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36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卡紧装置具备:旋转轴,其沿着中心轴在上下方向配置;盘载置部,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具有载置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的载置面;盘内缘支承部,其在上述盘载置部的上侧,具有支承上述盘内缘部的支承面;以及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磁性部件,上述磁性部件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和从上述圆板部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圆筒部,上述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上述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在固定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时,能够减小作用于旋转轴和磁性部件的负荷,并在固定时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盘装置等盘驱动装置中,搭载有用于使盘旋转的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具有与 旋转部一起旋转的卡紧装置。盘驱动装置通过将盘保持在卡紧装置及其上方设置的夹持器 之间并且驱动无刷电机使盘旋转。 在这样的卡紧装置中存在具有固定于旋转轴的移动限制部以及永磁铁夹盘 (clamp magnet)的装置。永磁铁夹盘,例如起到使与夹持器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将夹持 器吸引到卡紧装置侧的作用。在日本特开2008-210421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移动限制部 的以往的卡紧装置的一例。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10421号公报 在卡紧装置中,移动限制部通过压入等被固定于旋转轴。然而,在通过压入等来固 定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时,会对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双方施加大负荷。此时,存在旋转轴的 轴线与移动限制部的表面(上表面)的垂直度变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紧装置,其能够在固定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时,减小作用于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的负荷,并在固定时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移动限制部的表面的垂直度。此外,还提供包括该卡紧装置而构成的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是一种卡紧装置,具备旋转轴,其沿着中心轴在上下方向配置;盘载置部,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具有载置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的载置面;盘内缘支承部,其在上述盘载置部的上侧,具有支承上述盘的内缘部的支承面、以及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磁性部件,上述磁性部件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和从上述圆板部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圆筒部,上述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上述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 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是一种无刷电机,其具备静止部;旋转部,其相对于上述静止 部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承;转矩发生部,其在上述静止部和上述旋转部 之间产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转矩;与上述旋转部一起旋转的第一专利技术的卡紧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专利技术是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具备第二专利技术的无刷电机;夹持器,其 借助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的吸引力将上述盘向上述载置面侧按压;读写部,其对保持在上 述卡紧装置的盘进行信息读取和写入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磁性部件的圆筒部被固定于旋转轴。由于圆筒部的径向 的厚度比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因此易固定于旋转轴,并能够减小固定时作用于磁性部 件和旋转轴的负荷。由此,能够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通过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而能够提高盘的旋转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专利技术,通过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能够使盘的旋转精度提高,从而降低读写部的信息读取和写入的错误。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地表示卡紧装置的图。 图2是盘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无刷电机的纵剖视图。 图4是保持盘的状态下的卡紧装置以及夹持器的纵剖视图。 图5是磁轭的纵剖视图。 图6是磁轭的照片。 图7是表示磁轭的制造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2是磁轭的俯视图。 图13是磁轭的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盘驱动装置;2...静止部;3...旋转部;4.. 13...无刷电机;14...夹持器;15...读写部;41...旋转轴44...磁轭;44a...上部切断面;44b...下部切断面;44c. 44e.上部内周面;44f.下部内周面;44g.曲面部;44h.面;44j.第二切断面;90.盘;144.永磁铁夹盘;423. 442...圆筒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例如在图l中,将沿着中 心轴9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盘载置部42将盘内缘支承部43侧(相对于转台42锥 形部43侧)作为上,来说明各部件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然而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上 下方向,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搭载于实际的机器时的设 置姿势。 1. —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卡紧装置 图1是概念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卡紧装置4的图。该卡紧装置4是 用于保持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90的装置。如图1所示,卡紧装置4具备沿着中心轴 9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41、具有载置盘90的载置面42a的盘载置部42、在盘载置部42的 上侧,具有支承盘90的内缘部的支承面43a的盘内缘支承部43、磁性部件44。盘载置部 42和磁性部件44被固定于旋转轴41。 磁性部件44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441、从圆板部441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卡紧装置;9...中心轴;;42...转台;43...锥形部; ..曲面部;44d...突出部; ..倒角部;44i...第一切断 .橡胶部件;441...圆板部;并固定于旋转轴41的圆筒部442。磁性部件44的圆筒部442的径向的厚度dl小于圆板 部441的轴向的厚度d2。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圆筒部442固定于旋转轴41。因此,在固定 旋转轴41和磁性部件44时,能够减小作用于旋转轴41和磁性部件44的负荷,在固定时高 精度地保持旋转轴41的轴线与磁性部件44的圆板部441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2.更具体的实施方式 2-1.盘驱动装置的构成 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是盘驱动装置1的纵剖视图。盘驱动装置l,是使光盘90(以下,简单地称为"盘90")以中心轴9为中心旋转,同时进行信息的读取或写入的装置。如图2所示,盘驱动装置1主要具备装置外壳11、托盘12、无刷电机13、夹持器14以及读写部15。 装置外壳11是在内部容纳托盘12、无刷电机13、夹持器14以及读写部15的箱体。托盘12是用于在装置外壳11的外部与无刷电机13之间输送盘90的机构。无刷电机13被固定在设置于装置外壳11内部的底盘16上。另外,无刷电机13在其上部具有保持盘90的卡紧装置4。从托盘12向卡紧装置4被移动的盘90,被保持在卡紧装置4与夹持器14之间,并通过无刷电机13以中心轴9为中心旋转。读写部15使光学拾波器151沿着通过无刷电机13而旋转的盘90的记录面移动,进行信息的读取或写入。 另外,读写部13的光学拾波器151也可以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两者。 2-2.无刷电机的构成 接下来,对上述无刷电机13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无刷电机13的纵剖视图。如 图3所示,无刷电机13具备静止部2、旋转部3和卡紧装置4。静止部2被固定于盘驱动装 置1的底盘16。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自由地被支承。卡紧装置4,在旋转部3的 上侧一边保持盘90 —边与旋转部3 —起旋转。 静止部2主要具有基础部件21、固定于基础部件21的静止轴承单元22和磁通 产生部23。静止轴承单元22是以可旋转的状态支承旋转轴41的机构。磁通产生部23具 有具有多个齿部23a的定子铁心231、和缠绕于各齿部23a的线圈232。 旋转部3主要具有旋转轴41、转子架31和转子磁铁32。旋转轴41是沿着中心 轴9上下方向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其沿着中心轴在上下方向配置,并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盘载置部,其与上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具有载置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的载置面;盘内缘支承部,其在上述盘载置部的上侧,具有:支承上述盘内缘部的支承面、和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在轴向上可滑动的滑动部;磁性部件,其在上述盘内缘支承部的上述滑动部的上侧,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上述磁性部件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和从上述圆板部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圆筒部,上述圆筒部的下端部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上端部,上述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上述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俊秀山根拓也三好健太伊藤晴彦河邑茂雄元持久寿深见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