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结构及预制墙体总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及预制墙体总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块化装配墙体中,相关技术中,多采用轻钢结构骨架承受自重及水平力,骨架内填充岩棉、玻璃棉等传统保温材料,外侧复合结构板及装饰面层,整体配置为非承重墙体;其外侧复合结构板、装饰面层以及填充形成骨架填充层相堆叠设置,板间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板体外沿端部以及板体上设置的相应门窗接缝处通常采用平齐方式设置,通过密封胶粘接填充。专利技术人认为,各板体垂直其延伸方向的端部设置为平齐,仅采用密封胶进行粘接填充,长期使用时,密封胶易老化剥离,装配墙体结构存在水渗透的隐患,其防水性能低,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相关技术中装配墙体结构存在防水性能低,防水效果差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结构,包括:
[0005]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任一支架适于内置于墙体总成;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任一支架适于内置于墙体总成;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支架(11)的外侧端面和所述第二支架(12)的外侧端面相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围合形成有至少一个半封闭的收容槽;任一收容槽设置在所述防水结构靠近外设墙面的一侧;和封板组件,所述封板组件用于抵接密封任一支架的端面,所述封板组件具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对应所述收容槽适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防水结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架(11)的第一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第三端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侧外缘和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上侧外缘形成有第一收容槽;和/或在沿防水结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架(11)的第二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第四端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下侧外缘和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下侧外缘形成有第二收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组件包括第一封板(21),所述第一封板(21)在其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支架(11)上侧外缘和所述第二支架(12)上侧外缘的侧向端面同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分别相抵接配置;所述第一封板(21)具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和/或所述封板组件包括第二封板(22),所述第二封板(22)在其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支架(11)下侧外缘和所述第二支架(12)下侧外缘的侧向端面同所述第二端面和第四端面分别相抵接配置;所述第二封板(22)具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封板(23),所述侧封板(23)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封板(21)和所述第二封板(22)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封板(23)的两侧分别固定抵接所述第一封板(21)和所述第二封板(2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灌浆层(15),所述第一灌浆层(15)填充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内;所述第一灌浆层(15)适于形成承载结构;和/或还包括第二灌浆层(16),所述第二灌浆层(16)填充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内,所述第二灌浆层(16)适于形成保温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板(13)和隔热板(14),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安装空间,任一支架配置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真空板(13)沿高度平面延伸装配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隔热板(14)配置有多个,邻接的所述隔热板(14)相间隔设置,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稼茂,王强,龙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零零昊真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