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门窗结构及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29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体门窗结构及装配式建筑,包括至少一组墙体模块、门窗组件和密封组件,门窗组件设置在墙体模块之间,密封组件适于连接门窗组件和墙体模块;墙体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一抵接部,第二连接构件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第二凸起部与门窗组件共同形成第一腔室,第一凸起部、第二抵接部与门窗组件共同形成第二腔室。采用密封组件连接门窗组件和墙体模块,能够有效地防止室内外空气、水分、噪音等的交换,提高墙体的密封性能。连通室内的第一腔室高于连通室外的第二腔室,因此形成自然的疏排水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墙体门窗结构的排水和密封性能。步提高了墙体门窗结构的排水和密封性能。步提高了墙体门窗结构的排水和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门窗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门窗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由工厂生产的构件在现场进行组装而成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综合体现。装配式建筑中,由于建筑构件在工厂中预制,现场拼装时需要进行构件间的连接和密封处理,这就对防水密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被动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洞口内置式门窗结构,包括位于门窗洞口内的门窗本体,门窗本体的窗框分为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室内一侧,窗框的周边粘贴防水隔气膜,四个框边上安装连接件,门窗本体通过连接件与门窗洞口固定,连接件与门窗洞口的安装部位有防潮隔热垫块,室外一侧,窗框外立面的周边粘贴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外侧粘贴外保温层,上框、左框和右框的框边与外保温层搭接的边缘部位连续粘贴保温胶条,下框设有鹰嘴,鹰嘴下方固定有窗台板。
[0004]然而,上述结构中,上框、左框和右框的框边与外保温层搭接的边缘部位完全依靠胶条进行密封,如果保温胶条未能完全密封,可能会导致室内外空气、水分、噪音等的交换,影响墙体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结构密封效果不理想。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门窗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墙体模块、门窗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门窗组件设置在所述墙体模块之间,所述密封组件适于连接所述门窗组件和所述墙体模块;所述墙体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门窗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接部连接,所述门窗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门窗组件共同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门窗组件共同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适于连接室内,所述第二腔室适于连接室外,所述第一腔室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离地高度。
[0007]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门窗组件包括窗体、窗框和窗套,所述窗体嵌设在所述窗框内,所述窗框适于连接所述墙体模块,所述窗套设置在所述窗框与所述墙体模块连接处的外缘。
[0008]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窗框还包括延伸件,所述延伸件覆盖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
[0009]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窗框与所述墙体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窗套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窗套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三
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窗套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和/或所述窗套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所述第四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窗套与所述墙体模块,和/或所述窗套与所述窗框连接的接缝处。
[0010]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材质为发泡聚氨酯的填充物。
[0011]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第二密封件为防水隔气膜。
[0012]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第三密封件为防水透气膜。
[0013]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第四密封件为耐候密封胶。
[0014]可选地,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所述墙体模块还包括龙骨结构和保温结构,所述龙骨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温结构中。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
[001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提供的墙体门窗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墙体模块、门窗组件和密封组件,门窗组件设置在墙体模块之间,密封组件适于连接门窗组件和墙体模块;墙体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一抵接部,第二连接构件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二抵接部;门窗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抵接部连接,门窗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凸起部连接;其中,第一抵接部、第二凸起部与门窗组件共同形成第一腔室,第一凸起部、第二抵接部与门窗组件共同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适于连接室内,第二腔室适于连接室外,第一腔室的离地高度大于第二腔室的离地高度。
[0018]此结构的墙体门窗结构,采用密封组件连接门窗组件和墙体模块,能够有效地防止室内外空气、水分、噪音等的交换,提高墙体的密封性能。墙体模块、门窗组件和密封组件共同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能够有效地隔离室内外的温度、噪音等,提高建筑的隔音和隔热性能,在形成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中,第一腔室高于第二腔室,因此形成自然的疏排水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墙体门窗结构的排水和密封性能。
[0019]2.本技术提供的墙体门窗结构,门窗组件包括窗体、窗框和窗套,窗体嵌设在窗框内,窗框适于连接墙体模块,窗套设置在窗框与墙体模块连接处的外缘。
[0020]此结构的墙体门窗结构,门窗组件中的窗框适于连接墙体模块,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墙体上,提高门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窗体嵌设在窗框内,窗框和墙体模块之间设置了窗套,能够有效地防止室内外空气、水分、噪音等的交换,提高墙体的密封性能,此外窗框和窗套能够形成一定的隔热空间,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该结构中的窗框和窗套设计合理,能够与墙体模块紧密连接,提高建筑的外观美观度。
[0021]3.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墙体门窗结构,因此具有上述结构的任一项优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墙体门窗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墙体门窗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墙体门窗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墙体门窗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墙体模块;11

第一连接构件;111

第一凸起部;112

第一抵接部;12

第二连接构件;121

第二凸起部;122

第二抵接部;13

龙骨结构;14

保温结构;
[0029]2‑
门窗组件;21

窗体;22

窗框;221

延伸件;23

窗套;
[0030]3‑
密封组件;31

第一密封件;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墙体模块(1)、门窗组件(2)和密封组件(3),所述门窗组件(2)设置在所述墙体模块(1)之间,所述密封组件(3)适于连接所述门窗组件(2)和所述墙体模块(1);所述墙体模块(1)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1)和第二连接构件(12),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1)包括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一抵接部(112),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2)包括第二凸起部(121)和第二抵接部(122);所述门窗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12)连接,所述门窗组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2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112)、所述第二凸起部(121)与所述门窗组件(2)共同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凸起部(111)、所述第二抵接部(122)与所述门窗组件(2)共同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适于连接室内,所述第二腔室适于连接室外,所述第一腔室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离地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组件(2)包括窗体(21)、窗框(22)和窗套(23),所述窗体(21)嵌设在所述窗框(22)内,所述窗框(22)适于连接所述墙体模块(1),所述窗套(23)设置在所述窗框(22)与所述墙体模块(1)连接处的外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2)还包括延伸件(221),所述延伸件(221)覆盖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部(121)朝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稼茂齐爽龙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零零昊真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