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88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容纳腔,和可拆卸的安装在容纳腔内的内桶,还包括:第一溢流管,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接水盘;第二溢流管,一端与内桶连通,另一端插接在第一溢流管内,第二溢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溢流管插接在第一溢流管内,在第二溢流管上设置单向阀,使洗衣机既能具有溢流功能,又能实现内桶的正常拆装,同时,当洗衣机进行负压脱水时,第二溢流管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溢流管进行轴向滑动,为内桶的弹性形变提供余量,利用第一溢流管对第二溢流管进行支撑和导向,能够防止第二溢流管在安装时、和洗衣机工作过程中,产生弯折死角,从而,提高了洗衣机的工作稳定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


[0001]本技术属于衣物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

技术介绍

[0002]洗衣机是用来洗涤衣物的常用的家用电器,洗衣机的洗涤桶模块设置在机体内,通过洗涤桶模块的转动,实现对衣物的清洗,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洗衣机的洗涤桶模块通常包括内桶和外桶,内桶底部设有波轮,洗涤时通过波轮的转动使得内桶内的衣物和水产生搅动,达到洗涤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洗衣机洗涤不同用户的、不同种类衣物时,产生交叉感染,逐渐出现了一些内桶可更换的洗衣机。为了减小洗衣机脱水时产生的震动和噪声,推出了可进行负压脱水的洗涤设备。但是,对于可换内桶的洗衣机和可负压脱水的洗衣机,一般通过流量计控制洗衣机的进水水量,洗衣机上不再设置溢流结构,这些机型的洗衣机进水时,若出现流量计失效或检测结果失真的情况,则容易出现进水过量的问题,导致进水溢出至用户家中,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防止过量进水溢流至用户家中的洗衣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通过在容纳腔上设置第一溢流管,在内桶上设置与第一溢流管插接的第二溢流管,能够使内桶方便拆装,通过在第二溢流管上设置单向阀,能够在不影响内桶拆装的前提下,使洗衣机能够进行负压脱水,解决了可换内桶和/或可负压脱水机型的溢水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8]一种洗衣机,包括容纳腔,和可拆卸的安装在容纳腔内的内桶,还包括:
[0009]第一溢流管,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接水盘;
[0010]第二溢流管,一端与内桶连通,另一端插接在第一溢流管内,第二溢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1]进一步,第一溢流管自容纳腔的外侧与容纳腔相连,第二溢流管自内桶壁的外侧与内桶相连,第二溢流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溢流管的内径。
[0012]优选的,第二溢流管靠近内桶端的外周壁与第一溢流管靠近内桶端的端口之间过盈配合;
[0013]优选的,第二溢流管靠近内桶端的外径沿自内桶而远离内桶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4]进一步,第二溢流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溢流管的长度,第二溢流管的端部至少部分延伸至接水盘的接水腔内。
[0015]进一步,第一溢流管和/或接水盘上设置有第一吸合件,第二溢流管的端部设置有
第二吸合件,内桶安装到位时,第一吸合件与第二吸合件吸合;
[0016]优选的,第一吸合件设置在第一溢流管与接水盘的连接处;第二吸合件设置在第二溢流管远离内桶一端的侧部。
[0017]进一步,第一吸合件嵌设在第一溢流管与接水盘连接处的内周壁上,第二吸合件嵌设在第二溢流管的外周壁上;
[0018]优选的,第一吸合件和第二吸合件分别沿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的周向延伸。
[0019]进一步,还包括门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内桶的内桶口;
[0020]内桶与门体之间设置有触点开关,用于检测门体是否关闭到位。
[0021]进一步,门体底部设置有封堵部,封堵部至少部分插接在内桶口内、与内桶口之间过盈配合;内桶口外周的内桶壁上设置有桶口定位件,触点开关设置在封堵部外周的门体底部与桶口定位件之间。
[0022]进一步,触点开关安装在门体上,桶口定位件的顶部设置有与触点开关对应的触发部,触发部凸出于桶口定位件的上表面设置;
[0023]优选的,触点开关设置有围绕内桶的轴线间隔排列的多个,各触点开关相互串联。
[0024]进一步,容纳腔包括:
[0025]定位口,设置为槽状,用于容纳桶口定位件;
[0026]外桶,同轴设置在定位口下方,用于容纳桶口定位件下方的内桶;
[0027]优选的,定位口的槽底内周设有向下延伸、且至少部分延伸至外桶口内的第一固定部。
[0028]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外桶下方、用于对外桶底部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方、用于对外桶顶部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架;
[0029]优选的,第一支架为板状,其内周延伸至外桶口处、与外桶口贴合,第一支架的内周设有向下延伸、且至少部分延伸至外桶口内的第二固定部;
[0030]优选的,第二固定部的内周壁、外周壁分别与第一固定部、外桶内壁贴合。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技术通过在容纳腔上设置第一溢流管,在内桶上设置第二溢流管,并设置第二溢流管插接在第一溢流管内,使洗衣机既能具有溢流功能,又能实现内桶的正常拆装,通过在第二溢流管上设置单向阀,能够在不影响内桶拆装的前提下,使洗衣机能够进行负压脱水,从而,使洗衣机既能实现可更换内桶的功能和/或负压脱水的功能,又能避免过量进水溢流至用户家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溢流管与第一溢流管之间通过第一吸合件和第二吸合件进行连接,能够在内桶拆装过程中,提高第一溢流管与第二溢流管之间的安装效果,能够防止第二溢流管弯折,保证溢流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0034]3、本技术通过在内桶与门体之间设置触点开关,能够保证门体对内桶口的密封效果,从而,保证洗衣机负压脱水功能能够稳定实现,减少洗衣机工作过程中的报错率。
[0035]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7]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内部系统图;
[003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辅助开盖机构与洗衣机的装配图;
[004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04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042]图中主要元件说明:
[0043]101、壳体;102、衣物投放口;107、气管;1071、通气阀;1071a、阀口a;1071b、阀口b;1071c、阀口c;1072、第一气管;1073、第二气管;1074、第三气管;1075、空气加热器;1080、第一溢流管;1082、第二溢流管;1090、接水盘;109、接水腔;110、排水管路;111、排水阀;1131、第一支架;1135、第一固定部;1136、第二固定部;14、激光水位检测模块;2、门体;203、封堵部;3、内桶;303、桶口定位件;309、褶皱部;4、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包括容纳腔,和可拆卸的安装在容纳腔内的内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溢流管(1080),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接水盘(1090);第二溢流管(1082),一端与内桶(3)连通,另一端插接在第一溢流管(1080)内,第二溢流管(1082)上设置有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溢流管(1080)自容纳腔的外侧与容纳腔相连,第二溢流管(1082)自内桶壁的外侧与内桶(3)相连,第二溢流管(108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溢流管(1080)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溢流管(108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溢流管(1080)的长度,第二溢流管(1082)的端部至少部分延伸至接水盘(1090)的接水腔(10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溢流管(1080)和/或接水盘(1090)上设置有第一吸合件,第二溢流管(108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吸合件,第一吸合件与第二吸合件吸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吸合件嵌设在第一溢流管(1080)与接水盘(1090)连接处的内周壁上,第二吸合件嵌设在第二溢流管(1082)的外周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体(2),用于打开或关闭内桶(3)的内桶口;内桶(3)与门体(2)之间设置有触点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王得军尹本栋钟江吴修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