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451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涉及水资源循环技术领域,包括过滤机构,其包括过滤箱体,过滤箱体顶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组件,过滤箱体内腔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活性炭板,过滤箱体顶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过滤箱体内腔的搅动组件,过滤箱体的底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垫板,过滤箱体底壁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第一排放管;静置机构,其包括静置箱体,静置箱体固定在垫板的底壁上。本申请向过滤箱体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污水,先行过滤大体积的垃圾,通过活性炭板过滤使得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打开第一排放管上的控制阀,使得污水可以经第一排放管排出并进入到静置箱体的内腔中进行自然静置,在静置的同时可以使得随时补充污水。补充污水。补充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资源循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可以分为淡水和海水等资源,地球上的海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淡水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十分重要,公告号为CN218058672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为沉淀仓和蓄水仓,沉淀仓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连通有沉淀装置,沉淀装置与蓄水仓相连通。
[0003]上述技术专利文件解决了现有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不能过滤较大杂质的问题,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污水加入絮凝剂后需要自然静置,但是在静置的过程中再次加入污水时,会引起水体晃动进而会影响到水体的静置,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在静置的过程中再次加入污水时,会引起水体晃动进而会影响到水体的静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其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顶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箱体内腔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活性炭板,所述过滤箱体顶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过滤箱体内腔的搅动组件,所述过滤箱体的底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垫板,所述过滤箱体底壁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第一排放管;
[0007]静置机构,其包括静置箱体,所述静置箱体固定在垫板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排放管底部位置延伸到静置箱体的内腔中,所述静置箱体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安装架,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架顶壁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静置箱体内腔的排水组件,所述静置箱体顶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静置箱体内腔并与排水组件相固定的伸缩组件,所述静置箱体一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安装有第二排放管,所述静置箱体正面侧壁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体。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组件顶部的开口向过滤箱体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污水,可以先行过滤大体积的垃圾,在活性炭板的过滤作用下可以使得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打开第一排放管上的控制阀,使得污水可以经第一排放管排出并进入到静置箱体的内腔中进行自然静置,在静置的同时可以使得随时补充污水。
[0009]可选的,还包括絮凝剂添加机构,所述絮凝剂添加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在过滤箱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位置固定有絮凝剂存放箱体,所述絮凝剂存放箱体顶壁位置设置有可插拔的软塞,所述絮凝剂存放箱体外壁底部位置固定有延伸到过滤箱体内腔的第三排放管,所述絮凝剂存放箱体外部安装有延伸到絮凝剂存放
箱体内腔的絮凝剂添加组件。
[0010]可选的,所述絮凝剂添加组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在絮凝剂存放箱体的外壁上,所述安装框的内腔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延伸到絮凝剂存放箱体内腔的螺旋横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出软塞,向絮凝剂存放箱体的内腔中倒入适量的絮凝剂,打开第三排放管上的控制阀,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横轴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絮凝剂能够经第三排放管进入到过滤箱体的内腔中,使得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
[0012]可选的,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过滤箱体的顶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延伸到过滤箱体内腔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多组搅动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搅动架和转轴同步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
[0014]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体,所述过滤筒体活动穿设有延伸到过滤箱体内腔的过滤筒体,所述过滤筒体外壁顶部位置固定有与过滤箱体顶壁位置相接触的安装板,所述过滤筒体的内腔底部位置固定有过滤网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过滤筒体顶部的开口向过滤箱体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污水,在过滤网板和过滤筒体的网状结构作用下可以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进而可以先行过滤大体积的垃圾,在过滤网板的弧形结构作用下可以尽量避免过滤网板和过滤筒体被垃圾堵塞。
[0016]可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泵,所述排水泵固定在第一安装架的顶壁上,所述排水泵输入端固定有延伸到静置箱体内腔的排水软管,所述排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排水硬质管。
[0017]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静置箱体的顶壁上,所述气缸竖向输出轴的端部延伸到静置箱体内腔并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排水软管的底部位置相固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伸长带动连接板向下移动,通过透明观察窗体观察连接板能够带动排水软管伸长移动至适当位置处,使得排水软管底部位置恰好处于泥水之间的分界线上方适当位置处,启动排水泵经排水软管和排水硬质管自动吸取上层的污水排出,打开第二排放管上的控制阀,使得下层的污泥可以经第二排放管排出。
[0019]可选的,所述静置箱体的内腔顶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紫外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多组紫外灯通电产生紫外光线,从而可以利用紫外光线对污水进行杀菌。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2]通过过滤组件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先行过滤大体积的垃圾,在活性炭板的过滤作用下可以使得污水进行二次过滤,使得污水可以经第一排放管排出并进入到静置箱体的内腔中进行自然静置,在静置的同时可以使得随时补充污水;
[0023]打开第三排放管上的控制阀,启动絮凝剂添加组件使得絮凝剂进入到过滤箱体的内腔中,启动搅动组件使得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当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污泥和污水自然分层;
[0024]启动伸缩组件和启动排水组件自动吸取上层的污水排出,打开第二排放管上的控制阀,使得下层的污泥可以经第二排放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过滤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静置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静置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絮凝剂添加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过滤机构;101、搅动组件;1011、第一驱动电机;1012、搅动架;1013、转轴;102、过滤箱体;103、第一排放管;104、垫板;105、活性炭板;106、过滤组件;1061、安装板;1062、过滤筒体;1063、过滤网板;200、静置机构;201、静置箱体;202、紫外灯;203、排水组件;2031、排水软管;2032、排水泵;2033、排水硬质管;204、伸缩组件;2041、连接板;2042、气缸;205、第二排放管;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机构(100),其包括过滤箱体(102),所述过滤箱体(102)顶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组件(106),所述过滤箱体(102)内腔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活性炭板(105),所述过滤箱体(102)顶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过滤箱体(102)内腔的搅动组件(101),所述过滤箱体(102)的底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垫板(104),所述过滤箱体(102)底壁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第一排放管(103);静置机构(200),其包括静置箱体(201),所述静置箱体(201)固定在垫板(104)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排放管(103)底部位置延伸到静置箱体(201)的内腔中,所述静置箱体(201)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安装架(206),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架(206)顶壁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静置箱体(201)内腔的排水组件(203),所述静置箱体(201)顶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静置箱体(201)内腔并与排水组件(203)相固定的伸缩组件(204),所述静置箱体(201)一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安装有第二排放管(205),所述静置箱体(201)正面侧壁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体(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10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11)固定在过滤箱体(102)的顶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11)输出端固定有延伸到过滤箱体(102)内腔的转轴(1013),所述转轴(1013)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多组搅动架(10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06)包括过滤筒体(1062),所述过滤筒体(1062)活动穿设有延伸到过滤箱体(102)内腔的过滤筒体(1062),所述过滤筒体(1062)外壁顶部位置固定有与过滤箱体(102)顶壁位置相接触的安装板(1061),所述过滤筒体(1062)的内腔底部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花李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