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37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携身镜本体内电路,包括: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USB输入输出单元,并与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交互电连接;无线充电控制单元,通过供电检测单元与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电连接,并通过无线充发射单元给负载供电充电;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与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交互电连接,通过ICC通讯协议与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交互控制电连接,并电连接有携身镜照明灯组及电源电量显示灯。该电路应用在携身镜里,实现了给手机或电子产品无线充电功能,同时保证了美观性和便捷性。性和便捷性。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充电宝技术的发展,充电宝带来的便捷性也越来越凸显,可随身携带,方便为手机等电子产物充电,但大部分充电宝都是通过相适配的数据线对相对应的电子产品充电,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技术也逐渐成熟,且有了广泛的应用,大部分手机及电子产品都配有无线充电功能,现在市面上有好多带充电宝功能的携身镜都是传统的通过数据线连接实现充电功能的,但往往外出或出差时经常忘记带数据线时,就不能给手机或电子产品充电,如何能够在忘记带数据线也能给手机或电子产品充电,且同时保证充电宝的多功能性、美观性及实用性,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该电路应用在携身镜里,实现了给手机或电子产品无线充电功能,同时保证了美观性和便捷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携身镜本体,所述携身镜本体内电路,其电路包括:
[0005]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
[0006]USB输入输出单元,并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交互电连接;
[0007]无线充电控制单元,通过供电检测单元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电连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控制功率开关管单元将电源信号转换给无线充发射单元传送能量,并通过无线充发射单元给负载供电充电,并电连接有工作指示灯;
[0008]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交互电连接,通过ICC通讯协议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交互控制电连接,并电连接有携身镜照明灯组及电源电量显示灯;
[0009]霍尔单元,通过霍尔传感器感应来反馈信号给电源控制单元;
[0010]电池单元,为整个电路的各个单元提供电源。
[0011]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主要包括微处理器U6,所述微处理器U6的第1、2引脚分别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5、B5连接;第3引脚分别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7、B7连接;第4引脚分别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6、B6连接;第9、10、11引脚分别与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3、2、1引脚连接;第9、10分经电阻R2、R1并联后接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5引脚;第12、13、14、15引脚并联后分两路,一路经电感L2和滤波电容C31、C32、C33、C34接电池单元的正极,另一路经电阻R42、电容C7接地,消除尖峰电压;第16引脚经电容C6并接在第12、13、14、15引脚的结点处;第18、19引脚并接后分两路,一路经滤波电容C44、C28、C38、C39、C56、C57、C37为系统供电,另一路经电阻R32、滤波C26、C45接入USB输入输出单元;第22引脚经电阻R39接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7引脚;第
27引脚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4和A9并接后结点连接;第28引脚经USB输入输出单元的MOS管接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4和A9并接后结点处;第31、32引脚分别接供电检测单元的接入端。
[0012]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主要包括微处理器U5,所述微处理器U5的第6引脚接无线充电电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第9引脚与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3的第6引脚连接;第10、11引脚分别与携身镜照明灯组的LED光源连接;第13、14、15引脚分别与电源电量显示灯连接;第16引脚与霍尔传感器连接。
[0013]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主要包括微处理器U3,所述微处理器U3的第8引脚经电阻R23与第7引脚并接后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33接地,另一路经电阻R12及电阻R28和电容C20组成的滤波电路接第19引脚;第12引脚经电阻R20及电容C21组成的消峰电路接无线充发射单元的电流检测反馈接入端;第13引脚接接供电检测单元的接入端;第14引脚接线圈NTC温度传感器的接入端。
[0014]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率开关管单元主要包括功率开关管U1和功率开关管U2,所述率开关管U1和所述率开关管U2的各自的第5引脚分别经电阻R4和电容C5及电阻R13和电容C14组成的滤波电路接入电源信号,所述率开关管U1和所述率开关管U2的各自的第6引脚并接后分两路,一路接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3的第12引脚,另一路经电阻R17接地;所述率开关管U1和所述率开关管U2的各自的第8引脚并接后接入电源信号,其电容C23、C43并接在所述率开关管U1和所述率开关管U2的各自的第6、8引脚两端;所述率开关管U1第1引脚经点经C3与第4引脚经滤波电容C22并接后连接于无线充发射单元的正极端,所述率开关管U2第1引脚经点经C2与第4引脚经滤波电容C18并接后再经扩容电容组CBB1、C12、C11、C13、C15、C16连接于无线充发射单元的负极端;所述无线充发射单元正负极两端并联有电容C17;其负极端经二极管D2、电阻R7、电容C19、电阻R12接入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3的第19引脚,电容C4电阻R27接在电阻R7和电容C19结点处。
[0015]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霍尔单元主要包括霍尔触感器,霍尔传感器电源接入端经电阻R3和电容C40、C42组成的滤波电路接电池单元的正极;霍尔传感器输出端经过滤电容C36接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6引脚。
[0016]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携身镜照明灯组的LED光源为两组光源,分别为黄光色和白光色光源,并通过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控制,可实现无极调光。
[0017]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该电路还包括电池保护单元,所述电池保护单元由两个相同的电池保护芯片U4和U7组成的保护电路组成。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有以下优点:
[0019]1、通过线充发射单元给手机或电子产品负载无线充电。
[0020]2、多功能性,既又化妆镜的功能有可以作为充电宝用。
[0021]3、美观性,电路集成度高,融合在化妆镜本体内,适合女性携带。
[0022]4、实用性,本技术设置有无极调光光源,扩展了化妆镜在多种环境下的使用。
[0023]5、通过USB输入输出单元也可以实现有线充电,即数据线连接相适配的电子产品。
[0024]6、智能化高,本技术通过霍尔单元实现化妆镜光源的自动控制。
[0025]7、客户体验感好,通过智能芯片的控制,智能化高,功能多,便捷携带等优点,提高了客户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DC/DC充放电管理电路的原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电源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无线充放电电路原理图;
[0030]图5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携身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携身镜本体内电路,其电路包括: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USB输入输出单元,并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交互电连接;无线充电控制单元,通过供电检测单元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电连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控制功率开关管单元将电源信号转换给无线充发射单元传送能量,并通过无线充发射单元给负载供电充电,并电连接有工作指示灯;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交互电连接,通过ICC通讯协议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交互控制电连接,并电连接有携身镜照明灯组及电源电量显示灯;霍尔单元,通过霍尔传感器感应来反馈信号给电源控制单元;电池单元,为整个电路的各个单元提供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充放电管理单元主要包括微处理器U6,所述微处理器U6的第1、2引脚分别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5、B5连接;第3引脚分别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7、B7连接;第4引脚分别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6、B6连接;第9、10、11引脚分别与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3、2、1引脚连接;第9、10分经电阻R2、R1并联后接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5引脚;第12、13、14、15引脚并联后分两路,一路经电感L2和滤波电容C31、C32、C33、C34接电池单元的正极,另一路经电阻R42、电容C7接地,消除尖峰电压;第16引脚经电容C6并接在第12、13、14、15引脚的结点处;第18、19引脚并接后分两路,一路经滤波电容C44、C28、C38、C39、C56、C57、C37为系统供电,另一路经电阻R32、滤波C26、C45接入USB输入输出单元;第22引脚经电阻R39接电源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5的第7引脚;第27引脚与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4和A9并接后结点连接;第28引脚经USB输入输出单元的MOS管接USB输入输出单元的引脚A4和A9并接后结点处;第31、32引脚分别接供电检测单元的接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携身镜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主要包括微处理器U5,所述微处理器U5的第6引脚接无线充电电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第9引脚与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微处理器U3的第6引脚连接;第10、11引脚分别与携身镜照明灯组的LED光源连接;第13、14、15引脚分别与电源电量显示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瑞琪创意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