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51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该光学镜头具有长焦距、短景深、高像素、小头部的优点。小头部的优点。小头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各大品牌旗舰机对拍摄差异化需求日渐提高,人像镜头也随之诞生。人像镜头一般为长焦镜头,其特有的长焦距,使其具有较短的景深,可通过虚化背景的手段有效地突出对焦主体,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
[0003]一般长焦镜头的Fno(光圈值)在3.0左右,在拍摄远处物体时,由于它的景深范围偏大,很容易导致无法明显的体现对焦主体,使拍摄效果弱化。为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减小镜头Fno,提升镜头光圈从而缩小镜头景深范围已成为人像镜头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此基础上光学镜头若能够匹配更大底的传感器,可以提升镜头分辨率和图像细节还原度,在市场上将会更具有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长焦距、短景深、高像素的优点,能够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
[0007]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七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的镜片,通过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长焦距、短景深、小头部、大靶面的优点,能够匹配1/1.3英寸的50M(Megapixel,百万像素)成像芯片,实现超高清成像;同时,通过合理地配置光圈的大小,可以扩大系统进光量且缩小拍摄时的景深,既保证了光学镜头在较暗环境下的成像质量,又保证了在拍摄时可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更好地满足了便携式电子设备人像拍摄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0014]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5]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6]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001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滤光片,且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3]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至少包含一个非球面镜片。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七片镜片组合,且将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之前,同时通过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使得该光学镜头在满足长焦距、大光圈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6]0.05<SP45/SP56<0.25;(1)
[0027]其中,SP45表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在近光轴处的空气间隔,SP56表示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之间在近光轴处的空气间隔。满足上述条件式(1)时,可以合理控制第五透镜与前后透镜的间距,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同时有利于降低光学镜头的组装难度。进一步,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在近光轴处的空气间隔SP45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之间在近光轴处的空气间隔SP56满足:0.1<SP45/SP56<0.23。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9]3.0mm<EPD
×
tanθ<3.8mm;(2)
[0030]其中,E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θ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满足上述条件式(2)时,可以有效提高光学镜头的进光量,有利于保证光学镜头在较暗环境下的成像质量,保证光学镜头的高成像质量。进一步,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θ满足:3.3mm<EPD
×
tanθ<3.6mm。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2]f/EPD<1.9;(3)
[0033]其中,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满足上述条件式(3)时,可以扩大光学镜头的进光量,同时缩小拍摄时的景深,有利于保证光学镜头在较暗环境下的成像质量,同时能够保证拍摄时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实现长焦镜头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1.7<f/EPD<1.9。
[00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5]1.5<IH/E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05<SP45/SP56<0.25;其中,SP45表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在近光轴处的空气间隔,SP56表示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之间在近光轴处的空气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3.0mm<EPD
×
tanθ<3.8mm;其中,E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θ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f/EPD<1.9;其中,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5<IH/EPD<2.0;其中,IH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对应的像高,E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5.0<f1/f<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彬炜周熠辰曾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