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空投影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38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星空投影镜头,由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组成;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片,且具有朝向像源侧的凹面和具有朝向成像侧的凸面;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非球面镜片;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非球面镜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之间彼此微间距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且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均为非球面镜片,口径变小、体积变小,能够增加通光量,达到高清的成像效果,中心与周边同步性提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星空投影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星空投影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学镜头应用广泛,随着对宇宙探索,人们对于星空愈加向往,为了方便观赏星空,人们使用星空投影镜头投影星空以便观赏。
[0003]现有的星空投影镜头的镜片为球面,口径大,体积大,光圈小,且中心与周边不同步,成像模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星空投影镜头,其口径小、体积小,能够增加通光量,达到高清的成像效果,中心与周边同步性提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星空投影镜头,由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组成;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片,且具有朝向像源侧的凹面和朝向成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之间彼此微间距设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成像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2.5。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

4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8

2.5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

4mm。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5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4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6mm。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满足2<CT1/CT2<3。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2

4mm;所述第三透镜与第二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1

1.6mm。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BF与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成像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2<BF/TTL<0.5。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为非球面镜片的非球面表面形状满足以下方程:
[0014][0015]其中,参数CURV为半径所对应的曲率,Y为径向坐标,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A至H分别表示各径向坐标所对应的系数。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星空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成像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星空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1。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之比为2.2。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且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均为非球面镜片,口径变小、体积变小,能够增加通光量,达到高清的成像效果,中心与周边同步性提高。
[00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场曲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畸变图。
[0023]附图标识说明:
[0024]L1

第一透镜;L2

第二透镜;L3

第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星空投影镜头,由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2组成;所述第一透镜L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片,且具有朝向像源侧的凹面和朝向成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三透镜L2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2之间彼此微间距设置。
[0026]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成像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2.5。
[0027]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

4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8

2.5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

4mm。
[0028]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5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4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6mm。
[0029]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满足2<CT1/CT2<3。
[0030]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2

4mm;所述第三透镜与第二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1

1.6mm。
[0031]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BF与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成像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2<BF/TTL<0.5。
[0032]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2为非球面镜片的非球面表面形状满足以下方程:
[0033][0034]其中,参数CURV为半径所对应的曲率,Y为径向坐标,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A至H分别表示各径向坐标所对应的系数。
[0035]第一透镜L1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如下表一所示:
[0036]表一
[0037][0038][0039]第二透镜L2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如下表二所示:
[0040]表二
[0041][0042]第三透镜L2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如下表三所示:
[0043]表三
[0044][0045]所述星空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L2的成像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星空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1,所述第三透镜L2的有效焦距与所述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之比为2.2。
[0046]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2,且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2均为非球面镜片,口径变小、体积变小,能够增加通光量,达到高清的成像效果,中心与周边同步性提高。
[004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空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由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组成;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片,且具有朝向像源侧的凹面和朝向成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之间彼此微间距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空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的像源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成像侧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空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

4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8

2.5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

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空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5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4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6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空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勇唐康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