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0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的部分非显示区域设置有第一静电屏蔽结构;阵列基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布置,阵列基板设有接地的第二静电屏蔽结构;液晶层,液晶层设于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设于彩膜基板的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第二静电屏蔽结构适于与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导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可以有效屏蔽外部静电进入显示区域,避免静电击穿;还可以避免静电屏蔽结构设于外侧时容易因摩擦、碰撞等因素导致的机械破坏。素导致的机械破坏。素导致的机械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具有轻、薄、低辐射并可以高清晰显示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和液晶电视等的显示器件。而显示设备在制造、组装、测试、使用等各个过程均可能有静电聚集于显示面板上,或者由于电连接、空气、人体或其他带电物体中的外界静电转移至显示设备。若静电在显示面板上长时间积累而无法消除,会发生静电放电,导致显示面板上的各个膜层以及半导体器件被击穿,进而导致显示设备无法正常显示甚至完全损坏。
[0003]而目前各整机厂主要是通过在source板(源驱动板)上增加导电布来将静电导出到金属背板上,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显示面板本身进行改进,无法完全阻止外部静电进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仍然存在显示面板被静电击穿的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屏蔽外部静电的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将阵列基板上接地的第二静电屏蔽结构和彩膜基板上的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导通,可以有效屏蔽静电进入液晶盒内,增强面板的抗干扰能力。另外,由于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设在彩膜基板的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加工制程数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护静电屏蔽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的部分非显示区域设置有第一静电屏蔽结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布置,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接地的第二静电屏蔽结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设于所述彩膜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导通。
[0006]根据本技术的显示面板,将阵列基板上接地的第二静电屏蔽结构和彩膜基板上的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导通,可以有效屏蔽静电进入液晶盒内,进而避免静电击穿导致的静电损伤,增强面板的抗干扰能力。另外,由于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设在彩膜基板的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组装完成后在彩膜基板的背向阵列基板的一侧单独设置防静电结构的方案,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加工制程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避免静电屏蔽结构设于外侧时容易因摩擦、碰撞等因素导致的机械破坏,从而更好地保护静电屏蔽结构。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一侧适于设置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包括第一静电屏蔽部,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设于所述彩膜基板显示区域沿第一方向的与所述驱动元件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沿第二方向延伸
并贯穿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与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上的静电通过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导出所述显示面板。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还包括:第二静电屏蔽部,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设于所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彩膜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与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上的静电向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传导,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为透明金属导电层。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为第一ITO层。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域设有第二ITO层,所述第二ITO层与所述第一ITO层沿内外方向电气隔断。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且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朝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
[0013]可选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为接地导线,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第一方向的与所述驱动元件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导电球,所述导电球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导电球分别与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上的静电通过所述导电球向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一侧传导。
[001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6]根据本技术的显示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显示面板,可以增强显示设备的抗静电干扰能力,有助于保证显示效果,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沿图1中截面A

A的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沿图3中截面B

B的剖面图;
[0023]图5为沿图3中截面C

C的剖面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8为沿图7中截面D

D的剖面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

显示面板;
[0029]10

显示区域;20

非显示区域;
[0030]1‑
彩膜基板;
[0031]11

CF玻璃基板;12

黑色矩阵层;13

第一静电屏蔽结构;131

第一静电屏蔽部;132

第二静电屏蔽部;14

第二ITO层;
[0032]2‑
阵列基板;
[0033]21

TFT玻璃基板;22

第一金属层;221

GOA线路;222

第二静电屏蔽结构;2221

第一导电部;2222

第二导电部;2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的部分非显示区域设置有第一静电屏蔽结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布置,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接地的第二静电屏蔽结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设于所述彩膜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与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一侧适于设置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包括第一静电屏蔽部,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设于所述彩膜基板显示区域沿第一方向的与所述驱动元件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与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上的静电通过所述第二静电屏蔽结构导出所述显示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屏蔽结构还包括:第二静电屏蔽部,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设于所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彩膜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与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静电屏蔽部上的静电向所述第一静电屏蔽部传导;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