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31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包括:主梁、次梁、楼承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钢次梁+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主次梁铰接连接,现浇施工框架梁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整体性好,钢次梁自重轻,吊装工作量小,运输起吊方便,次梁不用帮扎钢筋,施工方便,楼板厚度小,结构自重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次梁要么施工复杂,整体性差、抗震性差、楼板厚度大、自重大,要么支撑系统复杂、施工效率低下的缺陷。缺陷。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次梁一般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预制钢筋混凝土主次梁+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另一种方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钢筋桁架楼承板。
[0003]然而,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主次梁+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这一方案的缺陷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主次梁及叠合板自重大,运输起吊困难,主次梁连接节点施工复杂,预制节点结构抗震性能较差,楼板整体性差,楼板厚度大,结构整体自重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钢筋桁架楼承板这一方案的缺陷在于:主次梁均需要设置模板支撑系统,一般的项目次梁数量较多,模板支撑系统复杂,施工效率低下,施工阶段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均为单跨简支桁架,钢筋桁架挠度较大,桁架钢筋受力性能未能充分发挥,需要的钢筋桁架高度较大,楼板厚度加大增加结构自重。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次梁要么施工复杂,整体性差、抗震性差、厚度大、自重大,要么支撑系统复杂、施工效率低下。
[0004]因此,急需一种施工简单高效方便、结构可靠且楼板厚度自重均较小的节点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包括:主梁、次梁、楼承板,主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次梁为H型钢或T型钢制成的钢梁,楼承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次梁的一端伸入主梁的梁体内并与梁内钢筋焊接并有效锚固,楼承板把主梁、次梁连接为一个整体;次梁与主梁的锚固方式为:次梁伸入主梁梁体内的部分为切除上下边缘后仅余腹板的凸出部,凸出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钢筋焊接锚固于主梁内的钢筋上;凸出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焊接有轧制的槽钢,槽钢还可以采用工字钢,槽钢的槽口方向朝向次梁的长度方向,槽钢的长度不小于梁端集中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局部抗压验算需要的长度,槽钢的长度同时还不小于150mm;主梁在现浇前,次梁位于连接节点的一端通过连接钢筋锚固在主梁内,再通过焊接槽钢提高主梁现浇后次梁与主梁的整体性和共同承受梁端集中力的能力,并且在浇筑支模的时候仅需要对主梁及节点部位进行支撑,无需对次梁增加多余的支持,因此施工时简单方便效率高,交付后浑然一体牢固抗震,且楼板厚度小自重轻。
[0006]优选的,所述主梁宽度两侧均设有次梁时,两侧的次梁位于同一标高或两侧的次梁位于不同标高,及边跨主梁与单边次梁。
[0007]更优的,所述次梁位于主梁两侧同一标高时,连接钢筋为直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还分别焊接锚固在两侧次梁的凸出部上;当两侧的次梁位于同一标高时,将两侧次梁通过
连接钢筋焊接后共同锚固在主梁内,进一步提高了两侧次梁的锚固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8]更优的,所述次梁位于主梁两侧不同标高,及边跨主梁与单边次梁,连接钢筋为弯折呈L形的钢筋,连接钢筋的直端焊接锚固在次梁的凸出部上,连接钢筋的弯折端焊接锚固主梁的钢筋;当两侧的次梁位于不同标高时,采用弯折的连接钢筋,通过将弯折部位锚固在主梁内,使得沿次梁方向的抗拉能力和局部抗弯承载力有所提升。
[0009]优选的,所述凸出部上设有通孔供主梁的腰筋穿过。
[0010]优选的,所述主梁沿长度方向的节点两侧增设有附加箍筋。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钢次梁+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主次梁铰接连接,现浇施工框架梁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整体性好,钢次梁自重轻,吊装工作量小,运输起吊方便,次梁不用帮扎钢筋,施工方便,楼板厚度小,结构自重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次梁要么施工复杂,整体性差、抗震性差、厚度大、自重大,要么支撑系统复杂、施工效率低下的缺陷;因此,本技术施工时简单方便效率高,交付后牢固抗震整体性强,楼板厚度小自重轻。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的现有技术预制钢筋混凝土主次梁图;
[0014]图2是现有技术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图;
[0015]图3是钢筋混凝土主梁与钢次梁节点平面视图;
[0016]图4是图3的次梁位于同一标高时的A

A向剖视图;
[0017]图5是图3的次梁位于不同标高时的A

A向剖视图;
[0018]图6是图3的B

B向剖视图。
[0019]其中,1、主梁;2、次梁;3、楼承板;4、栓钉;5、凸出部;6、连接钢筋;7、槽钢;8、通孔;9、附加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考图1~6,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楼承板3,主梁1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次梁2为H型钢或T型钢制成的钢梁,楼承板3为钢筋桁架楼承板,次梁2的一端伸入主梁1的梁体内并与梁内钢筋焊接并有效锚固,楼承板3把主梁1、次梁2连接为一个整体;次梁2与主梁1的锚固方式为:次梁2伸入主梁1梁体内的部分为切除上下边缘后仅余腹板的凸出部5,凸出部5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钢筋6焊接锚固于主梁1内的钢筋上;凸出部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焊接有轧制的槽钢7,槽钢7还可以采用工字钢,槽钢7的槽口方向朝向次梁2的长度方向,槽钢7的长度不小于梁端集中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局部抗压验算需要的长度,槽钢7的长度同时还不小于150mm;主梁1在现浇
前,次梁2位于连接节点的一端通过连接钢筋6锚固在主梁1内,再通过焊接槽钢7提高主梁1现浇后次梁2与主梁1的整体性和共同承受梁端集中力的能力,并且在浇筑支模的时候仅需要对主梁1及节点部位进行支撑,无需对次梁2增加多余的支持,因此施工时简单方便效率高,交付后浑然一体牢固抗震,且楼板厚度小自重轻。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主梁1宽度两侧均设有次梁2时,两侧的次梁2位于同一标高或两侧的次梁2位于不同标高,及边跨主梁1与单边次梁1。
[0023]更进一步的,所述次梁2位于主梁1两侧同一标高时,连接钢筋6为直钢筋,连接钢筋6的两端还分别焊接锚固在两侧次梁2的凸出部5上;当两侧的次梁2位于同一标高时,将两侧次梁2通过连接钢筋6焊接后共同锚固在主梁1内,进一步提高了两侧次梁2的锚固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4]更进一步的,所述次梁2位于主梁1两侧不同标高,及边跨主梁1与单边次梁1,连接钢筋6为弯折呈L形的钢筋,连接钢筋6的直端焊接锚固在次梁2的凸出部5上,连接钢筋6的弯折端焊接锚固主梁1的钢筋;当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楼承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所述次梁(2)为H型钢或T型钢制成的钢梁,所述楼承板(3)为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次梁(2)的一端伸入所述主梁(1)的梁体内并与梁内钢筋焊接锚固,所述楼承板(3)把主梁(1)、次梁(2)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次梁(2)与主梁(1)的锚固方式为:所述次梁(2)伸入主梁(1)梁体内的部分为切除上下边缘后仅余腹板的凸出部(5),所述凸出部(5)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钢筋(6)焊接锚固于主梁(1)内的钢筋上;所述凸出部(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焊接有轧制的槽钢(7),所述槽钢(7)的槽口方向朝向次梁(2)的长度方向,所述槽钢(7)的长度不小于梁端集中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局部抗压长度,所述槽钢(7)的长度不小于1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次梁与现浇框架梁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宽度两侧均设有次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健杨磊雷霖张耀元王绎凯张龙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