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14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涉及到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烟尘测量装置本体,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玻片,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体,第一转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环、连接环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吹板;连接环上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喷壶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高检测准确性且降低人工维护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频次。本体的频次。本体的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装置
,特别涉及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包括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和矿山隧道等,隧道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防排水设施、通风和照明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638686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烟尘测量装置,提高了烟尘测量装置对烟尘测量的稳定性,但此专利并未解决现有的隧道用无线智能监控装置中的隧道烟尘检测装置,在对隧道内烟尘进行检测时采用的烟尘检测装置的红外线发射端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红外线发射端口会附着到烟尘颗粒,从而影响烟尘检测装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公开了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烟尘测量装置本体,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玻片,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环、连接环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吹板;所述连接环上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二转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喷壶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挤压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喷壶内,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槽内,所述挤压块顶端固定连接的伸缩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底端固定连接的挡板与所述喷壶固定连接,所述喷壶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喷管,所述挡板一端贯穿的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顶端固定连接的限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面紧密贴合。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的侧面均为T字形,所述连接环和所述风吹板均为正圆形,所述连接环的直径值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值。
[0007]优选地,所述除尘环和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环与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贴合,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和所述防尘玻片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防尘玻片位于所述除尘环和所述连接环的中部。
[0008]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喷壶固定连接,所述喷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棱。
[0009]优选地,所述喷管的侧面为弧形,所述喷管下端喷出酒精位于所述防尘玻片的中
部,所述挤压块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且挤压块弧形槽与所述喷管相适配。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值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内圈的直径值,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值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外圈的直径值。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结构合理,隧道内车辆走动带动的风吹动风吹板移动,使得风吹板带动第一连接杆移动,带动第一转动体转动,从而使得除尘环和连接环移动擦拭防尘玻片表面附着的灰尘,提高检测准确性且降低人工维护烟尘测量装置本体的频次,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时带动连接环转动,使得连接环带动一侧的伸缩杆挤压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挤压挤压块向上移动,使得挤压块通过伸缩管和挡板增大喷壶内腔的气压,使得酒精通过第一固定环与限位板之间的空隙穿过挡板一端的孔洞进入挡板的下端,在挤压块移动时酒精受到挤压通过喷管喷向防尘玻片的表面,配合除尘环对防尘玻片的表面进行清洁,提高防尘玻片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二连接杆、挤压块和伸缩管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喷壶、挡板和第一固定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烟尘测量装置本体;2、防尘玻片;3、第一转动体;4、除尘环;5、连接环;6、第一连接杆;7、风吹板;8、第二转动体;9、伸缩杆;10、第二连接杆;11、喷壶;12、移动槽;13、挤压块;14、伸缩管;15、挡板;16、气管;17、喷管;18、第一固定环;19、第二固定环;20、限位弹簧;21、限位板;22、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图4所示的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玻片2,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体3,第一转动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环4、连接环5和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吹板7;连接环5上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体8,第二转动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9,伸缩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3,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喷壶11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12,挤压块13滑动连接于喷壶11内,第二连接杆10设置于移动槽12内,挤压块13顶端固定连接的伸缩管1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气管16,气管16底端固定连接的挡板15与喷壶11固定连接,喷壶1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喷管17,挡板15一端贯穿的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8和第二固定环19,第二固定环19顶端固定连接的限位弹簧20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顶面与第一固定环18的底面紧密贴合,使用时,通过隧道内车辆走动带动的风吹动风吹板7移动,又通过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体3,且第一转动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除尘环4、连接环5和第一连接杆6,和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的风吹板7,使得风吹板7带动第一连接杆6移动,带动第一转动体3转动,从而使得除尘环4和连接环5移动擦拭防尘玻片2表面附着的灰尘,提高检测准确性且降低人工维护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频次,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连接环5上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体8,且第二转动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10,使得连接环5转动时带动一侧的伸缩杆9挤压第二连接杆10,通过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挤压块13,使得第二连接杆10挤压挤压块13向上移动,又通过挤压块13顶端固定连接的伸缩管14的顶端固定连通的气管16,使得挤压块13通过伸缩管14和挡板15增大喷壶11内腔的气压,通过挡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无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玻片(2),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体(3),所述第一转动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环(4)、连接环(5)和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吹板(7);所述连接环(5)上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体(8),所述第二转动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3),所述烟尘测量装置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喷壶(11)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12),所述挤压块(13)滑动连接于所述喷壶(11)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0)设置于所述移动槽(12)内,所述挤压块(13)顶端固定连接的伸缩管(1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气管(16),所述气管(16)底端固定连接的挡板(15)与所述喷壶(11)固定连接,所述喷壶(1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喷管(17),所述挡板(15)一端贯穿的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8)和第二固定环(19),所述第二固定环(19)顶端固定连接的限位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固定环(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轩周会国陈洁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