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85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涉及服务机器人领域,包括机器主体、驱动底盘、光线消杀装置、传感装置、调距装置以及控制器;传感装置设置在机器主体上,用于感知作业范围内是否存在人员活动;机器主体与驱动底盘之间形成光线消杀通道;机器主体通过调距装置与驱动底盘连接,调距装置设置在机器主体与驱动底盘之间,用于调节光线消杀通道的开启或闭合;光线消杀装置设置在光线消杀通道内;当光线消杀通道处于闭合状态时,光线消杀装置包覆于机器主体的外壳内;当光线消杀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时,光线消杀装置伸出机器主体的外壳,执行消杀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用于公众场所消杀,具有高效安全实施公众场所消杀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服务机器人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受新冠疫情和流感影响,病毒消杀工作仍然不容松懈,尤其公共场所的消毒杀菌工作尤为重要。
[0003]目前公众场所中主流消杀方法是通过人工喷洒消杀液或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杀。其中,人工喷洒消杀液是通过人工将消毒液喷洒到需要消杀的空间区域,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同时消杀人员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而利用紫外灯进行消杀的方式虽不存在消杀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但公众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在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杀的过程中难免照射到人体,长期照射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高效安全实施公众场所消杀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装置,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包括机器主体、驱动底盘、光线消杀装置、传感装置、调距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光线消杀装置、所述传感装置、所述调距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上,用于感知作业范围内是否存在人员活动;所述机器主体与所述驱动底盘之间形成光线消杀通道;所述机器主体通过所述调距装置与所述驱动底盘连接,所述调距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与所述驱动底盘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光线消杀通道的开启或闭合;所述光线消杀装置设置在所述光线消杀通道内;当所述光线消杀通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光线消杀装置包覆于所述机器主体的外壳内;当所述光线消杀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光线消杀装置伸出所述机器主体的外壳,执行消杀工作。
[0006]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还包括喷淋消杀装置,所述喷淋消杀装置包括储液箱、泵送装置、雾化装置、雾化输送管道以及出雾咀;所述储液箱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内;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与所述雾化装置之间,用于将储液箱内消杀液输送至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输送管道连接在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出雾咀之间,所述出雾咀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的外壳上。
[0007]优选地,所述出雾咀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雾咀沿所述机器主体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出雾咀均具有伸缩转折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底盘包括底盘支架、驱动轮及万向轮,其中:所述机器主体通过所述调距装置与所述底盘支架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盘支架,用于驱动所述智能消杀机器人移动。
[0009]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消杀机器人还包括倾角传感器及多个伸缩调节杆,所述调距装置的一端与机器主体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支架铰接;多个所述伸缩调节
杆围绕所述智能消杀机器人竖直方向上的轴线均匀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机器主体相对于底盘支架的倾斜姿态;多个所述伸缩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底盘支架铰接,多个所述伸缩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器主体铰接;所述倾角传感器设置所述机器主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主体的倾斜姿态。
[0010]优选地,所述喷淋消杀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液箱内,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1]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消杀机器人还包括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光线消杀装置为紫外线灭菌灯。
[0013]优选地,所述调距装置为液压缸。
[0014]优选地,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多个双目识别摄像头,多个所述双目识别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的外部四周。
[0015]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包括机器主体、驱动底盘、光线消杀装置、传感装置、调距装置以及控制器。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本设备通电并开启,如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传感装置检测周围一定范围内无人,控制器控制调距装置调节机器主体与驱动底盘之间的距离,开启机器主体与驱动底盘之间形成的光线消杀通道。当光线消杀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器控制设置在光线消杀通道内的光线消杀装置伸出机器主体的外壳,执行消杀工作。
[0017]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感知到周围一定范围内出现人员时,控制器控制调距装置调节机器主体与驱动底盘之间的距离,关闭机器主体与驱动底盘之间形成的光线消杀通道。当光线消杀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消杀装置包覆于机器主体的外壳内,暂停消杀工作,以保障光线消杀不会对人员造成影响。
[0018]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具备两种工况,能够检测识别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出现,并利用控制器控制调距装置,进而开启或关闭光线消杀通道,实现启动或暂停光线消杀工作,不仅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同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光线照射伤害,解决了现有技术光线照射消杀工作的安全性问题,非常适用于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公众场所,如商场、医院等。
[0019]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4]图示:
[0025]100

机器主体;200

驱动底盘;300

光线消杀装置;400

传感装置;500

调距装置;600

倾角传感器;700

伸缩调节杆;110

光线消杀通道;210

驱动轮;120

储液箱;130

雾化装置;140

雾化输送管道;150

出雾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主体、驱动底盘、光线消杀装置、传感装置、调距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光线消杀装置、所述传感装置、所述调距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上,用于感知作业范围内是否存在人员活动;所述机器主体与所述驱动底盘之间形成光线消杀通道;所述机器主体通过所述调距装置与所述驱动底盘连接,所述调距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与所述驱动底盘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光线消杀通道的开启或闭合;所述光线消杀装置设置在所述光线消杀通道内;当所述光线消杀通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光线消杀装置包覆于所述机器主体的外壳内;当所述光线消杀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光线消杀装置伸出所述机器主体的外壳,执行消杀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消杀装置,所述喷淋消杀装置包括储液箱、泵送装置、雾化装置、雾化输送管道以及出雾咀;所述储液箱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内;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与所述雾化装置之间,用于将储液箱内消杀液输送至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输送管道连接在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出雾咀之间,所述出雾咀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的外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咀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雾咀沿所述机器主体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出雾咀均具有伸缩转折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方晶晶魏星熊蕊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