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96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5
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包括一位于罩壳上的卡槽,该卡槽一侧存在一开口,开口内置有一上卡块,所述上卡块可通过开口卡入或卡出卡槽,所述上卡块与卡槽的形状相同且存在间隔,该间隔小于帘布的厚度,帘布包绕在上卡块外,沿上卡块与卡槽的间隔走向并填充满上卡块与卡槽间的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帘布的顶部与罩壳的连接、中部穿竿以及底部与底竿连接均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罗马帘案子拆卸便捷,且不会损伤帘布,整体实用性和美观程度都显著优于现有罗马帘。显著优于现有罗马帘。显著优于现有罗马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罗马帘是窗帘装饰中的一种,按形状可分为折叠式、扇形式、波浪式等。罗马帘能够营造更为温馨的效果,如今常用于家居和酒店等高档娱乐休闲场所的装饰,深受大众的喜爱。罗马帘在面料中贯穿横竿,使面料质地显得硬挺,充分发挥了面料的质感,相较于同样上拉操作的卷帘,罗马帘更多一份层次感,装饰效果很好华丽。
[0003]在罗马帘投入市场后,也逐渐暴露一些技术缺陷:
[0004]其一,结构缺乏稳定性,现有技术下的帘布顶部主流是通过魔术贴粘合在悬置于建筑构件上的罩壳底部,魔术贴粘合的方式虽便捷,但以抗拉扯能力差,帘布在窗外吹入的横风作用下或小孩的拉扯下能轻易被扯下;
[0005]其二,结构安装拆卸困难,一方面,现有技术下的帘布顶部采用不同于魔术贴的卡合结构或直接缝纫在罩壳上的方式,虽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但其安装和/或拆卸困难,换洗和/或更换困难;另一方面,罗马帘中部面料所贯穿的多个横竿安装困难,且易扯破帘布,原因在于横竿安装需先在帘布上预制一缝纫好的布圈,而后将横竿从一端逐渐推入布圈,众所周知,布料质软,在横竿推入过程中易扯破布料,同时,套入后的横竿两端缺乏约束,具有侧向滑动的自由度,在帘布升降和外界扰动下晃动的过程中,横竿易滑出布圈而掉落;再一方面,帘布底部所配置的配重物与帘布一般也采用卡合或缝制包裹的方式连接,同样安装拆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及安装方法来解决,接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
[0007]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包括一位于罩壳上的卡槽,该卡槽一侧存在一开口,卡槽内置有一上卡块,所述上卡块可通过开口卡入或卡出卡槽,帘布通过上卡块卡合固定在卡槽中。
[0008]可选地,所述罩壳在卡槽处形成一卡勾,其在上卡块卡入卡槽时发生向卡槽内的形变。该形变可阻挡上卡块从卡槽内滑出,起到限位的作用。
[0009]可选地,所述上卡块与卡槽存在间隔,该间隔小于帘布的厚度,帘布包绕在上卡块外,沿上卡块与卡槽的间隔走向并填充满上卡块与卡槽间的间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相对于垂直帘布呈倾斜状,且底部较顶部更为远离垂直帘布。旨在更为便捷地将上卡块卡入卡槽内,同时增大拉珠在制头上的包角,可降低拉珠与制头的脱离概率。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卡块内部为空腔。一方面旨在降低上卡块的重量,节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该空腔可作为将上卡块转出卡槽的手指受力点以上卡块旋出卡槽。
[0012]还包括一挂置在帘布底部的底竿,底竿顶部设有一具有开口的上凹槽,侧部设有一延伸至底竿内部的侧凹槽,上凹槽内置有一卡棒,卡棒与上凹槽的半径差小于帘布厚度;侧凹槽内置下卡块,下卡块与侧凹槽槽壁存在间隔且间隔小于帘布厚度;帘布底部依次包绕上凹槽内的卡棒、底竿的部分外表面、侧凹槽内的下卡块后绕出侧凹槽。帘布在下卡块、卡棒、底竿的重力下与各部件存在摩擦力,并在该摩擦力下形成一稳定整体。
[0013]可选地,侧凹槽槽壁对称设有止脱槽,所述下卡块上设置有突出的卡凸,卡凸配合在止脱槽内;旨在通过结构防止下卡块从侧凹槽处脱位滑出。
[0014]可选地,所述侧凹槽呈现U形,U形的侧凹槽存在大小端,其开口端为小端,下卡块卡设置在侧凹槽处。
[0015]还包括横竿,横竿为一带槽口的不封闭管件,其内腔设有一滑竿,帘布靠近横竿的部分折叠后位于横竿内腔并包绕滑竿;横竿两端部套设有卡套,该卡套上设有一避布槽,卡套内壁设有一台阶,横竿端面抵靠在台阶面上;所述滑竿的直径与双层帘布的厚度之和大于横竿的槽口宽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卡套上连接有一封盖,该封盖可配合在卡套上,旨在使卡套和横竿内部不可见以提升美感,并避免滑竿滑出;封盖上设有一定位孔,定位孔与滑竿配合。
[00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对帘布的顶部与罩壳的连接、中部穿竿以及底部与底竿连接均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得本技术的罗马帘案子拆卸便捷,且不会损伤帘布,整体实用性和美观程度都显著优于现有罗马帘。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罗马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图1中A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图1中B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图1中B处盖合端盖后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5:图1中C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罩壳1、卡槽2、开口3、上卡块4、帘布5、拉珠6、制头7、底竿8、下卡块9、上凹槽10、侧凹槽11、卡棒12、止脱槽13、卡凸14、横竿15、滑竿16、卡套17、避布槽18、台阶19、封盖20、定位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接下来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0025]参考附图1

2,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应用于罗马帘的罩壳上,用于便捷地安装或拆卸帘布,包括一位于罩壳1上的卡槽2,该卡槽通过钣金件罩壳一体成型形成,卡槽侧存在一开口3,该开口3作为上卡块4卡入或卡出卡槽2的通道。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罩壳1在卡槽2处形成一卡勾101,其作用在于,在将上卡块4卡入卡槽2时,上卡块4挤压该卡勾101使其发生向卡槽内的微小形变,该形变可阻挡上卡块4从卡槽内滑出,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卡块4与卡槽壁之间存在间隔,此间隔小于帘布5的厚度,帘布包绕在上卡块4外,沿上卡块与卡槽的间隔走向并填充满上卡块与卡槽间的间隔。
[0028]在将帘布安装至罩壳1上时,预先将帘布包裹在上卡块外,而后将上卡块的底部由开口3处连同所接触的帘布推入卡槽内,直至上卡块底部接触槽底部位置;最后,将上卡块还外置于卡槽外的顶部圆角压入卡槽内即可。此时帘布被夹紧于上卡块和卡槽之间,使帘布在其与上卡块、卡槽的摩擦力的作用力下以及上卡块和卡槽的间接作用力下呈稳定状态。
[0029]所述卡槽2相对于垂直面呈倾斜状,且底部较顶部更为远离垂直帘布,旨在更为便捷地将上卡块4卡入卡槽2内;同时,可易于在卡槽顶部位置形成卡勾101;同时,考虑到帘布的收起和展开动力源可选为人力拉动拉珠6,例如本实施例,通过拉珠与制头7的配合驱动制头转动进而向上收起或向下展开帘布,此时倾斜的卡槽壁对拉珠6存在导向作用,增大拉珠在制头上的包角,可降低拉珠与制头的脱离概率。
[0030]当然,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罩壳1在卡槽2处形成卡勾101的同时,帘布包绕在上卡块4外,沿上卡块与卡槽的间隔走向并填充满上卡块与卡槽间的间隔,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以稳定上卡块。
[0031]所述上卡块4内部为空腔,一方面旨在降低上卡块的重量,节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该空腔可作为将上卡块转出卡槽的手指受力点,只需将手指插入空腔内靠上位置并向开口3方向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马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位于罩壳(1)上的卡槽(2),该卡槽(2)一侧存在一开口(3),卡槽(2)内置有一上卡块(4),所述上卡块(4)可通过开口卡入或卡出卡槽(2),帘布通过上卡块卡合固定在卡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在卡槽(2)处形成一卡勾(101),其在上卡块卡入卡槽时发生向卡槽内的形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块(4)与卡槽(2)存在间隔,该间隔小于帘布(5)的厚度,帘布包绕在上卡块(4)外,沿上卡块与卡槽的间隔走向并填充满上卡块与卡槽间的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相对于垂直帘布呈倾斜状,且底部较顶部更为远离垂直帘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块(4)内部为空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挂置在帘布底部的底竿(8),底竿(8)顶部设有一具有开口的上凹槽(10),侧部设有一延伸至底竿内部的侧凹槽(11),上凹槽(10)内置有一卡棒(12),卡棒与上凹槽的半径差小于帘布厚度;侧凹槽内置下卡块(9),下卡块与侧凹槽槽壁的间隔小于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京军蒋坤德黄开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俪居智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