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58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包括:主排石块,设置在主沟槽内,主排石块的第一侧面与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的面积大于主排石块的第一侧面的面积,主排石块为多个,多个主排石块沿主沟槽的延伸方向布置,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中的一个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朝向主沟槽的第一侧壁面设置,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中另的一个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朝向主沟槽的第二侧壁面设置;过渡排石块,设置在主沟槽内,过渡排石块位于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的排石性能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轮胎的排石性能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轮胎的排石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用车理念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汽车轮胎的节能、安全以及耐久等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端低滚阻轮胎由于其优秀的节能性能,需求量越来越大。
[0003]然而,由于低滚阻轮胎需要更高的胎面花纹饱和度,势必会挤压花纹沟的面积,因此周向花纹沟槽的宽度会变窄。由于轮胎胎面较软,当车辆行驶到路面条件稍差的省道、国道或是由碎石子铺装的停车场路面及内部道路时,这样的胎面结构会导致轮胎的周向沟槽内更加容易夹进石子,并且在沟槽内夹进石子后,轮胎较软的胎面材料也会更易受损。因此较差的轮胎排石性能会导致轮胎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的排石性能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轮胎上设置有沿轮胎的周向延伸的主沟槽,轮胎包括:
[0006]主排石块,设置在主沟槽内,主排石块的第一侧面与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的面积大于主排石块的第一侧面的面积,主排石块为多个,多个主排石块沿主沟槽的延伸方向布置,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中的一个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朝向主沟槽的第一侧壁面设置,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中另的一个主排石块的第二侧面朝向主沟槽的第二侧壁面设置;
[0007]过渡排石块,设置在主沟槽内,过渡排石块位于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之间。
[000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中的一个为第一排石凸块,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中的另一个为第二排石凸块;
[0009]其中,第一排石凸块和/或第二排石凸块沿主沟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0010]进一步地,沿垂直于主沟槽的延伸方向,第一排石凸块与第二排石凸块间隔设置;第一排石凸块和第二排石凸块均与过渡排石块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主沟槽具有对称面,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相对于对称面对称设置,过渡排石块为圆柱凸块;
[0012]其中,第一排石凸块的第二侧面与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γ1,3
°
≤γ1≤5
°
;和/或,
[0013]第二排石凸块的第二侧面与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γ2,3
°
≤γ2≤5
°
;和/或,
[0014]圆柱凸块的圆截面的直径为D,2mm≤D≤4mm;和/或,
[0015]过渡排石块设置在第一排石凸块的端面与第二排石凸块的端面之间,第一排石凸块的端面与第二排石凸块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γ3,6
°
≤γ3≤8
°

[0016]进一步地,主沟槽包括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第一排石凸块、第二排石凸块和过渡排石块均设置在第一沟槽和/或第四沟槽内。
[0017]进一步地,第一排石凸块和第二排石凸块沿主沟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过渡排石块为条形块结构,过渡排石块的一端与第一排石凸块连接,过渡排石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排石凸块连接。
[0018]进一步地,过渡排石块的宽度为b;
[0019]其中,0.6mm≤b≤1.5mm。
[0020]进一步地,主沟槽包括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第一排石凸块、第二排石凸块和过渡排石块均设置在第二沟槽和/或第三沟槽内。
[0021]进一步地,主沟槽包括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轮胎包括两个肩部花纹块、两个冠部花纹块和中心花纹块,两个肩部花纹块中的一个肩部花纹块位于第一沟槽远离第二沟槽的一侧,两个肩部花纹块中的另一个肩部花纹块位于第四沟槽远离第三沟槽的一侧,两个冠部花纹块中的一个冠部花纹块位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之间,两个冠部花纹块中的另一个冠部花纹块位于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之间,中心花纹块位于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之间;
[0022]其中,中心花纹块的宽度为S1,冠部花纹块的宽度为S2,肩部花纹块的宽度为S3;S1:S2:S3=1:1.11:1.34;和/或,
[0023]第一沟槽的宽度为L1,第二沟槽的宽度为L2,L2:L1=1:1.09;和/或,
[0024]第三沟槽的宽度为L3,第四沟槽的宽度为L4,L4:L3=1:1.09。
[0025]进一步地,主沟槽包括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第一沟槽的两个侧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1,第二沟槽的两个侧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β1,第三沟槽的两个侧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β2,第四沟槽的两个侧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2;
[0026]其中,22
°
≤α1≤24
°
;和/或,
[0027]22
°
≤α2≤24
°
;和/或,
[0028]18
°
≤β1≤20
°
;和/或,
[0029]18
°
≤β2≤20
°

[0030]进一步地,轮胎还包括花纹块,花纹块位于沟槽的侧部,轮胎还包括:
[0031]导流件,设置在花纹块上,导流件为条形结构,导流件的端部与沟槽连接,导流件由刚性材料制成。
[0032]进一步地,主沟槽包括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花纹块包括两个肩部花纹块、两个冠部花纹块和中心花纹块,两个肩部花纹块中的一个肩部花纹块位于第一沟槽远离第二沟槽的一侧,两个肩部花纹块中的另一个肩部花纹块位于第四沟槽远离第三沟槽的一侧,两个冠部花纹块中的一个冠部花纹块位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之间,两个冠部花纹块中的另一个冠部花纹块位于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之间,中心花纹块位于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之间;
[0033]其中,冠部花纹块上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条和第二导流条,第一导流条的两端分别伸出于第二导流条设置,第二导流条的两端分别伸出于第一
导流条设置,第一导流条的两端分别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连接。
[0034]或者,第一导流条的两端分别第三沟槽和第四沟槽连接。
[0035]进一步地,第二导流条位于第一导流条的中部;和/或,
[0036]第一导流条为弧形条结构;和/或,
[0037]第二导流条为弧形条结构。
[0038]进一步地,中心花纹块上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包括第三导流条;
[0039]第三导流条的一端与第二沟槽连接,第三导流条的另一端与第三沟槽间隔设置;和/或,
[0040]第三导流条的一端与第三沟槽连接,第三导流条的另一端与第二沟槽间隔设置。
[0041]进一步地,第三导流条为波浪形结构。
[004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沟槽内设置多个相对设置的主排石块,并在相邻两个主排石块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上设置有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延伸的主沟槽(20),所述轮胎包括:主排石块(10),设置在所述主沟槽(20)内,所述主排石块(10)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排石块(10)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主排石块(10)的第二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主排石块(10)的第一侧面的面积,所述主排石块(10)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排石块(10)沿所述主沟槽(20)的延伸方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主排石块(10)中的一个所述主排石块(10)的第二侧面朝向所述主沟槽(20)的第一侧壁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主排石块(10)中另的一个所述主排石块(10)的第二侧面朝向所述主沟槽(20)的第二侧壁面设置;过渡排石块(30),设置在所述主沟槽(20)内,所述过渡排石块(30)位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主排石块(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主排石块(10)中的一个为第一排石凸块(11),相邻两个所述主排石块(10)中的另一个为第二排石凸块(12);其中,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和/或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沿所述主沟槽(20)的延伸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主沟槽(20)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与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和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均与所述过渡排石块(30)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槽(20)具有对称面,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于所述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过渡排石块(30)为圆柱凸块;其中,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γ1,3
°
≤γ1≤5
°
;和/或,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γ2,3
°
≤γ2≤5
°
;和/或,所述圆柱凸块的圆截面的直径为D,2mm≤D≤4mm;和/或,所述过渡排石块(30)设置在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γ3,6
°
≤γ3≤8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槽(20)包括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21)、第二沟槽(22)、第三沟槽(23)和第四沟槽(24),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和所述过渡排石块(3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沟槽(21)和/或所述第四沟槽(24)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和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沿所述主沟槽(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过渡排石块(30)为条形块结构,所述过渡排石块(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石凸块(11)连接,所述过渡排石块(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排石块(30)的宽度为b;其中,0.6mm≤b≤1.5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槽(20)包括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21)、第二沟槽(22)、第三沟槽(23)和第四沟槽(24),所述第一排石
凸块(11)、所述第二排石凸块(12)和所述过渡排石块(30)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沟槽(22)和/或所述第三沟槽(23)内。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槽(20)包括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沟槽(21)、第二沟槽(22)、第三沟槽(23)和第四沟槽(24),所述轮胎包括两个肩部花纹块(41)、两个冠部花纹块(42)和中心花纹块(43),所述两个肩部花纹块(41)中的一个肩部花纹块(41)位于所述第一沟槽(21)远离所述第二沟槽(22)的一侧,所述两个肩部花纹块(41)中的另一个肩部花纹块(41)位于所述第四沟槽(24)远离所述第三沟槽(23)的一侧,所述两个冠部花纹块(42)中的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众张云秀刘大山张昊旻朱卫卫常双凯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