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87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包括栽培架系统组件,其包括栽培架床体以及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下移动;主管道组件,所述主管道组件包括冷却水管道和营养液管道,且所述冷却水管道和所述营养液管道均连接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水源站,所述主管道组件与所述水源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成本低、施工方便、植物根部的微环境良好,光照均匀、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高,设置了升降组件,能够使得栽培架上下移动,便于采摘和劳作,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低劳动强度。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化种植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立体栽培在规模化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利用,通过立体栽培的形式,利用高度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占地率。同时,与地面平铺相比,蔬菜栽培架是方便藤蔓植株进行攀爬的一种辅助设备,采用栽培架进行栽培既能节约空间又可以改善栽培环境,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
[0003]现有的藤蔓植物栽培架在种植时,大多都采用了向上绑蔓,吊蔓的方式,如专利号为CN20470766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藤蔓植物立体栽培架。载物盘之间用立柱支撑,立柱的长度可根据种植的植物的高度灵活调整,载物盘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任意组合,该现有技术就是一种向上吊蔓的栽培架。而向上绑蔓或吊蔓的方式费工费时,且在摘取蔬菜时也存在诸多不便。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植物根部的微环境良好,光照均匀,且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高的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植物根部的微环境良好,光照均匀,且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高的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该栽培架包括:
[0008]栽培架系统组件,其包括栽培架床体以及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下移动,植物藤蔓绑缚于所述栽培架床体上;
[0009]主管道组件,所述主管道组件包括冷却水管道和营养液管道,且所述冷却水管道和所述营养液管道均连接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
[0010]该栽培架还包括:
[0011]水源站,所述主管道组件与所述水源站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架系统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两端的接液盒;以及
[0013]设置于所述栽培架床体底部的支撑座;
[0014]连接于所述栽培架床体的种植机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以及
[0016]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下端的卷杆;
[0017]连接于所述卷杆下端的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远离所述卷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栽培架床体;
[0018]设置于所述卷杆上的牵引电机。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框架下端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直径与所述卷杆相适配,所述卷杆穿过多个所述连接环形成固定。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缠绕于所述卷杆下端的牵引绳;以及
[0021]设置在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卷杆一端的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连接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
[0022]优选的,所述栽培架床体被配置为长条状的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由两根平行设置的钢管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
[0023]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铺设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的保湿膜;以及
[0024]铺设于所述保湿膜上端的土工膜,所述土工膜处设有栽培架拖网;
[0025]绑缚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的植物绳。
[0026]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管道中设有营养液滴灌,所述营养液滴灌的中部被配置为营养液输入端,且所述营养液滴灌的折弯处被配置为营养液输出端。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道围设在所述营养液管道外部,且所述冷却水管道的一端被配置为冷却水输入端,所述冷却水管道靠近所述营养液管道折弯处的一端被配置为冷却水输出端。
[0028]进一步的,两根所述钢管中间上部安装有基质支撑网,且两根所述钢管中间下部安装有防水布。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技术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成本低、施工方便、植物根部的微环境良好,光照均匀、土地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高,设置了升降组件,能够使得栽培架上下移动,便于采摘和劳作,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中栽培架系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管道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中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中悬挂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中种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栽培架系统组件;2、主管道组件;3、水源站;4、基质支撑网;5、防水布;
[0040]11、栽培架床体;12、运动机构;13、接液盒;14、支撑座;15、种植机构;111、钢管;
[0041]121、升降组件;122、卷杆;123、悬挂组件;124、牵引电机;1211、升降框架;1212、连接环;1231、牵引绳;1232、牵引钩;
[0042]151、保湿膜;152、土工膜;153、植物绳;
[0043]201、冷却水管道;202、营养液管道;2011、冷却水输入端;2012、冷却水输出端;2021、营养液滴灌;2022、营养液输入端;2023、营养液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45]参见图1~图6所示;
[0046]本技术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该栽培架包括:
[0047]栽培架系统组件1,其包括栽培架床体11以及运动机构12,所述运动机构12能够带动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上下移动,植物藤蔓绑缚于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上;
[0048]主管道组件2,所述主管道组件2包括冷却水管道201和营养液管道202,且所述冷却水管道201和所述营养液管道202均连接在所述栽培架床体上;
[0049]该栽培架还包括:
[0050]水源站3,所述主管道组件12与所述水源站3连接。
[0051]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介绍,所述栽培架系统组件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两端的接液盒13;以及
[0052]设置于所述栽培架床体11底部的支撑座14;
[0053]连接于所述栽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栽培架包括:栽培架系统组件(1),其包括栽培架床体(11)以及运动机构(12),所述运动机构(12)能够带动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上下移动,植物藤蔓绑缚于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上;主管道组件(2),所述主管道组件(2)包括冷却水管道(201)和营养液管道(202),且所述冷却水管道(201)和所述营养液管道(202)均连接在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上;该栽培架还包括:水源站(3),所述主管道组件(2)与所述水源站(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架系统组件(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栽培架床体(11)两端的接液盒(13);以及设置于所述栽培架床体(11)底部的支撑座(14);连接于所述栽培架床体(11)的种植机构(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12)包括升降组件(121);以及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121)下端的卷杆(122);连接于所述卷杆(122)下端的悬挂组件(123),所述悬挂组件(123)远离所述卷杆(1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栽培架床体(11);设置于所述卷杆(122)上的牵引电机(1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21)包括升降框架(1211)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框架(1211)下端的连接环(1212),所述连接环(1212)的直径与所述卷杆(122)相适配,所述卷杆(122)穿过多个所述连接环(1212)形成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向下生长栽培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绿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