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01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11、风感检测电路12、雨感检测电路13、风和雨驱动电路14、光感检测电路15、光驱动电路16、风灵敏度调节电路17、雨灵敏度调节电路18、光灵敏度调节电路19、LDO线性稳压电源电路20、对码按键电路21、LED指示灯电路22,其通过调节风、光、雨传感器的灵敏度,精确地侦测风、光、雨的状况,控制风、光、雨驱动电路执行相应的动作,所采集的数据亦可用于触发窗帘、窗户、衣架、遮阳棚等装置。还采用了2.4G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控制信号,不需布线,产品整洁。产品整洁。产品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智能家居及其相关设备,但是目前的智能家居大多都由人们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设定,才能是其合理工作,但是这就需要人们进行较多设定,其中不乏有一些是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设定的,十分繁杂,如果有一个可以自动根据当时环境分担人们设定数据的智能家居装置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风光雨感应器。
[0003]风光雨感应器需要具备风、光、雨三个感应器。其中,风速传感器是可连续监测上述地点的风速、风量大小,并对风速风量进行实时显示的仪表,一般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传感器支架组成;光线感应器也叫做亮度感应器,是一种能根据所处光线亮度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仪器,一些光照传感器通过光线照射在表面上的照度定义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和光线强度;雨滴传感器又叫雨滴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大小的仪器。
[0004]然而,目前的风光雨感应器其检测灵敏度是固定不可调的,以及现有的风光雨感应器均需要通过导线接入室内的电路,采用明线的布线方式会影响室内的美观,而采用暗线的布线方式则需要在墙体上打孔、走线槽,走线过程比较繁琐,在已装修好的房屋内采用走暗线时工作量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其通过调节风、光、雨传感器的灵敏度,精确地侦测风、光、雨的状况,控制风、光、雨驱动电路执行相应的动作,还采用了2.4G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控制信号,不需布线,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包括
[0008]中央处理器;
[0009]风感检测电路、雨感检测电路、风和雨驱动电路,所述风感检测电路、雨感检测电路分别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以及该风感检测电路、雨感检测电路共同电性连接于风和雨驱动电路,该风和雨驱动电路亦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由风和雨驱动电路、风感检测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三者形成第一闭环控制回路;由风和雨驱动电路、雨感检测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三者形成第二闭环控制回路;
[0010]光感检测电路、光驱动电路,所述光感检测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所述光感检测电路亦电性连接于光驱动电路,所述光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由光感检测电路、
光驱动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三者形成第三闭环控制回路;
[0011]风灵敏度调节电路、雨灵敏度调节电路、光灵敏度调节电路,均分别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型号为PL51WT020B24,具有1T增强型ET8051内核,内置4K字节Flash与128字节EEPROM,集成16+4移位电容触摸按键,2.4GHz RF无线射频收发电路。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器的2.4GHz RF无线射频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9和电感L1,所述电容C9和电感L1并入中央处理器的ANTB引脚;电感L1另一端并接电容C12和电容C13,再接地,电容C12滤除低频纹波干扰,并起到稳定电压功能,电容C13滤除高频干扰信号。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DVCC引脚接入VCC电源,同时并联电容C16和电容C17,再接地,电容C16和电容C17并联对地组成去除芯片电源纹波退耦电路,从而使中央处理器11和其他关联芯片电路的电源网络更加干净和稳定。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VCC引脚接入VCC电源,同时并联电容C14和电容C15,再接地,电容C14和电容C15并联对地组成去除芯片电源纹波退耦电路,从而使中央处理器11和其他关联芯片电路的电源网络更加干净和稳定。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感检测电路包括风感传感器HEELI SR,风感传感器的1号引脚连接于上拉电阻R5和信号限流电阻R6,所述上拉电阻R5接于+5VA电源,所述信号限流电阻R6接于中央处理器11的引脚FAN;所述风感传感器的2号引脚接地;所述风感传感器的3号引脚接于+5VA电源,并通过电容C7后接地。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感检测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V1、下拉电阻R3、限流电阻R1;所述光敏二极管V1和下拉电阻R3并联后接地、另一端串接限流电阻R1再输入至中央处理器11的引脚LIGHT。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雨感检测电路包括雨水传感器接口J1和J2,雨水传感器接口J1和J2并接于电阻R4和电容C2,再输入至中央处理器11的引脚RAIN,所述电阻R4和电容C2形成RC滤波电路。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灵敏度调节电路、雨灵敏度调节电路、光灵敏度调节电路三者相同,均包括可调电阻器P1/P2/P3,所述可调电阻器经RC滤波电路后分别接入中央处理器11的引脚P2.2/P1.7/P2.0。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和雨驱动电路、光驱动电路二者相同,风和雨驱动电路包括分压电阻R14和R16、三极管Q1、电阻击R12;所述电阻R14,R16为分压电路,三极管Q1 S8050工作为开关模式,W/R信号输出有效时,相当于三极管Q1闭合,风、雨传感器工作,反之则断开不工作。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22]由12V接入,经过LDO线性稳压电源电路将电压降为5V,5V电压分别供电给系统的其它用电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风感检测电路、雨感检测电路、风和雨驱动电路、光感检测电路、光驱动电路、风灵敏度调节电路、雨灵敏度调节电路、光灵敏度调节电路等;
[0023]中央处理器接收风感检测电路、雨感检测电路、光感检测电路检测到的风、光、雨
信号,再分别触发风和雨驱动电路、光驱动电路执行相应动作。一般情况下可以将风和雨驱动电路连接于电动窗户,从而控制电动窗户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将光驱动电路连接于照明灯,从而控制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所采集的数据亦可用于触发窗帘、窗户、衣架、遮阳棚等装置。
[0024]再有,风灵敏度调节电路、雨灵敏度调节电路、光灵敏度调节电路,均分别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使得风、光、雨检测的灵敏度可调,适应不同的消费者需求。
[002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中央处理器及外围电路图。
[0028]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LDO线性稳压电源电路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烧录电路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1);风感检测电路(12)、雨感检测电路(13)、风和雨驱动电路(14),所述风感检测电路(12)、雨感检测电路(13)分别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以及该风感检测电路(12)、雨感检测电路(13)共同电性连接于风和雨驱动电路(14),该风和雨驱动电路(14)亦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由风和雨驱动电路(14)、风感检测电路(12)和中央处理器(11)三者形成第一闭环控制回路;由风和雨驱动电路(14)、雨感检测电路(13)和中央处理器(11)三者形成第二闭环控制回路;光感检测电路(15)、光驱动电路(16),所述光感检测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所述光感检测电路(15)亦电性连接于光驱动电路(16),所述光驱动电路(16)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由光感检测电路(15)、光驱动电路(16)和中央处理器(11)三者形成第三闭环控制回路;风灵敏度调节电路(17)、雨灵敏度调节电路(18)、光灵敏度调节电路(19),均分别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型号为PL51WT020B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2.4GHzRF无线射频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9和电感L1,所述电容C9和电感L1并入中央处理器(11)的ANTB引脚;电感L1另一端并接电容C12和电容C13,再接地,电容C12滤除低频纹波干扰,并起到稳定电压功能,电容C13滤除高频干扰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DVCC引脚接入VCC电源,同时并联电容C16和电容C17,再接地,电容C16和电容C17并联对地组成去除芯片电源纹波退耦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4G风光雨感应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湖亮李瑶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禹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