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31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墨散热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石墨复合散热片中粘合剂与石墨层接触不充分容易分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基层、黏合层、渗透组件以及石墨烯导热层,黏合层中的部分粘合剂通过对接筒进入到分流到两个通管内部,且两个通管呈倾斜状,使得粘合剂可以在通管内向外流动,从而让粘合剂逐渐从多个下渗孔向下流通,下渗孔与石墨烯导热层底部的渗透孔位置对应,从而让流下的粘合剂通过下渗孔和渗透孔与石墨烯导热层下端的黏合层连接,能够在扩大粘合剂与石墨烯导热层接触面的同时让两个黏合层串联,增强粘合力,石墨复合散热片结构更加紧密。石墨复合散热片结构更加紧密。石墨复合散热片结构更加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散热片
,具体为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散热片又可以成为石墨烯散热片,一种常见的导热散热材料,利用基体材料和导热填料组合呈石墨复合材料,基本为片层状结构,在多层材料上利用粘合剂进行粘黏,可以用于对电子、通信、照明、航空等等领域,能够很好适应任何表面。
[0003]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790154U,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结构散热片,散热片上设置有一排以上的通孔,所述散热片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和金属散热支撑层二,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金属散热支撑层一、粘着剂层一、石墨烯层一、粘着剂层二,所述石墨烯层一上设置有金属散热块,所述金属散热块的厚度与石墨烯层一的厚度相等。本技术降低了温度的聚集、减轻了散热片整体重量,同时实现了快速导热、快速散热的效果;
[0004]虽然上述专利快速散热,但上述的石墨复合散热片还存在以下问题:上述的石墨复合散热片中石墨层与其他层是采用粘合剂表面压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但由于石墨层表面未设置有渗透孔,粘合剂在加热和反压合过程中只能停留在石墨层表面,无法扩大粘合剂与石墨的接触面,石墨层内部无法渗入粘合剂,石墨层内部结构较为松动,上下的粘着层无法同步作用于石墨层,石墨层与粘合剂的接触面较小,容易出现石墨层和涂层剥离或脱离的情况。
[000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石墨复合散热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石墨复合散热片中粘合剂与石墨层接触不充分容易分离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包括石墨烯导热层,所述石墨烯导热层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粘合的黏合层,所述石墨烯导热层内部设置有用于促进粘合剂流动的渗透组件;
[0008]渗透组件包括设置在石墨烯导热层上表面的对接筒,且对接筒底部连接有两组通管,并且通管底部设置有多个下渗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导热层通过黏合层与散热基层相互连接,且散热基层、石墨烯导热层和黏合层共有三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层内层为铝箔材质制成的构件,且内层铝箔外侧涂有防腐涂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层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两个通孔之间间距为0.8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黏合层厚度为20微米,且黏合层均匀涂覆在石墨烯导热层和散热基层表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导热层是由环氧树脂和表面喷涂的石墨烯材料制成的构件,且石墨烯导热层上端设置有六边形孔洞,并且孔洞形状与石墨烯材料中六角形形状一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导热层底部设置有多个渗透孔,且渗透孔的位置与下渗孔位置对齐。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通管呈倾斜状,且两个通管长度与石墨烯导热层长度一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现有石墨复合散热片中粘合剂与石墨层接触不充分容易分离;而本技术通过散热基层、黏合层、渗透组件以及石墨烯导热层,在石墨烯导热层和散热基层之间的黏合层在高温下进行反复压合,使得黏合层中的部分粘合剂通过对接筒进入到分流到两个通管内部,且两个通管呈倾斜状,使得粘合剂可以在通管内向外流动,从而让粘合剂逐渐从多个下渗孔向下流通,下渗孔与石墨烯导热层底部的渗透孔位置对应,从而让流下的粘合剂通过下渗孔和渗透孔与石墨烯导热层下端的黏合层连接,能够在扩大粘合剂与石墨烯导热层接触面的同时让两个黏合层串联,增强粘合力,串联的两个黏合层可以将中间的石墨烯导热层防止石墨烯导热层与涂层剥离的情况,石墨复合散热片结构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渗透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渗透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渗透组件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中:1、散热基层;2、黏合层;3、石墨烯导热层;4、渗透组件;41、对接筒;42、通管;43、下渗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6]结合图1和图2,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包括石墨烯导热层3,石墨烯导热层3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粘合的黏合层2,石墨烯导热层3内部设置有用于促进粘合剂流动的渗透组件4。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阅图3

图5,渗透组件4包括设置在石墨烯导热层3上表面的对接筒41,且对接筒41底部连接有两组通管42,并且通管42底部设置有多个下渗孔43,使得粘合剂进入到石墨烯导热层3内部。
[0030]石墨烯导热层3通过黏合层2与散热基层1相互连接,且散热基层1、石墨烯导热层3和黏合层2共有三组,保证散热片的散热性。
[0031]散热基层1内层为铝箔材质制成的构件,且内层铝箔外侧涂有防腐涂料,使得散热基层1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
[0032]散热基层1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两个通孔之间间距为0.8mm,保证散热基层1的散热性能。
[0033]黏合层2厚度为20微米,且黏合层2均匀涂覆在石墨烯导热层3和散热基层1表面,使得石墨烯导热层3与黏合层2全面接触。
[0034]石墨烯导热层3是由环氧树脂和表面喷涂的石墨烯材料制成的构件,且石墨烯导热层3上端设置有六边形孔洞,并且孔洞形状与石墨烯材料中六角形形状一致,使得石墨烯导热层3上端可以进入粘合剂。
[0035]石墨烯导热层3底部设置有多个渗透孔,且渗透孔的位置与下渗孔43位置对齐,使得粘合剂可以通过渗透孔贯穿石墨烯导热层3。
[0036]通管42呈倾斜状,且两个通管42长度与石墨烯导热层3长度一致,能够提高粘合剂与石墨烯导热层3的接触面。
[0037]具体的,石墨烯导热层3和散热基层1之间的黏合层2在高温下进行反复压合,使得黏合层2中的部分粘合剂通过对接筒41进入到分流到两个通管42内部,且两个通管42呈倾斜状,使得粘合剂可以在通管4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包括石墨烯导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粘合的黏合层(2),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内部设置有用于促进粘合剂流动的渗透组件(4);渗透组件(4)包括设置在石墨烯导热层(3)上表面的对接筒(41),且对接筒(41)底部连接有两组通管(42),并且通管(42)底部设置有多个下渗孔(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通过黏合层(2)与散热基层(1)相互连接,且散热基层(1)、石墨烯导热层(3)和黏合层(2)共有三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层(1)内层为铝箔材质制成的构件,且内层铝箔外侧涂有防腐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粘合剂渗透结构的石墨复合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州王子魄
申请(专利权)人:奇华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