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85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两侧均设有翻折部,第一托板中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第二托板设置在弧形板下端,第二托板与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一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托特定的空隙形状设计,通过调整控温液体流量的方式使操作者能够控制装置控温速度;通过反向控温管道的设计使控温效果趋于平均。效果趋于平均。效果趋于平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栽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栽培技术,主要有基质栽培和营养液栽培,但以基质栽培面积最大。在基质栽培中,基质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很大,尤其在仲夏和深冬,过高或过低的温室环境温度对基质温度影响很大,往往高出或低于根系适宜生长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甚至无法进行栽培。
[0003]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对基质进行控温的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171928A于2016年12月7日公开的一种通过调节基质温度进行越夏越冬栽培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保温栽培槽和保温盖板,保温盖板与保温栽培槽两侧内侧紧密贴合,保温栽培槽内设置有隔离篦,隔离篦上铺设无纺布,在隔离篦上方填装栽培基质,隔离篦将保温栽培槽上下分为栽培基质和空腔两个部分;保温栽培槽内设置供水管,供水管铺设于隔离篦上方的栽培基质中间部分;保温栽培槽和栽培基质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调节供水池内水的温度,从而调节基质温度进行植物的越夏越冬栽培;供水池与供水管相连,供水池内存放热水或冷水;该专利技术可实现大规模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能用于茄果类蔬菜、矮化果树等的大规模栽培。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基质需要进行持续控温,导致供水管需要持续通入控温液体。由于栽培装置自身一般采用长条形,供水管自身的长度会导致控温液体吸收/释放热量时前段控温效果较佳,而后段的控温效果逐渐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基质控温效果不均匀的问题,无法控制控温速度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0006]一、提供一种控温效果均匀的栽培装置。
[0007]二、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温度调整速度的栽培装置。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的第一托板两侧均设有翻折部,所述的第一托板中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所述的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的弧形板下端,所述的第二托板与所述的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一空隙。
[0009]本方案将控温液体置于第一空隙中,由于第二托板与第一托板的独特形状,可以控制控温液体在第一空隙中的体积来控制控温液体与第一托板底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控制热量交换的速度。
[0010]可选的,所述的弧形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
[0011]可选的,所述的第二托板呈向下凹陷的弧形。
[0012]可选的,所述的第一托板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下端形状
与所述的弧形板上端面形状配合。
[0013]可选的,所述的隔板高度尺寸与所述的第一托板凹陷深度尺寸对应。
[0014]可选的,所述的第一托板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翻折部相连。
[0015]可选的,所述的第一托板上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供植物通过的通孔。
[0016]可选的,所述的第一空隙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反向控温管,所述的反向控温管贯穿所述的第一空隙至所述的第一空隙两端。
[0017]反向控温管中流通有控温液,与第一空隙中的控温液流动方向相反。通过对第一空隙末端控温液的加热或冷却,实现控温效果均匀化的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的反向控温管为直线管道,所述的反向控温管道通过安装在第二托板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隙中。
[0019]反向控温管道可以通过卡接卡在支架上,其采用直线管道以及采用卡接安装的方式,使其便于更换、检修等。
[0020]可选的,所述的反向控温管道为“S”型管道,所述的反向控温管道通过安装在第二托板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隙中。
[0021]可选的,所述的反向控温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控温孔。
[0022]通过反向控温管道上的控温孔,使控温液发生混合,进一步调整控温液在第一空隙中的温度使其趋于指定温度。
[0023]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依托特定的空隙形状设计,通过调整控温液体流量的方式使操作者能够控制装置控温速度;通过反向控温管道的设计使控温效果趋于平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

第一托板,2

第二托板,3

翻折部,4

第一空隙,5

盖板,6

支撑架,7

通孔,8

透水孔,9

隔板,10

反向控温管。
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9]参照图1

3所示,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包括第一托板1和第二托板2,第一托板1两侧均设有翻折部3,第一托板1中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第二托板2设置在弧形板下端,第二托板2与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一空隙4。
[0030]第一托板1横截面大体呈“U”型,两端为翻折部3向外侧弯折,主要用于为支撑架6
提供连接位置、标识栽培区边界等功能。第一托板1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与翻折部3相连。第一托板1上还设置有盖板5,盖板5上设置有若干供植物通过的通孔7。
[0031]第二托板2横截面呈“U”型,两端与第一托板1下表面两端处连接,使第一托板1与第二托板2之间留出截面为月牙形的第一空隙4。
[0032]弧形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8。
[0033]第一托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隔板9,根据第一托板1的长度来决定需要在第一托板1上插上多少个隔板9。隔板9高度尺寸与第一托板1凹陷深度尺寸对应。隔板9下端形状与弧形板上端面形状配合,主要用于区分栽培区的组别以及对第一托板1起到加固的作用。由于第一托板1的“U”型设计,在装置整体安装在支撑架6上的情况下,在第一托板1中置入基质时会导致第一托板1两端有向中间移动的趋势,需要有隔板9阻止该趋势。也就是说隔板9对第一托板1起到与加强筋等同的效果。
[0034]本方案将控温液体置于第一空隙4中,由于第二托板2与第一托板1的独特形状,可以控制控温液体在第一空隙4中的体积来控制控温液体与第一托板1底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控制热量交换的速度。
[0035]第一空隙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反向控温管10,反向控温管10贯穿第一空隙4至第一空隙4两端。反向控温管10中流通有控温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的第一托板两侧均设有翻折部,所述的第一托板中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所述的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的弧形板下端,所述的第二托板与所述的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一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托板呈向下凹陷的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质可控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板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隔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卫杰吴吉安陈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卫农农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