(16)和杂物分离器(21),在分离器外壳(21

1)内中心装分离筛轴(21

3),在分离筛轴(21

3)上装多个分离筛(21

2),分离筛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新蔡立夫张宇史普想孙继军孙泓希韩宁王一波王洪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